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3日,浙江甯波婦兒醫院接診了一個剛出生41天的小嬰兒,寶寶被送到醫院的時候已經有休克特征,手腳冰涼、呼吸衰弱、面色慘白。
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寶寶肚子上有一根50cm的小腸裸露在外,其中一半的腸子已經發黑……
原來是這個新生兒父母看到寶寶肚子一直鼓鼓的,肚臍上還有一塊凸出來了,就找來刀片想給孩子“放放氣”,于是就發生了以上慘劇,所幸送醫及時,孩子才撿回了一條命。
提起臍疝,很多家長都不是特别明晰,今天就來說一說關于臍疝的幾個問題。
臍疝到底是什麼東西?小兒臍疝一定需要手術麼?寶寶得了臍疝媽媽應該做點什麼?
臍疝到底是個啥東西?
“疝”其實是指人體部分組織或者器官離開了正常的位置進入到另一個位置。通俗來講——“疝”像是貪玩的孩子(組織或器官),跑到别人家裡(另一個位置)玩,忘了回家。
常見的小兒疝氣有臍疝、腹股溝疝,其中臍疝産生的根本原因是臍環沒有閉合。
臍環在寶寶胚胎期就已經形成,随着胎兒逐漸長大持續縮小,正常新生兒的臍環直徑約為1cm,在出生後臍環會繼續縮小至最終閉合。
嬰兒臍帶脫落後,臍部瘢(ban)痕是一個先天性薄弱的存在,而且寶寶在嬰兒時期,兩側腹直肌前後鞘在臍部未合攏,留有缺損給臍疝的發生提供了條件。
而哭鬧、便秘、腹瀉、咳嗽等原因都會使腹腔内壓力增高,從而促使小兒疝氣的形成。
寶寶得了臍疝,要不要做手術?
小兒臍疝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自愈的,需要進行手術的概率很低。
小兒臍疝多發于寶寶嬰幼兒時期,雖然它看上去非常吓人,但危害卻不大。
而臍環還沒來得及閉合完全的時候,小腸就可能從臍環處“溜”出來形成了臍疝,但随着寶寶長大,臍環開始完全閉合,腹直肌發育完全,大多數的寶寶能夠自愈。
以下情況的寶寶需要手術
1.如果疝環小于2cm,可以觀察到4歲,如果4歲還沒有閉合,需手術處理;
2.如果疝環大于2cm,到2歲時還這麼大時,需要手術處理;
(不以凸出高度為判斷标準)
3.臍疝出現了嵌頓或絞窄,也就是凸出來回不去,顔色變得暗紅,一碰孩子就疼,就需要在24小時内手術。
ps:部分地域臍環以1.5cm為标準。
得了臍疝應該怎麼護理?
雖然大多數臍疝不需要手術,但媽媽們看着寶寶肚子上凸出來的一塊肉,還是覺得心裡慌慌的,于是各種民間秘法聞風而動,紛紛亮相。
有人說在寶寶肚臍上綁硬币能把“肉”按回去,也有人說用疝氣帶綁肚臍能歸位,還有人說用膠布粘住肚臍能夠防止外凸的,更有人聽信謠傳拿小刀劃開肚臍給孩子放氣的。
其實這些做法都!不!靠!譜!
因為這些做法并沒有一套标準的操作流程,也有沒有試驗結果表明這些辦法對治療臍疝有幫助。
但如果把膠帶或者疝氣帶長期用在寶寶身上,有可能會磨破寶寶本來就很脆弱的皮膚,甚至壓到寶寶的腸子形成新的病症。
正 确 做 法
護理臍疝的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減少增大腹壓的行為出現。如這3種方式:
1.預防便秘
喝母乳的寶寶一般不需要過分幹預,但喝配方奶的寶寶要注意補充水分。
開始吃輔食的寶寶要盡量吃一些泥狀的食物,同時也要注意補充蔬果,這樣不僅能夠預防便秘還可以讓寶寶的營養更均衡,促進身體發育同時還能加快臍疝自愈
2.及時治療咳嗽和打噴嚏
咳嗽打噴嚏也是增加腹壓的一大原因。
媽媽如果發現寶寶咳嗽打噴嚏,一定要及時找到病因,對症下藥,盡早解決病症。
3.哭鬧時及時安撫
有的寶寶天性敏感易怒,極易大哭。
媽媽遇到這些情況,要盡量安撫寶寶減少哭鬧的時間,避免長時間哭鬧。
再次提醒媽媽,理論上臍疝很少需要手術,但很少并不是不會。
因為寶寶腸子如果被卡住不能歸位得不到及時治療,很有可能會腸壞死,所以出現以下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1.寶寶突發性的長時間哭鬧、嘔吐;
2.皮膚凸起部位變硬、變紅;
3.凸起的地方不能像平常那樣輕松推回去。
寶寶得了臍疝并不可怕,大多數的臍疝在正确護理下都可以自愈。真正可怕的是用不科學的偏方,讓寶寶“病上加病”。
所以媽媽們一定要擦亮眼睛,掌握科學育兒知識,同時也祝願所有臍疝小寶寶能夠盡快自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