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airbnb市場如何細分

airbnb市場如何細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21:49:52

airbnb市場如何細分?編者按:全球短租巨頭Airbnb在中國市場正遭遇其他海外互聯網企業在中國遭遇的同樣問題:如何中國化?如何适應中國的傳統文化?如何适應中國的監管體系?如何對抗瘋狂的中國“群狼”本土投資者?,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airbnb市場如何細分?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airbnb市場如何細分(300億估值獨角獸Airbnb遭遇)1

airbnb市場如何細分

編者按:

全球短租巨頭Airbnb在中國市場正遭遇其他海外互聯網企業在中國遭遇的同樣問題:如何中國化?如何适應中國的傳統文化?如何适應中國的監管體系?如何對抗瘋狂的中國“群狼”本土投資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調查顯示,Airbnb去年8月正式進駐中國市場,入華接近一年以來,在中國市場發展不溫不火,甚至有人用“步履維艱”、“水土不服”來形容。盡管如此,Airbnb仍然希望借助中國市場在2016年實現它的首次盈利。Airbnb公布的數據顯示,借中國出境遊市場的火爆,2014年中國遊客通過Airbnb訂房數量增長了700%。

每經記者 夏冰

公開資料顯示,Airbnb在去年8月宣布正式進駐中國市場,并引入紅杉資本(中國)與寬帶資本兩家中國戰略合作夥伴,計劃搭建中國本土化管理團隊。同時,Airbnb也在北京進行了團隊招募和對CEO的招聘。然而,發展近一年後,數據也顯示,中國市場占比在Airbnb整個全球市場中仍然小得可憐。

甚至有不少媒體用“步履維艱”、“水土不服”來形容Airbnb在中國的發展現狀。那麼,Airbnb真實的發展狀況到底如何?其對中國短租市場的格局有何影響?

●體驗:難掩的“不方便之痛”

全球這麼火、估值已達300億的Airbnb為什麼在中國火不起來呢?

一位在上海淮海路有房的陳姓Airbnb房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覺得Airbnb挺不方便的,房客選房前後和房東溝通成本太高,由于不能與房客進行電話聯系,APP内的聊天也很不方便。因此,他覺得什麼都是通過郵件的方式特别費時費力,且房東每回一條信息,住客都會在短訊、郵件中各收一次,信息特别冗雜。此外,提款也隻能用VISA和萬事達卡,Airbnb并不支持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國内流行的收款工具,這也成為衆多房東吐槽的一大痛點。除此之外,Airbnb平台上所顯示出的房屋狀态很大比例都不準确,除了标有“即時預定”的之外,其他都需要提前和房東溝通,否則不一定有房的。

上述房東還吐槽,由于其在其他多個中國本土的短租平台上也挂出房源,相較途家、螞蟻、小豬等國内公司來說,Airbnb的體驗十分糟糕。他表示,Airbnb的房客主要是外國人,以及在一線城市工作的人,很多從二三線城市來的人,基本沒聽說過Airbnb,也不知道該如何使用。

随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以房客的身份體驗了一把Airbnb的預定。如果是第一次使用Airbnb,确實預訂房間較耗時,和國内APP相比,國内的短租平台上,稍微懂點互聯網的人都能輕松上手,頁面設計更簡單合理。記者發現,在和房東的溝通上,郵件比APP的消息更快,往往郵件收到半天了,APP内的消息還沒有到,與房東溝通起來很不方便,盡管現在他們在後頭已增加了房東的電話,但跨國的電話溝通成本也是一個問題。

此外,Airbnb提倡的是房東、房客同處一室,獲得當地人的生活體驗。對于這點,專業業内人士也有“槽點”。

“Airbnb這種将房屋中閑置的一間房或一張床合租的模式不太适合中國國情。因為國外的房子很多都是獨棟的,跟别人合租,把一層出租出去,房東自己可以住一層,大家都有獨立的空間,很舒服。但國内的房型以居室型為主,多為一居、兩居和三居,出于舒适和安全的考慮,多數用戶會選擇整套短租房的整租模式,并且現在遊客一般都是家庭出行,更希望有一個比較獨立的空間。”螞蟻短租CEO申志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指出。

“Airbnb沿用美國的那套設計,顯然不符合中國用戶的習慣,如果不針對中國用戶做出改變,恐怕在國内會慢慢被遺忘掉。”旅遊商業觀察TBO聯合創始人程拓指出。

易觀國際分析師朱正煜對記者直言,Airbnb在中國的實力相對還較弱,中國本地化運營不夠,房源分布不夠廣、覆蓋城市少,支付渠道單一,沒有輔助性的服務,這對于它獲取國内用戶不利。

●症結:缺位的監督機制及如何增強房東管理

相比糟糕的用戶體驗來說,平台的監督機制缺位,或許是用戶更為擔心的問題。

有房客向記者反映,入住Airbnb雖然感覺節省了比住酒店便宜一半的開支,但遭遇的鬧心事讓其有上當的感覺。由于實際位置與Airbnb标注的差好幾公裡,結果雙方隻能在Airbnb上溝通,房客在地圖顯示的房子附近找了近30分鐘才找到。

并且,如果房客要投訴,隻能通過單一的郵件渠道,沒有設立電話投訴,還要等一段時間的回饋。但顯然,國人并不習慣冷冰冰的郵件,更希望是可以直接溝通的方式。

“信任問題也是阻礙Airbnb在中國快速發展的一大因素,在保障房東房客權益上,在國外或許可以,因為建立了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但在國内不大可行。”申志強告訴記者。

