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一個人最好的方式不是欺負他,侮辱他,而是誤會他,誤解他。把所有負面的預期都投射給他,讓他感受不到認同。
能夠傷害到一個人的,永遠不是他的對立面,而是他自己本身,自己或别人投射出來的負面預期,對一個人是極具毀滅性的攻擊。外部傷害隻會讓人變得越來越強大,内部傷害卻會截然相反。
如果一個人相信人人都是孤島,那麼他就會變得越來越孤獨,感受到的分裂感越發強烈
如果一個人相信所有人都是整體的,相互依存的,傾向于信任别人,那麼他會感受到一種溫暖,發自内心地感受到一種安全感,這種安全感不是來自于别人是否背叛他,是否同樣也信任他,滿足他的期待,而是來自于信任這種動作本身,而且自己的信任也會滋生出别人對自己的信任,自己懷疑别人,别人會感到痛苦。
“人實際上是什麼樣的”難以證明,如果要證明,人都隻會通過自己僅存的,片面的經曆來證明,獲得自認為正确的答案,雖然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是理性的,正确的,有的人會得出人性本善,有的人則會得出人性本惡,或本賤的結論,但是大腦依然是那麼的拙劣
有的人就是相信每個人都是孤島,有的人卻相信每個人都離不開彼此,因此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創造者,也可以是自己的毀滅者。
因此,人實際上是什麼樣的,這并不重要,或者這不是一個好問題。而“人需要什麼”才是重點,人相信“什麼”以後會産生“什麼的情緒”才是重點。所以一個人相信任何人都是整體的一部分之後,會開始感受到與孤獨感相反的感受,即安全感,歸屬感,會少一點憤怒,少一點焦慮。第一次感受到這種安全感以後,人不再會去期待别人如何對待自己,不會再過度帶有偏見,也不會沉浸于自己的需求,而會開始考慮别人的需求,開始滿足别人對于存在感,歸屬感的需求,從給予中尋找意義,在信任中找到安全感。發自内心的給予會讓人産生實實在在的力量,如果得不到回報,那麼這種力量本身就是回報,如果得到了同樣的回報,那麼他人關愛帶來的安全感是超額的回報。在相信這種整體感以後,人自然會認為自己是在為整體帶來價值,讓整體産生增量,會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自我價值,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開始相信不完美的自己依然是有價值的,并慢慢地脫離好吃懶做,嫉妒,暴怒……等各種負面情緒的困擾
利他之心,不是因為先相信自己會得到的回報而産生,而是先假設自己是整體的一部分,然後在自己創造出來的框架中感受到不一樣的正面情緒,發現“這”是好的,然後開始繼續實踐。
人不是活在現實世界,就是活在自己對現實世界的期待中,活在自己的框架中
既然框架本身無所謂真理,那麼真理是什麼樣不是重點,重點在于假設真理是什麼樣的,然後感受每一個假設長期帶來的好處壞處以後做出的選擇才是重點。
世界是什麼樣的,人性是什麼樣的,這些都固然重要,但是我們要追求什麼,我們需要的到底什麼,自己以及身邊人的根本需求是什麼,如何才能做到相互獨立且又相互依存和相互滋養,這才是重點。
人性本善或本惡不是重點,重點是人是一個動态的過程,每一個人都經常對事物産生期待,産生反應,每一刻都被時間改變,但是人的根本需求永遠不會變,在需求層面來上,人是固定不變的,即便一個人惡,這種“惡”不僅是一個小結果,更是一個大過程,善與惡是流動中的水,一個人的惡是他自己和他身邊的人共同創造的,同樣,一個人的善也是他自己和他身邊的人共同創造出來的。
兩種不同的結果,雖然看起來随機,但是有一定的因果關系。人不僅需要為自己負責,也需要為身邊的人負責,每一個人都是被身邊無數個人支撐起來的,每一個人都處于一定範圍内的社會關系網絡。
就因為人的這種動态性,人就能夠找到“不固化”自己,“不固化”别人的理由。他不會再相信誰是惡的,誰是善的,而會開始相信誰對自己善良,誰對自己有惡意,且會清楚地的意識到這些都是動态的,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能夠影響到他們對自己的态度,自己會跟他們相互投射,相互作用,相互創造,也能夠相互貶損或毀滅。
如果人識圖從“人是什麼樣的”這種固定不變的真理推導出自己的原則,識圖指導自己的處世習慣,獲得所謂“絕對正道”,那麼一定會陷入死胡同,因為真理是動态的(不是因為真理本來就是動态的,而是因為發現過程是動态的,不可能立馬被全然地知道,人所知道的真理都是殘缺的,片面的,不完整,而且是動态進步的),因此人不可能得到一個所謂永恒不變的處世之道
因此,不能從所謂的真理出發,而要從人的需求,也就是自己的需求和别人的需求出發,人的根本需求是否被滿足,人的缺失是否被填滿,這才是導緻人是善或惡的根本原因。
