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平時和院兒裡的媽媽閑聊的時候,總是能聽到她們抱怨着她們孩子:“我家小孩一點都不聽話,一說他就亂發脾氣。”
“這可不是,我家孩也是一樣。不高興就摔東西,發脾氣,我都沒辦法了。”
難管教、不禮貌、以暴力解決問題等等各種詞彙成為了“熊孩子”身上的便簽,面對這樣的事情,爸爸媽媽們該如何應對呢?
其實除了本身孩子對行為進行自我判斷外,它最重要的還需要家人的正确引導。
前一段時間,發生在上海迪士尼樂園,一名八歲的孩子摸一名年輕女子的屁股,事發後,被摸女子上前要求道歉,這原本一件對錯明顯的問題,孩子的媽媽卻說:
“碰到就碰到了,你的屁股沒被人摸過。”
說實話,能在孩子和大衆面前說出這樣的話的女人,真的是沒有意識到自己是一位孩子的媽媽,更是一種情商低下,素質極低的表現。孩子難管教、不禮貌,家長再不會教,那這可就太丢臉了。
當你家的孩子做了不正确的事情,要及時的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同時可以設置一些家規,如果孩子做的是正确的事情,他可以得到獎勵;如果他做了不正确的事情,你就要懲罰他,例如不給他喜歡吃的零食,禁止他玩耍一個小時或者罰坐小闆凳等等措施,讓他深刻的意識到,“我這樣做是不對的,下回再也不做了。”
父母不僅是孩子們最愛的爸爸媽媽,父母還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師,孩子認識到的錯與對、獎賞與懲罰、生活上的一些基本認知,都是我們父母要教給他們的,這樣我們的孩子就不會出現不禮貌的行為,反而更招人喜愛。
過分的溺愛會傳遞給孩子錯誤的信息:我做的事沒有錯,你看我爸爸媽媽都沒怪我。
身為父母的我們,要适當的寵愛我們的孩子,愛孩子的表現不是一味地站在自己的孩子的一方說話,而是培養他的是非觀念,讓他真正明白,他做的事是錯的,在别人的眼中是無法被原諒的,糾正他的錯誤行為才是愛孩子的正确表現。
讓我們的孩子在我們的愛的滋潤下成長,同時讓我們的孩子什麼樣的愛是最溫暖的,什麼樣的愛是正确的。
你平時都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呢?
-----------------------
孩子到底在哭什麼?孩子拉肚子是消化不良?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該補鈣了?孩子挑食不吃飯是什麼原因?1歲真的必須斷奶嗎?孩子怎樣才能長高些?
如果你有這些育兒困惑,
請關注頭條号:【育兒秘籍】。做心裡“有底”的媽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