在保障房東房客權益上,國内的本土企業在做産品設計的時候,産品更精細化,更有監督性。以螞蟻短租為例,分别從信任、信用和保障三個方面确保雙方的權益。首先,螞蟻短租需要房東房客實名認證,保障雙方信息真實可靠;與芝麻信用合作,芝麻信用值不低于600分的用戶可享受免押金住宿的福利。螞蟻短租還會派工作人員對房源進行實地核驗與拍攝,确保房源真實可靠,此外還建立了一系列信用保障和考評體系。

Airbnb的發展立足于分享經濟的角度,但其接受程度受到中國文化的制約。目前,信用體系在中國并未搭建完畢,這同樣也是本土短租企業面臨的困境。

華美酒店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對此表示,本土企業基本站穩腳跟,在這一情況下外企進入更加困難。

中國旅遊研究院楊彥鋒博士表示,Airbnb在中國市場與歐美市場比,其主要的區别就是大的商業環境和消費者的成熟度的差别。國内市場商業誠信體系不完善、消費者的接受度不高,若照搬Airbnb在國外的模式恐怕難以拓展,隻有B端介入程度比較高的模式相對較好。不過,中國房屋租賃市場的共享經濟有很大的空間,最大的背景就是地産的拐點來臨。

朱正煜指出,平台作為信息中介,需要兼顧服務的标準化和房東房客需求的個性化,通過平台規則統一服務體系;另外通過技術手段解決線下服務流程的标準化,這樣才能保證用戶體驗。

●競争:本土投資者“群狼環伺”

艾瑞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在線短租市場在2012年加速起步,市場規模為1.4億元人民币,2015年中國在線度假租賃市場交易額達到42.6億元,2017年預計整個中國在線度假租賃市場的交易規模将達到103億元。

“到目前為止,Airbnb在中國的戰略還是聚焦在中國人境外遊住宿市場上,在中國有一個小規模的團隊向中國用戶推廣Airbnb,吸引他們出境的時候選擇在Airbnb上預定當地的民宿而不是酒店。”小豬短租CEO陳馳對《每日經濟新聞》指出。

但Airbnb的上述戰略要想推動起來,在中國的前景明顯複雜和困難了許多。因為在中國互聯網短租市場裡,早就有了一群競争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2011年到2012年間,途家、遊天下、住百家、螞蟻短租(現已被途家收購)等先後進入短租市場。去年9月,住百家獲得海航旅遊集團不低于5億的C輪融資,并将與海航合作,為海航的3000萬旅客提供海外短租服務。而途家網在去年8月完成了D輪達3億元的融資後,估值一躍超過10億美元,并在下一步重點開拓海外市場。

同時,在開辟國内的短租房源數量方面,Airbnb暫時無法與這些本土企業相比。

在中國本土企業中,途家以42萬套房源位居第一,覆蓋國内329個目的地和海外1085個目的地;螞蟻短租以30萬套居第二位,覆蓋國内300多個城市及旅遊目的地;去呼呼上的房量已經有15萬間,涵蓋國内一、二線近兩百個城市;小豬短租則有8萬套,此外還有木鳥短租等企業。而在出境遊市場中,Airbnb的房源數量遠超本土企業,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吸引中國遊客更多通過Airbnb訂房才是關鍵。目前其在中國辦公室還隻有20多人的團隊,在國内社交、媒體平台看到的更多也是Airbnb在世界各地的精彩故事,但對于中國市場的情況卻少有提及。

小豬短租CEO陳馳提到,中國的服務鍊條和信用體系與歐美市場有較大的不同。他認為Airbnb和Uber在中國最大的區别是:Airbnb隻是把中國當作客源地,而Uber直接進入到中國,做當地的供應鍊,滿足當地的出行需求。

“所以,到目前為止,尚無一家美國的互聯網企業在中國取得成功。積累了大量失敗案例以後,美國的互聯網公司對于在中國做本地化的運營都非常謹慎。”陳馳認為,美國互聯網公司在中國水土不服的原因,還沒有特别令人信服的分析,并且每家企業遇到的障礙可能也都不盡相同。盡管所有美國互聯網企業都知道中國市場龐大且重要,不過大都從10年前的雄心勃勃轉變成今日的視為畏途。

勁旅網總裁魏長仁也指出,Airbnb的前景還是不錯的,主要看他們的本地化能力以及耐心。

●監管:政策尚存空白地帶

實際上,各國監管部門對于Airbnb的态度一直未轉變,并且監管正在進一步加大。歐洲對于Airbnb一直持較為嚴苛的态度,就在5月1日,德國首都柏林頒布的一項法規禁止房主在租房網站上出租整套房屋。

Airbnb在全球多國也因監管方面的問題屢次碰壁。過去幾年,Airbnb公司一直疲于應付各地法律,以保證其業務符合當地酒店稅收和住房法律。該公司面臨的問題之一是,一些房主通過Airbnb建立非法酒店,以避免交稅。雖然 Airbnb 理論上可以在任何城市收稅,但也存在法律障礙。

與此同時,在房屋出租涉及的責任和法律領域,Airbnb曾經出現過個别的意外事故,如中國台灣的遊客在Airbnb出租房屋内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美國遊客在度假屋中因秋千斷裂而意外身亡,這些意外傷亡事件都令外界對Airbnb在安全管理上的漏洞更為關注。

Airbnb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同樣面臨政策不明朗的問題。趙煥焱直言,中國還有一些法律規定不适合Airbnb的模式,比如中國反恐法規定沒有完整的身份登記罰款10萬元以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雖然政策層面鼓勵度假租賃的發展,但并未完全規範這一市場,比如涉及到的對接安全系統、短租稅收等問題還未明确。總體來說,短租行業可以說還很“年輕”,因此,它也不像Uber 一樣受到監管層的注意。但作為一家外企,在這些政策都不明朗的情況下,Airbnb目前唯一可做的似乎隻有謹慎處理以确保合法經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