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陸健 光明日報通訊員 翁懷寬
浙江泰順,素有“中國廊橋之鄉”美稱。在新城文祥湖景觀廊橋的工地上,一根根巨木醒目地映入人們的眼簾。在鋼筋混凝土盛行的年代,這些略顯笨重的木頭拿來做什麼?很多人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人們在薛宅橋觀看泰順碇布龍非遺表演圖片由泰順縣委宣傳部提供
文興橋修複工程現場圖片由泰順縣委宣傳部提供
中國橋梁建造的曆史跨越數千年,古代勞動人民憑借自己的聰明和才智,創造了精湛的橋梁工藝。其中廊橋就是勞動人民實踐和智慧的結晶,具有極高的科學、文化、曆史、藝術價值,在世界橋梁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各種造型的廊橋中,木拱廊橋是中國傳統木構橋梁中技術含量最高的品類。世事變遷,幾經滄桑,如今泰順還保存着近50座廊橋,2009年9月,由泰順等浙閩四縣聯合申報的“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2年“閩浙木拱廊橋”正式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單,标志着廊橋文化走向世界。
進入施工現場,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曾家快正和夥計們頭頂烈日,制作廊橋拱架的榫卯結構,這些榫卯結構看似簡單,一根凸出的榫頭對應一根凹進去的卯眼,但在曾家快眼裡,這是廊橋建造過程中最難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有制作精準的榫卯,兩根木結構之間才能嚴密扣合,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拿文祥橋為例,單是一個拱架的榫卯結構,就得花去曾家快和七八個同伴兩個月左右的時間。
北澗橋一角圖片由泰順縣委宣傳部提供
遊客在文興橋畔的花海裡留影圖片由泰順縣委宣傳部提供
曾家快是地地道道的泰順人,家就住在北澗橋邊。出生在木匠世家的曾家快18歲入行,29歲開始研究廊橋建造。早在2002年,曾家快就開始鑽研木拱廊橋的建造技藝,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泰順每一座古廊橋處,測量各項數據,并将這些數據一一整理,繪制成圖紙,還制作成形形色色的模型。泰順地處山區,交通不便,有些古廊橋“藏”在大山深處,多年來曾家快靠着兩條腿遍訪泰順古廊橋,一柱一梁、一椽一瓦測出了廊橋的各項數據。“這些數據,現在都已經錄入電腦,并成了珍貴的文化遺産,我們也不再有廊橋營造技藝會失傳的擔憂了。”曾家快說。
在曾家快看來,如果廊橋營造這門技藝暫時無人承襲,甚至不幸失傳了,至少還有模型可供後人參考、借鑒,有朝一日還能有恢複的希望。他說在真正退休之前,自己都将堅持建造廊橋,為鄉鄰、為後代留下更多的美麗風景。
《光明日報》( 2022年09月04日10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