“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塵……”,這是根據會意字構字規律編排的識字兒歌。通過朗朗上口的短句,揭示了會意字的構字特點,這是一篇根據會意字構字規律編排的識字兒歌。孩子在誦讀中可以感受到漢字構字的有趣,進而激發起更大的識字熱情。
課文節奏明快,音韻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孩子易于誦讀記憶。前四句采用三字一頓的形式,揭示出會意字“合二字三字之義,以成一字之義,使人觀之而自悟”的構字特點。孩子在朗讀中,能自然地感受到古人造字的智慧,體驗識字的樂趣,從而激發識字熱情。後兩句是五字句式,進一步诠釋“衆、林”等字的構字含義,揭示團結就是力量的主題。
小學課文配有一幅圖片,三個小朋友在合作植樹,三人為衆,暗示團結協作力量大的道理。遠處的小樹形象地勾勒出“多木才成林”的意境。圖片為孩子讀文識字、理解主題提供了憑借。
可充分利用課文提供的識記語境,“日月——明、小土——塵、雙木——林、三木——森、三人——衆”,讓孩子先圈出生字,再借助圖片理解“日月——明、小土——塵”的造字原理,體會兩個獨體字結合表示新字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放手讓孩子推測“雙木——林、三木——森、三人——衆”的意思,讓孩子體驗古人造字的智慧。
也可引導孩子說說看見會意字,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如,看見“從”,眼前出現了一個人在前面走,一個人在後面跟的畫面,結合理解字義,“從”即跟從。
“一人不成衆,獨木不成林。”這句話可先結合上文“三人衆、雙木林”,讓孩子說說“一人不成衆,獨木不成林”的意思。然後結合插圖理解後一句。可讓孩子先說說圖中孩子們在做什麼(你扶樹苗,他培土,我澆水,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幫助小樹安家)。進而啟發孩子展開聯想:經過衆多小朋友的努力,荒山變成了樹林,變成了果園的神奇景象。
“衆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可以先讓孩子體會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在一起可以創造财富的道理。在此基礎上,可啟發孩子說說生活中“團結就是力量”的例子。
可讓孩子先說一說讀懂了哪句話,是怎麼理解的,再通過看圖、聯系生活經驗等方式,引導孩子加深理解。
“力、木、條、心”不是會意字,“力、木”在“田力男、雙木林”中已反複認讀;“條、心”最後一句“衆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加以強化,引導孩子圈出後通過擴詞輔助記憶。如,“手心”“一條魚”。
還可補充一些與熟字組成的常用詞,引導孩子讀一讀,鞏固生字。詞語列舉:
明:明天、明白、明星
從:從上到下、從小
衆:大衆、衆人、群衆
雙:雙人、成雙成對、雙手
木:木頭、木橋、木馬
心:人心、手心、開心
在揭示會意字的造字規律後,引導孩子自主識字,理解字義。通過圖片或想象畫面,形象化地感知字義,感受會意字的特點,領略漢字的趣味性,同時也點燃了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