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再生纖維素與木纖維的區别

再生纖維素與木纖維的區别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4 03:29:48

再生纖維素與木纖維的區别(再生纖維素纖維受寵嗎)1

再生纖維素纖維作為化纖“大家族”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品類,在棉紡織領域的應用情況如何?日前,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聯合發布了一份調研報告。該報告主要涉及的品種是常規産品粘膠短纖維新産品萊賽爾纖維

據了解,2017年~2021年,在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綠色發展聯盟(CV聯盟)的支持下,兩家協會對再生纖維素纖維在棉紡織企業的應用現狀、使用前景等情況先後進行了3次調研。

其中,2021年的調研覆蓋了大量棉紡織企業,他們的産能合計超過2000萬錠,對再生纖維素纖維的總用量合計超過100萬噸,約占我國再生纖維素纖維在紡紗領域總需求量的30%;同時,覆蓋了約95%在我國從事再生纖維素纖維生産和銷售的企業。

應用現狀

粘膠短纖應用占比呈下降趨勢

再生纖維素纖維是天然纖維素(棉、木、竹、麻等)經過溶解後加工形成的紡織原材料。再生纖維素纖維是性能最接近棉纖維的化纖産品,其吸濕性、透氣性和染色性甚至優于棉纖維,且有着良好的親膚性和吸水性。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數據,2020年我國再生纖維素纖維産量為400萬噸,其中,短纖維産量為383.5萬噸。随着市場需求的增加和化纖科技水平的發展,棉紡織企業對再生纖維素纖維的應用持續增長。

根據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數據,2020年,我國棉紡用再生纖維素纖維的量為317萬噸,是2010年2.1倍,占非棉纖維用量的28.1%,分别較2010年和2015年提高了13.9個百分點和4.3個百分點。

再生纖維素與木纖維的區别(再生纖維素纖維受寵嗎)2

從調研數據看,棉紡織企業用量最多的是常規粘膠短纖維。但是,随着棉紡織行業逐漸向高質量發展以及市場消費需求升級,常規粘膠短纖維的用量占比不斷下降,萊賽爾、莫代爾和其他新纖維的用量占比上升。調研顯示,常規粘膠短纖維應用量占再生纖維素纖維總量的比例雖然高達87%,但呈下降趨勢,而萊賽爾、莫代爾等新纖維的用量都有所增加。

再生纖維素與木纖維的區别(再生纖維素纖維受寵嗎)3

《The Fiber Year 2021(纖維2021年)》數據,2020年,全球萊賽爾纖維的産量約為25萬噸~30萬噸,約占再生纖維素纖維總産量的4.6%。

其應用顯示出三個特點:一是萊賽爾纖維用量達到再生纖維素纖維總用量的6.2%左右,主要應用在規模較大的企業中,對産品創新與發展發揮着較大作用;二是綠色可持續發展成為紡織行業新的風向标,萊賽爾纖維的“綠色纖維”理念正在被消費者認可;三是萊賽爾纖維的服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既能促進産品創新,又有利于市場推廣及技術的儲備。

多項産品質量指标明顯提升

在調研中,棉紡織企業對再生纖維素纖維企業的産品質量進行了評價,涉及了纖維強度,并絲、疵點,批次穩定性,回潮率和油劑幾個指标。

再生纖維素與木纖維的區别(再生纖維素纖維受寵嗎)4

纖維強度:纖維強度是纖維内在質量的反映,是纖維具有加工性能和最終用途的必要條件。再生纖維素纖維的強力和伸長率可在加工過程中控制,除了拉伸斷裂特性,纖維在外力作用下的變形恢複能力會影響到紡織品的尺寸穩定性和使用壽命。

與2019年相比,2021年的調研結果顯示,認為纖維強度指标好的棉紡織企業占比下降了7個百分點,反映出棉紡織企業對該指标的要求提高或纖維本身的強度下降。纖維生産企業要進一步加大對纖維強度這一核心指标的關注度。

并絲、疵點和批次穩定性:2021年,棉紡織企業對并絲、疵點和批次穩定性3項指标的評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認為并絲和疵點指标好的企業占比較2019年的59%提升了6個百分點,達到65%,但與其他質量指标相比評價仍然較低。二是棉紡織企業對批次穩定性指标的評價明顯提高,2019年時認為該指标好的企業占比為58%,2021年提高至72%;但認為該指标較差的企業占比也出現上升,由2019年的3%上升至2021年的7%。整體看,棉紡織企業對這3項指标的評價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纖維企業在質量控制方面仍需努力。

回潮率:在粘膠短纖維生産過程中,回潮率指标始終是生産和用戶反應最敏感的指标,對回潮率的控制向來是纖維生産企業的難題之一。2021年,棉紡織企業對回潮率指标的認可度明顯提升,認為回潮率指标好的企業占比較2019年的62%提高了13個百分點至75%;認為一般和較差的企業占比明顯下降,比如,認為回潮率一般的企業占比由2019年的29%下降至2021年的19%。這說明纖維生産企業結合生産實踐,把控回潮率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油劑:粘膠短纖維油劑是纖維後處理工序的重要化學用劑,它能增加纖維的潤滑性,減少纖維的靜電效應,增加纖維的抱合力,也能增加紗線的強力和耐磨性能,降低加撚強度損失。棉紡織企業對纖維油劑指标的認可度最高,占比也有所提升,有利于紡紗企業提高可紡性和适用性,但仍有23%的企業認為纖維油劑的品質存在差距。

