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這個東西在近代科學上的功用很大,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中也多用玻璃制造。但是,不少人認為這是外國傳來的。我國古代到底有沒有這種東西呢?我的看法不但有,而且遠在戰國時代(公元前三百年)就會造了。
從太陽光中取出火來,現在我們都知道隻用一個玻璃凸透鏡(俗名聚光鏡)對準在太陽光一照,就可看見凸透鏡下的一面有一點很亮的光。這光點,在物理學上稱焦點,可将易燃物體點燃。
東漢王充的《論衡》中記載:“陽燧取火于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煉五石,鑄以為器,磨砺生光,仰以向日,則火來至,……”現在我們知道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長石、黏土、矽砂、硼砂、石灰石、白雲石、鉀長石、鈉長石等。以上這些原料都是天然産品,其中并不純粹,常含鐵、銅、鋁……等的雜質,故燒成玻璃是帶有顔色的。若要無色,還要加所謂脫色劑、清澄劑。王充說:“消煉五石,鑄以為器……”就是說,把上面所列的天然産品取五種混合起來。燒煉做成器具,經琢磨後,就可用以向日取火。這器具明明白白是玻璃凸透鏡,不然如何能夠在太陽光下取出火來呢?王充是漢武帝通西域一百多年以後的人,制造玻璃的方法恐怕是外國傳來的?我認為不對。查我國在通西域以前,也會制造顔色玻璃。如《淮南子》中說:“譬若中山之玉,炊以鑪炭,三日三夜,而色澤不變。”
淮南王是我國通西域以前的人,而他聚集一群學者著書,是通西域以前的事。他說把玉石拿來燒煉而顔色不變。我們現在知道玉石是燒不得的,燒了不但顔色要變,而且還要燒壞。隻有顔色玻璃(象玉石)是可以燒了不退色的(當然在一定的溫度之下)。照此看來,《淮南子》說的不是顔色玻璃(假玉)又是什麼呢?
根據以上考證,我國玻璃的制造,當為紀元前二世紀的事。為什麼要說它在戰國時期就發明了呢?再看王充《論衡·率性篇》上所說:“随候以藥作珠,精耀如真。”随國是春秋時代漢水一帶的小邦,而随珠是個寶貝,在戰國時代已經普遍的傳說(如《莊子》、《戰國策》等,而《淮南子·覽冥訓》上也提到“随候之珠”。這種珠子究竟是自然的呢?還是人造的?
我們近代對于考古的發掘,在殷墟中陶器上就發現有“釉”。我們現在曉得“釉”似玻璃而實非玻璃,有透明的,無光的,不透明的種種,而其主要原料為:正長石、鈉長石、硼砂、白雲石、黏土……上面所列各原料都是天然産品。我國先民取這些原料先做成漿,用來塗在未燒成的土坯上,然後燒之。使漿熔融而附在陶器表面上。這就是說殷代的人就會利用天然原料在陶器上上釉。而所用的天然原料,都與做玻璃的原料相同。或者他們上釉時塗得太厚,偶然得到一些象玻璃的小塊也是可能的。
因此他們就從這裡改進得到了玻璃。依照科學發展規律看來,這也是很自然的。照這樣推測,戰國時代會做玻璃,并不奇怪,而且很符合于科學進步的過程。據西南博物院1953年冬筍壩巴人船棺葬出土文物有玻璃珠的發現,其時代當戰國初期,此古文物的證明足以說明這一問題,即是說我國在戰國時代就能制造玻璃,不但有書本上的證據,同時還确有實物的證據。
(呂子方/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