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觀察過那麼多人,有些明星,幹癟到讓人提不起表達的欲望。
而有的明星,卻因為她們起伏的人生和豐沛的情感,讓飄不知從何落筆——
S.H.E。
寫際遇?她們那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已被多次提及,長篇累牍不如直接放歌。
聊情感?但蒼白的筆墨,在她們無常的人生面前,又太難撐起這厚重的議題。
不如就講講,為何這麼多年,樂壇僅此一家,别無分團。
對年輕一點的讀者,飄一時也有點語塞,不知該怎麼介紹S.H.E。
說,現役女團天花闆?
可能有人跳腳,畢竟她們已經沉寂許久。
說,一代人的青春回憶?
聽來實在籠統,畢竟符合條件的人選太多:周傑倫、孫燕姿、王力宏……兩隻手都不夠數的。
說,抖音神曲《ring ring ring》的原唱?
别别别,要是通過這個title才能讓别人認識,她們這20年豈不白混了。
一周前的9月11日,蛇團剛過完20歲生日。
因為和前東家的版權糾紛,自18年解約後,她們一直不能以“S.H.E”的名義出現,遑論在公開場合集體獻唱。
因而這生日,過得簡單又平凡。
沒有紀念演唱會,沒有發表新歌,甚至vlog也沒拍。
三人發文,感謝彼此和歌迷,已算是唯一的儀式感。
這實在不該是“亞洲第一女子天團”應有的待遇。
說天王、數天後,你總能拎出一串名字。
但“亞洲女子天團”,和她們并肩的,還沒有。
雖然“成為天團”未必是她們最初的預設目标,但S.H.E的出道,多少帶着點“救市”的使命。
那是千禧之交,樂壇最後的黃金時代。
唱片工業進化出了成熟的造星體系,前輩偃旗息鼓,新人浩浩蕩蕩。
男子組陶喆、王力宏、周傑倫紛紛冒頭,女子組蔡依林、梁靜茹、蕭亞軒、孫燕姿争先搶灘。
男團,五月天、F4各踞一端。
女團,搜羅一圈,實在找不出能打的。
貌美的,如少女标本(徐懷钰、陳绮貞、吳佩慈、李心潔),發了一張EP便匆匆解散;年輕的,如4 In Love,始終半溫不火,也沒能熬過兩張專輯。
盛世之下,仍有一角空白。
基于此,宇宙唱片公司(後改名為華研唱片)動了念頭,想打造一支“全省通吃”的女團。
經過街頭調研、風格匹配,他們最終把目光落在這三人身上:任家萱、田馥甄、陳嘉桦。各自分别負責吸引小資的北部、務實的中部、熱情的南部聽衆。
被選中的契機,源于一場名為“宇宙2000實力美少女争霸戰”的比賽。
她們的表現很出彩?
恰恰相反。決賽現場真的狀況百出、錯漏不斷——
45号選手任家萱,忘詞。
27号選手田馥甄,忘詞。
07号選手陳嘉桦倒是正常發揮,但唱得不咋地(評委看來),還沒結束就被爆燈出局。
但淘汰之後,主持人吳宗憲問她作何感受,社交牛逼症頓時發作:
(我的表演)非常OK。
最後任家萱拿下冠軍,獲得唱片合約,其餘幾人打道回府。
沒想到一周後,田馥甄、陳嘉桦相繼接到華研公司的電話,對方問她們:是否願意簽約。
就這樣,三人被召回。随後公司安排了一場心理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大家認領了自己的藝名——
任家萱,Selina,代表溫柔。田馥甄,Hebe,代表自信。陳嘉桦,Ella,代表勇敢。
S.H.E,就這麼成團了。
-你們是為了湊S.H.E這三個字
才不得以被取了這三個英文名字
-對,應該算吧
訓練了一年後,2001年9月11日,她們帶着首張專輯《女生宿舍》正式出道。
算是一次投石問路的嘗試,華研先前也沒有運作女團的成功經驗,隻能憑借對市場的嗅覺将她們送到台前。
但她們倒看得開,大不了混不下去再回去念書。
如果不紅或是一張(之後)就沒有
就回去念書
感覺好像沒在怕的
但歌迷沒有給她們念書的機會,專輯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
在《17》的MV裡,S.H.E專門用一個章節,複現了當時的心情。
之後從2002年到2004年,她們以一年兩張專輯的速度,一邊霸占唱片市場,一邊迅速朝天團邁進。
那時她們發片即大賣,在銷量年榜前5位能占據兩席,比肩周傑倫、蔡依林,是當之無愧最紅的組合。
熱單一首接一首,喂飽了不知多少聽衆的耳朵。《熱帶雨林》《美麗新世界》《super star》《波斯貓》《候鳥》……每張專輯都有紅遍街頭巷尾的歌,人人都哼得上兩句“你是電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話”。
她們像開了加速器,很快便從寂寂無名的新人,一躍成為亞洲第一女團。
第一女團的誕生,離不開行業流水線的每一道工序。
詞曲、造型、企劃,都是精雕細琢的打磨成果——
早期她們的作品以翻唱為主,《戀人未滿》《remember》《美麗新世界》《遠方》……曲是精挑細選的熱單旋律,詞更是填得氣口相合。
後來開始收錄原創歌曲,彼時最受歡迎的創作人,周傑倫、陶喆、林俊傑、五月天、蔡健雅、吳青峰……在才華井噴的階段都曾為她們量體裁衣。
但,别因此就忽略了S.H.E的能力。
作為“出廠”前最後一道工序,她們為歌曲賦予了人格,乃至生命。
這不是靠唱功就能習得的本事(說實話唱功并不是她們的強項)。
那些自然、連貫、真實的表達,與她們的人生閱曆、性格特質、情緒濃度、審美水平、理解能力,甚至錄歌當下的心情和咬字的習慣,都脈脈相通。
它們構建了“S.H.E”歌曲的内核,并源源不斷地散發能量,讓這些作品一直保持生命力。
把“生命力”說得具體一點?