供貨穩定性和售後服務仍需提升

調研還對再生纖維素纖維供應企業的服務滿意度進行了評價,主要包括3個方面,分别為供貨穩定性、包重穩定性和售後服務。

再生纖維素與木纖維的區别(再生纖維素纖維受寵嗎)5

調研結果顯示,2021年,認為再生纖維素纖維企業供貨穩定性好的棉紡織企業占比為65%,較2019年的81%下降了16個百分點,滿意度較低。一家好的纖維生産企業,隻有擁有持久的競争力,才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纖維生産企業既要提高供貨的穩定性,又要保證供貨的及時性。

棉紡織企業對包重穩定性的滿意度最高。2021年,82%的棉紡織企業認為再生纖維素纖維企業的包重穩定性好,與2019年相比提高了11個百分點。包重的穩定性與回潮率相關性較大。随着纖維生産企業對回潮率的控制提升,包重的穩定性随之提高。

在售後服務方面,2021年,棉紡織企業對再生纖維素纖維企業的售後服務的滿意度有所下降。其中,認為售後服務好的企業占比由2019年的79%下降5個百分點至74%;認為一般的企業占比由2019年的20%下降2個百分點至18%;認為較差的企業增多,占比由2019年的1%提高7個百分點至8%。

售後服務最能體現纖維生産企業的服務品質,也會影響纖維生産企業的長遠發展。如果售後服務質量下降,就容易造成訂單的流失,因此纖維生産企業的服務意識有待提升。

新産品開發能力有所增強

從原料來源看,除了使用傳統的棉漿、木漿、竹漿,随着回收利用的棉紡織品制漿技術逐步工業化,循環再利用再生纖維素纖維也成功推向市場,再生纖維素短纖維功能性産品進一步拓展。纖維企業針對不同紡織設備開發的定制化纖維産品,進一步提升了下遊的生産效率及産品質量,受到了下遊市場的廣泛歡迎。

棉紡織企業對再生纖維素纖維企業開發能力的好評明顯提升,主要在兩方面有突出表現。

一是新産品開發能力有所增強。2021年,下遊認為纖維企業新産品種類好的企業占比為61%,較2019年的47%提升了14個百分點;但仍有39%的企業認為纖維企業的産品開發能力一般或較差。這說明再生纖維素纖維産品的開發還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

二是合作開發的積極性大幅提高。2021年,棉紡織企業認為纖維企業合作開發積極性高的企業占比為69%,較2019年的52%提高了17個百分點。再生纖維素纖維企業與棉紡織企業合作開發産品,能夠更充分地發揮各自優勢,有利于加強雙方之間的交流,充分利用各方資源,研發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産品。

總體來看,在紡紗應用中,棉紡織企業對再生纖維素纖維的纖維強度,并絲、疵點,批次穩定性,供貨穩定性,售後服務,新産品種類6個方面的意見較為突出,不同纖維企業在這6個方面的表現也存在明顯差異。

粘膠短纖價格波動影響下遊采購

除了産品質量、服務滿意度和産品開發能力,價格也是棉紡織企業應用原料時考慮的重要因素。棉花、滌綸短纖和粘膠短纖是棉紡行業的三大主要原料,近5年的價格走勢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三者有一定關聯度,整體走勢趨向一緻;二是2020年以來,在中美貿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下,原料價格大幅波動,2021年3月粘膠短纖價格甚至高于同期的棉花價格;三是與棉花和粘膠短纖相比,滌綸短纖價格走勢相對較為平穩。

粘膠短纖價格的波動,除了與市場需求相關,還受行業自身産能及産量變化影響。2017年,粘膠纖維行業的庫存處于曆史較低水平,供給緊缺支撐粘膠短纖價格上漲;同期,粘膠短纖的價格為15785元/噸,與标準級棉花15911元/噸的價格基本持平。

再生纖維素與木纖維的區别(再生纖維素纖維受寵嗎)6

數據來源: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2018年以來,粘膠纖維行業産能逐漸釋放,供需矛盾凸顯。此後,在供需矛盾的基礎上,疊加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下遊紡織品需求的影響,粘膠短纖的價格一路下滑。2018年~2019年,其價格分别為14546元/噸、11605元/噸。2020年,疊加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其價格更是降至近幾年低點,為9376元/噸。不過,從2020年8月開始,随着供給端邊際改善,需求端出現增長,價格逐步攀升;2021年3月價格漲至峰值;此後,受下遊需求不振影響,價格下跌。2021年全年,其價格較2020年大幅回升至13578元/噸。  

