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躺平到奮鬥?記者 | 陳曉珍編輯 |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從躺平到奮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記者 | 陳曉珍
編輯 |
2021年已步入尾聲,過去的一年無論是雇員還是雇主都有着各自的變化。相比于雇主不定時發布報告闡述每個階段的發展,并試圖通過數據反映雇員在某一個階段的變化,真正在職場打拼的雇員更傾向于把真實心聲藏匿于互聯網,那些發酵于網絡社區、登上熱搜的職場話題或許是他們最為真實的經曆和想法。對此,界面職場梳理了過去一年有關職場的熱詞,回顧這一年職場新變化。
熱詞一:躺平
2021年,“躺平”的熱度并不亞于2020年的“内卷”,“躺平”也一度被視為反“内卷”的态度表達。在“内卷”的環境中,無論是教育還是就業都處于過度競争的狀态,人們像陀螺一樣不斷地抽打自己,擠在同一賽道上,為一個目标而活,耗費的精力、産生的壓力或将帶來各種焦慮。由此,不少人選擇退出賽道,停止過度競争,追求“躺平”生活。
事實上,“躺平”一詞來源于一篇名為“躺平即正義”的帖子。一位ID号為“好心的旅行家”(實名為駱華忠,被人稱為“忠哥”)的作者在“中國人口吧”發帖講述了自己兩年多沒工作的“躺平生活”,并且非常低欲望地生活着,努力保持身體的健康和思想上的自由思考,一時間,作者的“躺平理念”迅速引發了許多打工人的共鳴,也因其頗具“哲學”味道的言論,更被網友稱之為“躺平學大師”。
不僅如此,網絡上還興起了各種“躺平學”課程。如《躺平學導論課程》有理有據地對“躺平學”的“前世今生”進行了闡釋,并将“躺平學”定義為:放棄拼命工作主動低欲望生活的一種生活哲學。該課程還對“躺平”的行為進行了詳細分類,包括“胸懷宇宙式躺平”、“高枕無憂式躺平”、“詩人式躺平”等。
“躺平”一詞的出現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争論。在微博上,“年輕人該不該推崇躺平”的話題一度登上熱搜榜,不少網友認為,是否“躺平”是個人選擇,“躺平”并不是頹廢,而是随遇而安。也有網友則表示,面對現實的壓力,“躺平”是無奈之舉。
南方日報在《“躺平”可恥,哪來的正義感》一文中指出,在壓力面前選擇“躺平”不僅不正義,還是可恥的,這樣的“毒雞湯”沒有任何價值。
不過,“平躺學大師”駱華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則表示,所謂的“躺平”其實是一種心态,他認為生活中很多事情并不值得為此付出過多的心神和努力。此外,根據駱華忠的描述,他曾做過多份工作,也到很多地方旅遊,在他選擇了“躺平”之後,日常不僅會打遊戲,也會運動,最重要的是,他會花更多的時間進行閱讀以及學習更多感興趣的知識,選擇“躺平”的駱華忠并不是徹底排斥努力,相反,他是換了另外一種方式在前進。
環球時評對“躺平”評論到,多數年輕人在生活中并不敢“躺平”,尤其是普通人最難“躺平”,生活中的他們需要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職場上的他們不進則退。21世紀經濟報道的評論也指出,“躺平”隻是年輕一代的牢騷,絕大部分年輕人依然為美好的生活奮鬥。
熱詞二:摸魚
“摸魚”又叫“劃水”,意指偷懶行為。2021年3月,清華大學校内網課平台出現了一門名為《摸魚學導論》的課程。在公開的課件中,第一周的主題為積極心理學,為了讓大家在摸魚中找到快樂,降低壓力。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接受澎湃新聞采訪認為,《摸魚學導論》課程的出現,有利于學生纾解壓力。當前大學生不光承受與同學的差異或競争帶來的壓力,也有當年茫然無知選擇專業後的學科壓力,這導緻現在大學生心理壓力較大,有些還會出現焦慮、緊張、甚至煩躁抑郁的情緒。
11月,國美發布的一份員工通報讓“摸魚”再次成為熱議話題。根據《關于違反員工行為規範的處罰通報》顯示,8月30日-9月3日期間,國美發現部分員工在工作時間玩遊戲、看視頻、聽歌以及購物。通報列明了11位員工的姓名、辦公樓層,以及在不同App上的流量消耗情況。
針對此次通報,有部分網友認為,人不是機器,也需要休息,企業太計較,格局有點小,更有網友質疑聽歌也算摸魚?不過,也有網友表示,上班“摸魚”肯定是錯的,企業按規章制度處罰很正常。
國美則回應稱,相關員工在工作時間從事與工作無關事宜,已經遠遠超過勞逸結合的适當合理範疇,違反員工行為規範。國美崇尚奮鬥精神以及切實行動,也對工作中的“摸魚”和“躺平”苗頭保持警覺。
南方周末刊發的一篇評論文章則指出,人畢竟不是機器,工作強度和工作節奏也不可能是勻速的,大部分企業多多少少會有些怠工現象。但是,這不等于“摸魚”成了一項正當的權利。
