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文/茶人小談
01
這兩天氣溫突然斷崖式下降,本來還在酷暑的夏天,突然就進入了深秋。
最近和爺爺聊天,他告訴我,别看現在比較冷,冬天概率會迎來一個暖冬,當時我就很好奇,問到:“你咋知道,冬天是寒冷還是暖和呢”,爺爺說:“今年的寒露不一般,而且有3個特别之處,這和往年是不同的”。
通過二十四節氣來預測,接下來的天氣變化,其實還是存在一定道理的,這些都是古人的經驗總結,那今年的寒露到底有啥不一樣呢?主要從3個方面來理解,第1個是時間,第2個則是收成,第3個則是通過節氣本身。
我還是比較相信爺爺說的話的,因為大部分時間,他說的都是對,不管是巧合也好,還是真的有預兆,至少可以讓我們提前做好應對的準備。那寒露的3個不一般分别指啥呢?
02
特點一:初一寒露後
俗語有雲:“初一寒露後,衣裳不曉顧”
寒露節氣它是不固定的,有的時候是農曆的八月,有的時候是農曆的九月,這裡的初一,指的是寒露交接時間是出現在農曆九月初一,初一和寒露的時間前後,會對接下來的天氣有影響。
今年是典型的初一寒露後,按照時間來計算的話,今年寒露的時間是在農曆的九月十三。民間一直有句俗語:“不怕重陽雨,就怕十三陰,十三無雨,一冬晴”,今年的九月十三剛好就是寒露節氣。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寒露節氣出現在九月初一之後,會預兆着迎接一個暖冬,衣服都不用多加,當然這是一個形容的說法,意思就是冬季的溫度會比較高。
03
特點二:寒露九月頭
老人說:“寒露九月頭,來年必定收獲”。寒露節氣的時間它是不固定的,有的時候是在八月有的時候是在九月,如果是八月的話,大概率會出現荒年,九月寒露的話,一般是代表着豐收。
按照當地的說法:“寒露九月頭,薄地也有收”,說的是寒露是在九月份的時候,即使地不多,也同樣有所收獲,如果寒露在農曆八月份裡交節,預示當年冷得早,氣溫下降迅速,低溫冷害頻發,這樣的話可能就會導緻糧食減産。
所以寒露九月頭,它其實是說,今年的寒冷來得比較晚,預兆着冬天會比較暖和,因為爺爺講過:“秋早寒則冬必暖,冬暖必有倒春寒”。
04
特點三:重陽寒露前
俗語又雲:“重陽寒露前,必定是災年”。
今年的重陽節就是在寒露之前,所以會迎來一個不好的年份,這個說法其實也是存在一定道理的,九月十三是寒露,相對來講,來的比較晚,而且它還是在重陽節之後。
寒露越晚,那麼秋季就會比較炎熱,寒氣出現的時間就會越晚,就越容易突然變冷,也就是一夜入冬。這其實就是典型的“無秋之年”。我們都知道,每一個季節都有自己的規律,還有特點,一旦沒有表現出來,那麼就容易導緻極端的天氣出現。
今年夏季炎熱幹旱,秋季又突然變冷,感覺一下子就入冬了,沒有了秋天的過度,就容易出現極寒極熱的情況,這樣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從而容易造成糧食減産,這可不就是百姓口中說的災年嗎?
—The end—
原創/茶人小談
從傳統文化中,學習新的知識,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