萊賽爾纖維企業要大力開發新品

近幾年,國産萊賽爾纖維逐步發展成熟,并形成一定規模。在此次調研中,除了常規粘膠短纖維,棉紡織企業也對國産萊賽爾纖維進行了評價。

大多數棉紡織企業對萊賽爾纖維的強度指标表示滿意,主要得益于纖維的本征特性;對纖維回潮率、油劑指标的評價也不錯,部分指标甚至好于常規粘膠短纖維;但在并絲、疵點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

棉紡織企業對萊賽爾纖維生産企業的供貨穩定性、包重穩定性兩項指标較為滿意。這主要是由于近幾年萊賽爾纖維行業産能增長迅速,行業庫存較高,能夠保證下遊需求;對包重穩定性的評價則更高,得益于纖維生産企業的供貨理念,企業應用的打包設備基本是業内通用的新設備,對包重的控制相對更好。

棉紡織企業對我國萊賽爾纖維企業評價最低的兩個方面分别是新産品種類和合作開發積極性。這說明目前我國萊賽爾纖維生産企業産品較為單一,多為常規萊賽爾短纖維(非交聯型),而交聯型、半交聯型産品尚未成熟。

與此對應的是,我國萊賽爾纖維行業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能夠支撐産業鍊合作、開發的人才相對匮乏,紡紗技術、印染技術仍是制約萊賽爾紡織品後道應用的瓶頸。下一步,通過産業鍊合作,打通關鍵技術瓶頸,是進一步拓展萊賽爾纖維下遊需求的關鍵。

挑戰與展望

産業鍊提升仍面臨三大挑戰

通過調研發現,幾年來,多重因素複雜交織,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的發展經曆了一定波動,但總體上在多個方面均有突破,尤其是在積極踐行綠色發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不過,産業鍊仍面臨着一些挑戰,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供需結構階段性失衡。随着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技術的不斷進步,粘膠短纖維單線産能快速增長,萊賽爾纖維技術實現突破。“十三五”期間,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産能快速增長,粘膠短纖維産能增量超過百萬噸,萊賽爾纖維的産能突破20萬噸。但受中美貿易摩擦、産業轉移、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因素影響,與上遊纖維企業的産能擴張速度相比,下遊的需求增長幅度存在較大差距。受供需不匹配情況影響,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的産能利用率近幾年持續維持低位,企業正面臨着比較嚴峻的生存挑戰。

二是綠色可持續屬性尚未轉化為産品競争力。萊賽爾纖維被稱作是新一代“綠色纖維”創新産品。但是,由于産品本身的特點,以及後道加工與常規粘膠短纖維存在差異,目前,萊賽爾纖維在市場銷售、終端需求等方面,普遍被當作獨立産品進行。下遊客戶采購原料,考慮的因素主要包括價格、加工費、産品質量、售後服務及終端需求。當前,國産萊賽爾纖維的市場競争力,往往比拼的是産品品質和價格,在短期内,其“綠色纖維”的實際價值并未對下遊采購形成明顯促進。

三是産品質量及研發力度仍需提升。在調研中,棉紡織企業反映,我國再生纖維素纖維生産企業在産品質量、新産品研發能力,以及合作開發積極性等方面雖然已經有了明顯進步,但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業已經走在了前面。比如,除了莫代爾、高白纖維、功能性纖維等差異化産品,針對紗線産品質量提升,部分再生纖維素纖維企業正在深入研究更加适用于特定紡紗機型的定制化産品。一些企業還通過微調生産參數、調整油劑等手段,優化纖維在紡紗中的表現,支撐下遊客戶提升紗線抱合力,提高紡速。

未來發展要把握好三個方面

在新的發展階段,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及産業鍊企業要想繼續推進高質量發展,需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是持續打造綠色可持續發展産業鍊。作為原料可再生、産品可降解的纖維産品,再生纖維素纖維具有綠色可持續屬性。随着終端服裝品牌對“可持續原材料”采購需求的進一步增加,産業鍊需要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打造綠色可持續産業鍊,提供“源于自然、歸于自然”的可持續、高品質綠色紡織原材料。同時,産業鍊也需要形成合力,進一步加大推廣力度,讓下遊企業及終端消費者真正認識、了解再生纖維素纖維,感受到再生纖維素纖維的魅力。

二是加大産品開發與應用拓展力度。随着消費升級,再生纖維素纖維制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睐。行業需要繼續挖掘産品特點,加大市場開發及配套服務,有針對性地開發、定制差異化産品,進一步拓展下遊應用,擴大産品用量。同時,企業要重點關注産品追溯示蹤技術、“可持續粘膠短纖維”品牌建設、交聯萊賽爾纖維研發,以及萊賽爾纖維紡紗和印染技術等。

三是充分發揮相關行業協會、CV聯盟的作用。産業鍊的商業環境、粘膠纖維的綠色發展,以及萊賽爾纖維的紡紗、印染技術瓶頸等問題,屬于行業共性課題。接下來,再生纖維素纖維産業鍊推進高質量發展,需要解決好這些共性問題。在此過程中,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還需要充分發揮相關行業協會、CV聯盟等組織的引領性作用,繼續加強行業交流與合作,共同探讨可行性解決方案。

文| 徐潇源 張子昕 圖| 同黎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