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智慧醫醫。
很多人都沒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有的人一天就排三次,而有的人三天才排一次,誰也無法證明自己的排便習慣是否健康,直到有的人出現了“直腸癌”,才悔之晚矣。
那麼,正常情況下,一天幾次大便才正常呢?

因為每個人的體質、飲食、生活習慣等因素,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性,所以次數并不是關鍵,如果沒有排便困難、拉稀等情況,無論是一天一次還是一天兩三次,或者兩三天一次,都是正常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一周排便小于三次,可能就屬于明顯便秘,需要提高警惕。
排便次數與腸癌密切相關?中國學者對我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表明,每天多次排便者,5年内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将增加。
衆所周知,結腸癌引發的排便異常,是因為腫瘤刺激腸黏膜,體液滲出到腸腔,而刺激腸道蠕動增加,引起腹瀉。若腸道腫瘤還同時伴有炎症、壞死,還可能引起腸腔阻塞,延長糞便通過時間,引發便秘。
如果你突然發現自己的排便規律發生了變化,大便規律由原來的每天1次,變為每天大便3~4次,或是說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應立即排除腸癌的可能。

大約有48%~80%的腸癌患者可出現腹部腫塊、便血等症狀,其中便血是腸癌早期的主要表現之一。
雖然痔瘡也可導緻便血,但是大家要特别留意便血量較多時,如果血色鮮紅,經藥物治療無效,應立即排除癌變的可能。
當癌腫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可能出現腹部腫塊,腫塊的堅硬程度和大小不等,可随體位而移動;當腫塊阻塞腸道時,可能引起不完全或完全性梗阻,表現為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症狀。

最後,不明原因的突然消瘦也要警惕癌變的可能,尤其是體重在一個月内不明原因的突然下降幅度很大,甚至超過20斤以上,要高度警惕腸癌。
因為快速增長的腫瘤需要大量的血液供應,加上腸癌使得表面黏膜潰瘍、糜爛,這些潰瘍可能引起長期慢性失血。所以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貧血,也要警惕腸癌。
你是不是腸癌高危人群?既然排便次數不能說明問題,你還可以通過下列标準,識别出你是不是高危人群,并提前加以預防。
這6大高危人群一旦出現腸癌早期症狀,一定要引起警惕。這時要做的就是及時去醫院進行大便隐血試驗、腸鏡等檢查,确診是否是腸癌,然後聽醫囑對症治療。如果不是腸癌,則要注意做好預防工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