所以,善或惡本身隻是結果,需求和缺失才是本質。任何處世之道,都應該建立在人的深層需求之上。理解和滿足自己的需求,别人的需求,同時通過假設和相信的方式來填滿人與人之間的底層需求,才能逃出“對與錯”,“好與壞”的死循環
尊重别人,不是因為這是美德,而是因為别人需要被尊重,自己也有尊重别人的主體需求,每一次不尊重别人一次,人的心理就會産生一次恐懼,對别人“是否會報複”的擔憂,對“是否會被人發現和看穿”的恐懼,這種恐懼累積加起來會滋生更多的“惡念惡行”,對别人更多的負面期待,也就是會開始越來越相信自己和别人都是不接納自己的,心裡會産生更多對自己和别人的懷疑。這本質上是因為自己堵住了自己的路,他通過自己的不好言行親身堵住了能夠滿足自己歸屬感的需求的通道,自己歸屬感的需求不被滿足以後,就會更加猛烈地産生所謂的“惡念”(暴怒,嫉妒,猜忌,……),就因為他對别人的預期是負面的,所以别人會在他面前無法感受到安全感,無法感受到自己是好的,因此會越來越遠離他,依次循環,他也會越來越相信人間就是孤獨的,每個人都是孤島。
惡不是不隻是一種念頭或言行,更多的是一種預期,對别人的負面期待,隻要這種預期存在,别人就能夠明顯感受到這種負面的預期,進而感受到不舒服的感覺。
善良,利他,信任(更多是指情緒情感上的利他之心),不隻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投資,更是一種獲得穩定人格,滿足自己歸屬感的途徑。
我們越是堅定地相信一個人是好的,讓他切切實實地感受到這種相信,那麼他會變好的概率會大大增強(處于歸屬感的需要)
相反,我們越是堅定地相信一個人是壞的,,即便他本來就是好的,處于歸屬感需求不滿足的狀态,他很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壞。
壞人不隻是被慣壞的,更是被期待壞的,人們相信他是壞的,且要求他變好,就因為這種“相信”,會讓他越來越痛苦,他變好的退路也會被堵住,因此在這種負面預期之下,得不到認同,他會選擇繼續使壞,吸引更多的注意力,滿足自己的存在感,滿足自己被看見,被關注的需求。
傷害一個人最大的方式不是欺負他,侮辱他,而是誤會他。
傳統意義上的利益也是一種好的回報,不過實實在在的力量,主體感,存在感,歸屬感同樣也是一種好的回報(這些需求一般往往都會自己被忽視,壓抑,否定)
人唯一的痛苦不是來自于具體的事件本身,而隻來自于負面的情緒,人這輩子能夠避開大部分負面情緒,這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幸運的事情
犯罪率的提升不是因為相互信任太多,而是因為不信任太多,相互對彼此的預期都是負面的,最後導緻歸屬感需求的不滿足,進而滋生出各種各樣的犯罪因子(負面預期導緻負面情緒,負面情緒長期累積導緻死本能的爆發),尤其是親密關系中的暴力行為(堅信對方一定會傷害自己,害怕被傷害,對方也接受到這種負面預期以後會憤怒中更加傾向于傷害另一半)
并非所有的“獨立”都是健康的,有的人的獨立是健康,有的人的獨立卻參雜着對被傷害的恐懼,參雜着對别人的負面預期。
有的人覺得世界美好,僅僅是因為自己遇到的大部分都是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
有的人覺得世界醜陋,僅僅是因為自己遇到的醜陋的人事物占比更大
但是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習慣于持有什麼樣的預期,什麼樣的濾鏡。
世界的本質不是美好,也不是醜陋,就像人的本性一樣,他是一個動态的過程,可以往前發展,也可以往後退步,并非存在是一個固定的,消極的定義。所以,人永遠可以在預期層面,言行層面決定自己的方向,自己定義自己,自己創造自己,同樣也可以重新定義别人,給予更多的正面期待,一個人完全可以改變另外一個人,創造另一個人的自我,很多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大部分都可以通過“預期”層面進行改善。
世界沒有什麼本原,人沒有什麼本性
一個人作惡,所有人對他的評判并不會改變他,唯有他的需求和缺失被關注了,他才有可能開始轉變。一切都是動态的結果,也可以是影響下一個循環的原因。人不應該永美德套住自己,也不應該成為美德的一部分,而應該用美德喂養自己,讓美德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如果抛開美德本身,認本來就是一個完整的自己,美德是身外之物,可以與自己融合,但是不能成為主導自己的絕對力量。人自己的主觀性,主體性遠遠先于美德本身美德首先是第一個循環的結果,然後才可以是下一個循環的原因。
工号:世界觀心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