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手記
文 | 李正強
1兩位先行者
無障礙電影,其實就是視力正常人為盲人觀衆“講電影”。
王世傑老師說:“我們的解說詞,必須插在角色對話的空檔裡。有的會有十幾秒鐘,有的隻有兩三秒鐘,所以解說詞要精簡又要準确,還要留出一定的空間給音樂,這樣讓盲人能夠回味。”
2007年,從“社區盲人講電影”開始,上海無障礙電影邁出第一步。蔣鴻源老師是上海無障礙電影的第一位撰稿人,王世傑老師是第一位解說員。
2006年,蔣鴻源老師用一個月的時間,寫了一萬多字的《非誠勿擾》解說詞。他的盲人朋友吳君沁,用一個月的時間把這一萬多字刻成能夠“摸讀”的盲文。蔣老師說:“她刻壞了兩台機子,刻到後來她的手連吃飯的筷子都拿不起來。”因為“摸讀”的速度不夠,接着她又把全部解說詞背了下來,由另外兩位盲人朋友用電腦軟件錄制,刻成了DVD,這又花了一個月時間。這可以說是上海無障礙電影的第一部作品,是由四位盲人合作完成的。
2007年3月,王世傑老師第一次講《三峽好人》,是在闵行區江川街道的電視放映室,後來一發不可收拾又講了很多場。王老師說每次影片結束,他最後會一一念出片中“三峽好人”們的名字,然後說:“我們不要忘記他們,他們都是好人,祝願好人一生平安”。到後來,每當講到這個時候,全場盲人觀衆會和他一起念出這些名字,再跟着他一起說:祝願好人一生平安。
到2011年,王世傑老師連續半個多月趕寫《建黨偉業》的解說,長時間坐着雙腿都腫了,他是在寫字桌上架了兩個整理箱,把電腦放在上面站着寫完的。王老師說,因為和盲人觀衆約好了放映時間,他不能拖欠違約。
2一支專業志願者團隊
2012年6月,上海市殘聯率先推出全國首個無障礙電影專場,開創了在商業影院播放無障礙電影的先河。2013年,市殘聯與上海廣播電視台廣播新聞中心合作,設立“無障礙電影日”。一支盲人聽衆非常熟悉的“解說聲音”團隊,也就此加入了無障礙電影的事業中。
主持人何卿回憶說:“有一年冬天在國泰電影院,我第一次做無障礙電影的解說志願者。散場時,有一個女孩走到我面前,她說何卿姐姐,我能不能摸摸你的臉?我說好吧。然後她就非常仔細的摸了我臉上的每一寸肌膚,之後特别滿足地走了。我當時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後來有一個工作人員跟我講,他說這個對于盲人來說,是她想要了解你喜歡你的一個至高禮遇了。那天特别冷,當我走出電影院走到寒風當中的時候,内心很溫暖。我覺得以後一定要把這件事情堅持做下去,因為你不是在幫助别人,更多的是溫暖了自己。”
曲大鵬老師則回憶了2014年給盲童們“講電影”的難忘一幕。他說:當天在影廳入口處,一個媽媽抱着一個一歲的小孩子。我就朝他喊了一聲說,寶寶你過來叔叔抱抱。但是媽媽跟我說他也是看不見的,她說我們隻是想知道,電影院裡哥哥姐姐們現在在幹嘛,将來我們跟着他們一起來。那一刻我心頭覺得特别難過。我覺得無障礙電影這個道路,我們是一定要走下去的,我們不能停止腳步,停下,就是對這個孩子的辜負。
3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熱心人
韓穎老師說,我作為一個無障礙電影觀衆,這一路過來,很幸運地見證了上海的無障礙電影,在上海市殘聯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從純民間的活動,到電影院的專業放映,然後從現場的人工解說,到現在推進到數字化的新高度。
2016年起,在上海市殘聯的支持下,韓穎創辦了光影之聲團隊,彙聚起上海甚至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志願者。他們創作無障礙電影解說詞超過400萬字,制作無障礙電影300多部,并努力推動更多無障礙電影進入社區、進入線上和網絡空間。
韓穎老師說,無障礙電影的制作,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因為能夠靜下心來,把稿子一個一個字去打磨好,這樣的人,他一定是能人,同時是個好人。是個有毅力、有恒心、有責任感的人。她還說:“我非常希望,以後能夠完全實現跟普通人一樣的看電影。普通人能看哪些電影,我們也可以看到那些電影的無障礙版。其實對殘疾人最好的尊重,就是把我們當成普通人。”
今年是“商業影院無障礙電影”項目推出十周年。作為項目十周年紀錄短片的編導,我是很期待這一天早點到來的。
那時候在電影院,盲人朋友戴上耳機和我一起看電影,輕松自然。那時候,我會想起這個片子裡的一些人,一些上海好人做的一些好事。也會想起那句話:好人一生平安。
上海廣播電視台紀錄片中心
戴誠娴工作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