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文學作家寫小說寫在哪

文學作家寫小說寫在哪

娛樂 更新时间:2024-06-29 10:19:59

文學作家寫小說寫在哪?——長篇小說《驚蟄》後記“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小時候,從《新華字典》後邊,看到了二十四節氣歌,覺得婉轉悠揚,讀了幾遍就記住了時至今日,獨處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它,輕聲吟詠很難說它是一首詩,但我覺得它比任何一首詩都好我從它看到了時間的腳步,看到了那些老去的容顔無論是帝王将相,還是草頭百姓,誰都無法逃脫它的輪回無論怎樣的富庶繁華,都會成為過眼的雲煙隻有它,仍然以同樣的節奏,從遠而近款款走來,在我們的身邊稍作停留就悄悄走開這些事情誰也無法改變,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握在自己手裡情感,不要讓我們有限的生命,留下太多的遺憾,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文學作家寫小說寫在哪?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文學作家寫小說寫在哪(作家寫小說的時候是在寫什麼)1

文學作家寫小說寫在哪

——長篇小說《驚蟄》後記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小時候,從《新華字典》後邊,看到了二十四節氣歌,覺得婉轉悠揚,讀了幾遍就記住了。時至今日,獨處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它,輕聲吟詠。很難說它是一首詩,但我覺得它比任何一首詩都好。我從它看到了時間的腳步,看到了那些老去的容顔。無論是帝王将相,還是草頭百姓,誰都無法逃脫它的輪回。無論怎樣的富庶繁華,都會成為過眼的雲煙。隻有它,仍然以同樣的節奏,從遠而近款款走來,在我們的身邊稍作停留就悄悄走開。這些事情誰也無法改變,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握在自己手裡情感,不要讓我們有限的生命,留下太多的遺憾。

二十四節氣中我最喜歡的是驚蟄,它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的影響而出現萌化生長的現象,冬天蟄伏在泥土裡的動物因聽到雷聲而開始驚醒,天氣漸暖,人們心情振奮,歡欣鼓舞。在我看來,驚蟄的意義比立春更大,用它做書名,是為了驚醒那些沉睡的靈魂。

這是我寫的第三部長篇小說。第一部《靈魂無處安放》寫的是沒有信仰的人,終生忙忙碌碌,即使經曆了大事件,其生命也不過是風中的蘆葦。第二部《我是沙侖的玫瑰花》寫的是信仰不堅定的人較之沒有信仰的人更容易陷在罪裡,這樣的人生最為痛苦。這本《驚蟄》寫的是有堅定信仰的人未必是生活的主角兒,但他們的生命是豐滿而充實的,雨過天晴,他們會仰望空中的那一道彩虹。當初寫作的時候,我并沒有意識到這些,等寫完之後,我突然發現這三部小說,盡管内容迥然不同,寫法有别,但從屬靈的意義上來看,它們卻從不同的角度對人生做了诠釋,這是我始料不及的。當然讀者可以獨具慧眼,從中讀出不同的意義,畢竟長篇小說的内容是豐富的,用三兩句話就想概括出作品的内涵是不容易的。

通過三部長篇的寫作,我深刻地體會到作家在寫長篇小說的時候其實是在寫什麼。按照文學批評家的看法,小說有三個要素:人物、情節和環境。他們在評論别人的作品的時候,手裡舉着的就是這三把尺子,似乎不寫三要素的小說,根本就不能稱其為小說。但我認為批評家的做法不過是隔靴搔癢,他們根本不知道作家在寫小說的時候其實是在寫什麼。在我看來,作家寫小說的時候其實是在寫他們獲得的創作靈感,在寫他們對生命的感悟和對社會的思考,這遠比寫三要素要重要的多。

不妨說一下我怎麼獲得寫作《驚蟄》的靈感的。去年九月,我到臨縣的黃北坪小學去支教,從捐贈而來的圖書中看到《荷花澱》這本書,出于對孫犁老先生的熱愛,我把它帶回宿舍。翻看以後才知道這是老先生的散文集,那篇著名的小說并未收在其中。盡管有些失望,我仍然認真地閱讀了這本書,其中一篇《木匠的女兒》讓我動心,覺得這是小說素材,老先生把它寫成散文實在太可惜了,因此就有了寫小說的沖動。

我在一周之内寫出一萬多字算是開了頭兒,卻在第二周的時候再也找不到寫作的感覺了。孫犁先生用散文記錄的往事早已成了過眼煙雲,我用小說的形式再寫出來究竟有多大的意義呢?——我開始懷疑寫作的意義,進而懷疑工作的意義,甚至懷疑人生的意義。有好幾周的時間我都沒有打開電腦,閑散的時間,我常去校外轉坡。轉坡是山裡人的說法,指的是人們吃飽以後撐得難受,在山坡上毫無目的地溜達。這時我突然很想寫一篇散文,題目就叫《孤獨者在山中的漫步》。可是關于這篇文章,我一個字也沒寫,因為我發現自己不是在山中漫步,而是在丘陵中漫步,洶湧在心頭的詩情畫意的感覺因此而消失得無影無蹤。何況沿途所見隻有荊棘,這樣的生命簡直毫無意義,受此影響,我覺得深溝峽谷裡高大的白楊樹其實也毫無意義,更進一步,我覺得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村民,他們的生命也毫無意義。在丘陵中漫步,我體會到卑微者活在人間不過是在浪費時間。明白了這些以後,我很想從陡崖上跳下來把自己摔死。可是我終究沒有那樣做,我覺得臨死之前總得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我想做什麼呢?就是把開篇的小說寫完,以此來思考生命的意義,這也正是寫作的意義。凡夫俗子的人生雖然毫無意義,可一旦用文學的形式表達出來,他們就具有了永恒的意義。

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我寫完了這部小說,我無意以此來宣揚人生的虛無,實際上,我更想通過寫作來彰顯生命存在的意義。我想說的是,這世界是大人物的舞台,大人物是世界的主角兒,他們制造了世界上的大事件,小人物即使經曆了大事件,他們的人生仍然毫無意義。盡管如此,小人物仍要堅強地活下去,因為上帝創造世界乃是為了叫人活,而不是為了叫人死。做不了山上的青松,就做水邊的蘆葦,春風一吹,就熱烈地生長,郁郁蔥蔥地度過屬于自己的季節。青松和蘆葦的盡頭都是火與灰,都會被風吹散,能夠傳之久遠的,也許隻是寫在紙上的那些文字。但文字是需要人讀的,倘若無人閱讀,便是皇皇巨著,又有何益?想到這些,我的心也隻能沉沉地垂着,臉上再也泛不起笑容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