事實上,“摸魚”已是職場常态。前程無憂發布的職場人摸魚調查顯示,超7成受訪職場人認為“摸魚”屬于在所難免的現象。僅有12.3%表示自己不“摸魚”。不過大部分職場人“摸魚”的時間并不長,47.6%的受訪職場人每日“摸魚”在一個小時以内,每日“摸魚”時長大于四個小時的不到10%。
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表示,“工作時間的碎片化必然也導緻員工休息時間的碎片化,管理者應當意識到越是高壓、高強度的工作,員工就越是需要空間調節心态,就越是需要給予充分的休息時間。”
《人民日報》刊發的評論文章也指出,固然,工作摸魚不值得提倡,但在求全責備之前,也不妨重視摸魚背後的正當訴求,并加以回應和疏導。更加尊重個人感受,更加注重整體效率,當忙碌與休息如鋼琴黑白鍵一樣穿插起來,工作才能奏出美妙的和弦。
熱詞三:社交牛逼症
“社交牛逼症”是形容善于社交的高情商人群。在社交方面不膽怯,無論和陌生人還是半熟不熟的人,都能做到遊刃有餘的交談,不怕别人的眼光,不擔心被人嘲笑和冷落,令社恐人群無比欽佩。
“社交牛逼症”出自“遠古網紅”焦雙喜。自2006年起,焦雙喜便開始在網上發布自己的原創短片,以惡搞聞名,在其代表作品裡,焦雙喜最為擅長的就是在公共場合制造尴尬。此後,在B站、抖音等短視頻網站出現了大量的“社交牛逼症”視頻,視頻中的主角都表現出了一個特征:不怕社死尴尬,不懼怕他人眼光,心理素質極強。
據界面職場了解,在“社交牛逼症”出現之前,“社交恐懼症”曾被不少職場人對号入座,用以形容自己。“社交牛逼症”的火熱也可以看出,當前職場人在社交方面的焦慮。雖然社恐但也明白社交的重要性,他們并沒有否認社交,隻是不擅長社交,他們越來越依賴于線上交流,線上活躍,線下社恐。“社交牛逼症”更被視為職場人都想得的一種病症。
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白領人群消費及職場社交研究報告》曾指出,好的社交可以增進合作夥伴之間的信任,有助于商業決策,尤其是在職場上,社交過程中可以有機會快速學習與工作相關的知識,提升個人能力。數據顯示,超9成職場白領對社交持積極認可的态度。
但報告也指出,當前職場社交存在各種問題。人脈少,很難打開社交圈層是現階段職場社交最主要問題,其次為潛規則多,酒桌應酬勞神傷身,無效社交擠占個人時間等均是影響職場人社交意願的重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随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社交的理解也有了一定的變化。脈脈發布的《中國職場社交報告》指出,一直以來,人們把對職場構建社交關系的理解簡化為“搞關系”和“送人情”。不可否認,擁有強大的社交關系網絡對個人的工作目标達成和職業發展将大有幫助,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職場人意識到,構建穩固人脈關系網的一個重要前提,是自己的個人職場品牌得到他人認可。
報告顯示,飯局是職場人最愛的職場社交方式,超過40%的職場人認為飯局酒會是職場社交必不可少的選項。同時,參與休閑運動和約朋友喝咖啡等也成為了職場人重要的社交方式。
熱詞四:混合辦公
疫情使遠程辦公異軍突起,甚至在後疫情時代,職場人對于遠程辦公仍有一定的依賴性。今年6月,蘋果宣布回歸線下辦公遭到部分員工的拒絕。蘋果員工表示,接受遠程工作對公司的多元化和包容性至關重要。如果沒有靈活的政策,他們中的許多人必須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要麼選擇家庭,要麼成為蘋果的一員。
據悉,蘋果一直非常重視面對面協作的重要性。早在3月,蘋果CEO蒂姆庫克就表示,他等不及員工重返工作崗位,并表示蘋果将為回歸實施“混合環境”。庫克認為,雖然視頻通話可以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但“有些東西是視頻無法複制的”。
不過,受疫情影響,目前蘋果公司的線下返工計劃已推遲至明年1月份。同樣推遲線下複工的還有谷歌。谷歌在12月6日宣布将員工回歸時間無限期押後。但值得一提的是,谷歌在5月就宣布推行“混合辦公”模式,允許20%的員工永久居家辦公,6成左右的員工一周可以僅到崗三天。
微軟也在實踐“混合辦公”。微軟召集了許多研究人員、工程師以及房地産和設施專家,在雷德蒙德、華盛頓和英國園區設計了混合會議空間模型。這個團隊正在調查不同的會議配置和技術,如多屏幕、攝像頭和混合現實場景,以了解混合工作最有效、最具包容性的設置。
微軟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靈活工作将繼續存在,如果雇主想保留住人才,則應該接受混合工作的想法。
需要指出的是,2021年,國内也有不少企業宣布推行“混合辦公”。8月,攜程集團宣布啟動“2021混合辦公試驗”。該試驗将通過對2個對照組,總計數百名員工參與的混合辦公綜合試驗,探索該形式是否可以作為公司未來長期辦公形式之一。