大概就是看到“火,你是火,是我飛蛾的盡頭”,就自覺響起Selina溫柔的呢喃;看到“你能不能快一點決定,對我說我愛你”,便恍若聽到了Hebe清亮高亢的聲線;《他還是不懂》的前奏一響,耳朵就等着Ella念誦的那段韓文獨白。
自行啟動的DNA,騙不了人的。
唱片公司保留了三人各自最珍貴的特質,讓她們自我調和、相融,多年沉澱下來,便鑄成了獨一份的女團天花闆。
在她們走紅之後,樂壇出現了很多模仿者,但都是昙花一現。
大多數公司做女團,都在仿照韓團試圖去個性化。
整齊的舞蹈,相近的聲線,統一的妝容,甚至,嘴角弧度一緻的表情。
這是唱片工業的高階産物,它方便易得,但千篇一律。伴随着機械式的切割,成品有多工整,真實感就有多欠缺。
那些原始粗粝、鮮活熱烈、即興而發的神來之筆,統統被一并抹光。
對比之下,才顯得S.H.E的可貴。
曾為4 in love團員的楊丞琳,多年後回憶當年的經曆,都忍不住感歎:
S.H.E就超紅
因為她們自然,有人味
我們就是機器人
說到人味,飄想起這樣一件事——
當年Hebe和Ella在非典期間居家隔離,電視台策劃了一檔節目,直播她們的隔離生活。
某次兩人在鏡頭前一起喝冰果汁,Hebe的牙齒受不了,忍不住吐在了杯子裡。
等她緩了緩,又拿起剛才的杯子,繼續喝了下去……
額……不愧是你田喜碧。
這是時下偶像不會做,更不敢在鏡頭前展示的動作。
人味的養成和釋放,其間需要的耐性和勇氣,恰恰是時下的公司最缺、但最不願花成本培育的。
除了詞曲的诠釋,飄也很喜歡S.H.E傳遞的女性力量。
出道時的定位“男生的女朋友,女生的好朋友”,不是說說而已。
很多十幾年前表達的觀念,在今天看來毫不過時,甚至與時代聲浪契合得更加緊密。
《半糖主義》,告訴女生在愛情中要保持自我。
就算你緊緊牽着我
也不代表 我屬于你
我有自己的生活
愛不是每天相依為命
《你快樂我随意》,對普信男發出直截了當的叩問。
你的思考 到底停留在幾世紀
你的夢想 是不是能跟我比
你的生活 會把女朋友排第幾
你的衣服 我不可能幫你洗
《如果你是女孩》,點破了兩性關系之間很難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不然你來 當一天女孩
親身經曆 了解我
為什麼開懷
每滴淚的 來龍去脈
愛我所愛 懂我的悲哀
還有《大女人主義》《女孩當自強》《Shero》……光是從歌名,就已經表達出足夠的态度。
LGBT群體,她們也有關注到。
《不作你的朋友》,歌詞看不出什麼,玄機都藏在MV裡。
老套路了——她們仨喜歡上了同一個男生,對方和每個人都“友達以上 戀人未滿”,但到底中意哪位,又遲遲未能表态。
後來某一天,他給她們單獨電話,約她們到家裡吃飯。
S.H.E興奮異常,各自懷着“準備官宣”的心情去赴約。
情敵相見,本以為将會有一場腥風血雨。
結果……男主向她們介紹了自己的男友。
一看MV導演,周傑倫。
果然,是小公舉自作聰明的做派沒錯了。
這麼看來,S.H.E似乎都是在替他人表達?
