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周琴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關于清明的詩句中,很多人都對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清明》記憶頗深。詩中描寫的清明節,伴随着雨水,有着凄清和惆怅之感。
清明時節是否總是雨紛紛?清明時節,南北天氣表現會有何不同? “清明前後,種瓜種豆”等農諺,又包含着怎樣樸素而又富有哲理的含義?日前,封面新聞記者采訪到沈陽農業大學農學院大氣科學系講師王立為,為您解讀“清明”節氣。
清明将至農事忙(圖據新華網)
南方的清明時節
更容易被小雨刷屏
清明時節雨紛紛,究竟是一種常見現象,還是隻是詩人杜牧偶然的一次感受呢?沈陽農業大學農學院大氣科學系講師王立為表示,清明節氣一般都在公曆4月5日前後,這段時間除了正處于幹季的我國西南地區之外,南方幾乎年年細雨綿綿,而北方的天氣也是經常有降水過程。
這裡面的原因有三個,王立為解釋道,“一是冷空氣與暖濕氣流相遇。清明時節正是春意複蘇的時候,來自北邊西伯利亞的寒流和來自太平洋的夏季風,兩股空氣在長江流域交手,勢均力敵,然後就産生了降水,而形成的鋒區在這一地帶來回擺動,雨區也基本上就在南方來來回回。”
第二是太陽直射點轉移,這段時間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的日照明顯增強,位于西太平洋的副熱帶高壓也順勢加強,這就給西南風帶來了強勁動力,把海洋上的暖濕空氣直接帶到陸地上。到了晚上,溫差一大,暖濕空氣遇上冷空氣,就迎來下雨。
“第三是南方低氣壓,剛入春的南方,低氣壓非常多。而低氣壓裡雲移動很快、風也大、雨也急。每次低氣壓一過境,就會出現陰沉、多雨的天氣。所以清明節前後這段時間,一浪接一浪的低氣壓搞得好幾天陰雨不斷。”王立為說,“這麼看來,南方的清明時節更容易被小雨刷屏,而北方的這段時間雖然雨量沒南方大,但老天爺的臉色也好不到哪去!甚至在黑龍江内蒙古更北的地方,還會上演四月飄雪的景色呢。”
清明将至農事忙(圖據新華網)
不過,今年清明假期一反常态,将是好天氣打頭陣。據中央氣象台網站消息,今年清明假期(4月3日-5日)期間,全國大部天氣晴好,但青藏高原東部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西藏東南部、四川、雲南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此外,4月4日夜間起,内蒙古東部、東北地區将有一次雨雪天氣過程。
清明前後 種瓜種豆
四川地區開始春播玉米
清明節氣,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關于這一節氣的農諺或俗語非常多。如“清明前後,種瓜種豆”、“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等。這些農諺有何含義,對農事有何指導意義呢?王立為解釋道,“‘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就是提醒大家在清明節前後,就到了播種的季節。‘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是說,如果在清明節前幾天就開始有雨,那麼就很有可能整個春季雨水都不缺,就不用擔心春旱了。還有一句類似的是:‘雨下清明前,窪地好種田’。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在清明節之前下雨了,那麼今年的春播就會比較順利。經過了雨水的澆灌土地就會變得比較易于播種,而且土壤水分充足,也利于播種的作物出苗。”
清明将至農事忙(圖據新華網)
不過,有個詞叫做過猶不及,用在春雨上也同樣适用,因為過多的春雨也是不利的。比如有一句俗語叫,“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王立為說,“‘清明不怕晴’是說清明時節,正是大家繁忙耕種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有大量的降雨和持續的陰天,不但雨水過多導緻播種的種子被淹和施的肥被沖走,苗也會因為總是陰天缺乏光照而耽誤生長。而‘谷雨不怕雨’是指在谷雨的時節,很多地方正是冬小麥處在拔節或抽穗階段,并且之前清明所種下的農作物已經出苗發芽,這個時候正是需要雨水的到來,這段時間的及時雨可以讓農作物更好的生長,才能有好的收成。”
清明節氣,不同地區的适宜種植作物還是有很大差異的。王立為舉例說,“像東北地區比較冷,最多也就開始水稻薄膜育秧,甘薯開始育苗。而西北地區就已經可以開始播種棉花和馬鈴薯了。華北、華中地區則玉米、高粱、棉花、大豆等作物都可以開始種植了。其中,黃淮地區以南的小麥即将孕穗,油菜已經盛花,靠南一點的水稻也可以開始插秧播種了。而地處西南的四川地區,春播玉米已經可以開始了,早稻育秧基本已經完成,紅苕也可以在這個時間播種,還有就是一些蔬菜也都可以開始種植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