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對偶的修辭手法有何好處

對偶的修辭手法有何好處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30 11:27:32

學生在學習中經常問到對偶、對比與對仗的區别,我們有把這三個概念放在一起加以比較的必要,當然,隻是對中學生的一種語法常識普及,談不上語法專業研究。

一、對偶

對偶,是用結構形式相同、字數相等、意義對稱的兩個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格。按内容來分,對偶可以分為正對、反對和串對。

舉個例子:

對偶的修辭手法有何好處(文學作品中對偶)1

按形式來分,對偶可以分為工對和寬對。所謂工對,就是字數、詞類、結構、平仄、用字等均嚴格按照對仗的要求;所謂寬對,就是基本符合對仗要求,但某些方面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不那麼嚴格。

對偶的表達效果有:形式整齊,結構對稱,給人均衡協調的美感效果;節奏鮮明,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便于記憶傳誦;詞句凝練概括,富有表現力,能把相關事物間的關系表現得集中鮮明,或者使對立間的事物對比更加強烈,表現出褒貶分明的是非感。

二、對比

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修辭格。

舉個例子: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對比可以突出好與壞、善與惡、美與醜等等的對立,給人極鮮明的印象和極強烈的感受,以更好地認識事物正反兩方面的本質特征。

對偶與對比,都是修辭格,二者的區别可總結為兩點:一是基本特征不同,對偶重“偶”,基本特征是對稱;對比重“比”,基本特征是對立。二是表達效果的側重不同,對偶重結構,對比重意義。但有的對偶也是對比,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三、對仗

對仗,不屬于修辭格,而是詩歌詩律術語。我們可以通俗地說,對仗就是詩歌中詞句的對偶,可以兩句相對,也可以句中自對。

對仗,是指詩詞創作和對聯寫作時運用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詩詞聯句在對偶基礎上,上下句同一結構位置的詞語必須"詞性一緻,平仄相對",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結構位置上重複使用同一詞語。

舉個例子:杜工部的詩大多對仗工整,比如這首《絕句》

對偶的修辭手法有何好處(文學作品中對偶)2

對仗使語言音韻和諧,增強了節奏感和音樂美,達到表現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詩詞的對仗要求甚為嚴格,符合上述原則的詩詞聯句便是對仗的,否則就是不對仗或對仗不工穩。

舉個例子:

(1)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嶽陽樓記》)

——隻對偶,不對仗

(2)春天繁花開遍峽谷,秋天果實壓滿山腰(碧野《天山景物記》)

——隻對偶,不對仗

(3)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魯迅《紀念劉和珍君》)

——隻對偶,不對仗

(4)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自嘲》)

——既對偶,又對仗

(5)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杜甫《春望》)

——既對偶,又對仗

對偶的修辭手法有何好處(文學作品中對偶)3

相關閱讀:

語文大講堂:古代詩歌的體裁常識,古體詩?律詩?絕句?詞?曲?

語文大講堂:古代詩歌中律詩、絕句的區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