我不同意。
她們剛起來,是你想象不到的程度。
2007年,發行專輯《play》。主打歌《中國話》,在台灣引發了不小的争議。
島内有些媒體借題發揮,不斷攻擊她們,亂扣帽子。
風口浪尖上,Selina和Hebe做客吳宗憲的節目,當場清唱這首歌。
原歌詞是: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
姐妹倆改動了一下:
中國人就該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
現在想想,實在慶幸。
在那個年代成長起來的歌迷,在她們的歌裡,潛移默化地完成了審美的習得和價值的排序。
這是一段美妙的互動。
于聽者,無需打榜、不必氪金,一盤磁帶一張CD已是最有分量的支持。不受階級身份、地域環境的影響,大家平等自由地攝取能量。
于歌者,無需買熱搜、不必搞炒作,做好分内的事,大衆和市場自會買賬。彼此全然交付,便可安心等待邂逅。
定位精準的企劃與包裝、真實個性的保留與傳達,雖不易拾獲,但并非不可複制。
但天團之所以為天團,靠的不隻是這些“台面”功夫。
真正讓S.H.E存續20年不倒、成為幾乎所有女生都向往的模範,更倚仗她們“台下”的經營。
我們怎麼會這麼愛着對方
娛樂圈女團很多,但役期大都短暫。
個中原因交錯複雜。或是人氣落差,最紅的那位總要飛得更快更高一點;或是氣場不和,表面的和平尚能短暫維護,長久的相持實在難以為繼;再或者全員皆糊,與其捆在一起原地踏步,不如早點分手各奔前程。
娛樂圈姐妹團也不少,但那都是氣味相投的一拍即合。
大小S她們的姐妹團,青蔥歲月便在華岡藝校結下了友誼。
蔡少芬她們的港女團,都是在TVB摸爬滾打後過濾出惺惺相惜的知己。
甚至當年劉芸秦岚她們的閨蜜團,你不能說沒有感情,但利益的牽制明顯更重。
而S.H.E的組成,完全是被動的。
她們被公司選擇,被要求住在一起,被希望建立友誼。
公司的期待是一回事,但真正相處起來,又是另一回事。
就像她們對彼此的初印象,都沒那麼好——
Selina,好愛臭美哦,一直照鏡子都不看人。
Hebe,臉很臭嘛,覺得自己很漂亮嗎?
Ella,也太自信了吧。選秀主辦方問大家,誰覺得自己能被選上,其他人都故作謙虛,隻有她振臂一揮:我!我會入選!
但20年過去,她們熬過磨合,熬過時間,熬過大紅和大劫,成為彼此的軟肋和盔甲。
飄在娛樂圈沒見過S.H.E這樣的,合則瘋瘋癫癫,分則獨當一面。
三人同場,便自動催生“甄萱桦”組合,搞怪技能一觸即發,從頭至尾唇槍舌劍,所到之處皆是相聲專場。
各自單飛,呈現的又是另一番模樣。Ella成了嚴格但不失溫柔的導師,Hebe做了清冷獨行的文藝歌手,Selina看透人間風景,一臉淡然祥和。
那些幼稚、抓馬、胡鬧的情緒,被各自完整地保留在心底的無菌花園,隻有另外兩姐妹抵達的時候,才能盡數釋放。
20年來,從未見過距離的疏遠,從未聽過不和的傳聞,哪一方有了好消息,姐妹一定最先道賀;哪一方經受劫難,姐妹一定最先援助。
娛樂圈浮沉不由己,但她們緊緊圍成一個圈,在海海人生中攜手闖蕩。
對彼此的保護,無論精神還是肉體,都已成為她們的肌肉記憶——
早年上節目,主持人問到Hebe的感情生活,犀利尖銳。
不等當事人作答,Ella和Selina順口幫她救場。
《17》的MV拍攝現場,Selina馬景濤附體,抱着Ella一通亂晃。
但她不忘用手擋在Ella的腦袋後面,以免對方撞倒玻璃。
Hebe站在一旁看着她們胡鬧,手也本能地伸過去護着。
友誼可以有多厚重?大概就是天平上我們各站一端,你們那頭明明是兩個人,卻總是在高的那一頭讓我仰視。
幾年前Selina去《開講啦》,撒貝甯問她:如果Ella和Hebe都是男生,你會嫁給誰?
Selina說兩個都要,坐享齊人之福。
小撒不依:現在是法治社會,一夫一妻制,你隻能選一個。
Selina:不行,如果我選了一個……
大家本以為下一句會是:就會傷害另外一個。
而Selina說:那我這輩子,就會想着另外一個。
這玩笑話說說就過了,但飄卻被擊中很久。
“傷害另外一個”和“想着另外一個”,暗藏着一段關系中高低姿态的細微差别。
而Selina這麼回答,是因為她一直把姐妹看得比自己要“高”。
也許這就是20年來,她們共同生活在楚門的世界,卻依然保持表裡如一、溫暖如初的原由吧。
對于朋友,我們更習慣的相處,大概是這樣——
陪伴同行一段路,看一段沿途風景,但總會到達分岔的路口。
升學、畢業、求職、結婚、生子,每經過一道關卡,都有老友漸漸離開,有新朋并肩加入。
當柴米油鹽的瑣事頂替了詩詞歌賦的浪漫,當面對生活的诘難終于學會低頭講和,維系關系也有了成本,“常聯系”成了難以兌現的支票……
S.H.E的情誼,美好得甚至讓人不敢去投射。
于是,幹脆把她們當做一起成長的朋友。
在她們身後結伴而行,哪怕前方路況未知,但風沙星辰,永遠相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