“2021混合辦公試驗”的員工範圍将由原來以客戶服務人員為主,擴展至覆蓋技術、産品、業務、市場營銷以及職能崗位,試驗時間為2021年8月9日至2022年1月30日,共計6個月。“混合辦公”試驗組的員工,每周三和周五在家辦公,試驗将對總計5個維度的效果進行監測。
攜程向公司全員發布的調查顯示,有76%員工主動報名希望嘗試居家辦公,有70%的員工認為在家辦公時間安排更靈活高效。此外,有50%的員工表示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在家辦公的産出也可以很好衡量。
釘釘也宣布了“混合辦公”計劃。釘釘總裁葉軍在全員群發出倡議,從11月開始,釘釘員工可自由在家辦公一天,使用釘釘遠程辦公、并從用戶角度出發優化産品,以身試點,探索未來工作方式。
熱詞五:取消大小周
2021年6月,快手宣布在7月1日之後取消大小周工作制。員工按需加班,公司按照相關規定向員工支付加班工資。據悉,快手内部将大小周稱為“聚焦日”,1月開始試運行,經過半年試運行之後決定取消。
7月,字節跳動也宣布自8月1日起取消大小周,有需求的團隊和個人,可通過系統提交加班申請。不過,在取消大小周之前,字節跳動曾在公司内部進行過一項調研,根據字節跳動CEO梁汝波在公司openday上公布的結果,三分之一的人不支持取消大小周,三分之一的人支持。
據悉,“大小周”為互聯網行業常見的一種工作制,也就是在“大周”周末可以休息兩天,“小周”僅周六或周日休息一天,大周小周輪流進行。但通常來說,公司會支付“小周”周末的加班工資,為雙倍薪資。
不過在取消“大小周”工作制後的首個發薪,字節跳動再一次登上了熱搜。原因是收到薪資的字節員工卻發現自己的工資比往常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調。有字節員工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有生之年終于等來了字節跳動的普調,全體員工普調降低17%”。他們将公司的這種行為調侃為“普調”,原有的意思是普遍漲工資,但在字節這裡變成了普遍降工資。
值得一提的是,取消大小周的企業不止快手和字節跳動。美團優選、小鵬汽車、vivo、Boss直聘等也都宣布取消了“大小周”工作制。
紅星新聞刊發的一篇評論指出,取消大小周、避免過度加班,表面看,是法律法規的要求,是生命健康和工作效率的要求,但本質上還是人性的要求。讓每一個人都有休息的權利,讓每一個人都有放松下來享受生活、感悟生命的時間,是我們這個時代該有的發展成果和社會福利,是文明所至、人性所趨。
熱詞六:反職場騷擾
2021年8月,一名阿裡巴巴認證員工在社交平台上發帖稱,被部門領導帶到KTV陪客戶喝酒,并在酒局上被灌酒。同時,該員工也實名舉報稱,當夜該領導多次進入其酒店房間涉嫌性侵,向企業管理層求援維權無果,前往食堂發傳單維權并有視頻佐證。随即事件沖上熱搜,引發輿論高度關注,阿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阿裡巴巴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在阿裡巴巴内網連夜公布了處理結果,同城零售事業群總裁李永和和HRG徐昆引咎辭職,阿裡巴巴首席人力資源官童文紅記過處分,涉事男員工王成文被辭退,永不錄用。
這份内部公告還宣布,阿裡将開展對于包括性騷擾在内的員工權益保護的培訓和調查,開通專門舉報通道,并由外部專家和員工代表共同制定《反性騷擾行動準則》。
雖然曆經四個多月,目前關于阿裡巴巴女員工事件也有了最新的進展:涉事女員工因散播謠言被開除,但該事件引發的輿論也讓“酒桌文化”、“職場潛規則”、“企業文化”等成為公衆關注焦點。多家互聯網企業也因此事件相繼推行反陪酒、反職場性騷擾行動。
愛奇藝職業規範宣傳與監督部在一封公司全員信中表示,“堅決抵制一切不良的職場潛規則”。為防止給員工個人及公司造成傷害,部門還對《愛奇藝品牌行為守則》及《愛奇藝員工違反公司規章制度處理規定》進行了更新。
《行為守則》中增加條例明确規定“不對他人以言語、行為等形式進行明示或暗示的騷擾,不對他人進行性騷擾”“不以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強迫他人參加飯局、陪酒”等。
與此同時,新浪也将反性騷擾寫進了員工手冊。新增加的内容包括:公司堅決反對任何形式和一切人際交往之間的性騷擾,堅決維護員工正當權益,緻力于營造互相尊重的、健康的、沒有偏見和騷擾的工作環境。男性員工的相關權益也在保護範圍之内。
需要指出的是,12月20日,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新增規定中列舉了性騷擾常見情形,包括具有性含義、性暗示的言語表達 ;不适當、不必要的肢體行為; 展示或者傳播具有明顯性意味的圖像、文字、信息、語音、視頻等 。并明确指出,用人單位應采取措施預防和制止對婦女的性騷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