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菠蘿味草莓一斤150元”的話題,迅速登上熱搜。
據央視财經報道,最近一段時間,不同品種的草莓在各地陸續進入采摘期。
在廈門,記者走訪了多家超市,産自遼甯、山東等地的草莓被擺在了貨架的顯眼位置,超市負責人說,一斤草莓的價格在15到30元之間,每天的銷量能達到上百份。
而在上海金山區“雪原草莓”每斤的售價卻超過了百元。
據介紹,這種草莓吃在嘴裡有種酸酸甜甜的味道,有點類似于菠蘿的口味,由于剛上市,“雪原草莓”每斤售價達到100到150元。
一斤“菠蘿味草莓”價格是普通草莓價格的5—10倍,這着實令人驚歎!
新聞報道後“菠蘿味草莓”一斤150元的售價,短時間内激發了網友們的好奇心和廣泛讨論。
有網友表示:想要嘗一嘗“菠蘿味草莓”是個什麼味道?
也有網友吐槽說:“菠蘿味”?那為啥不直接吃菠蘿呢?
想想,确實也是這麼個道理!
我作為一個農業人,好不容易遇到個農業相關的熱搜,得和大家好好聊聊。
“菠蘿味草莓”到底是個啥?
“菠蘿味草莓”外觀粉嫩透白,看上去“少女心”十足,與市面上常見的紅色草莓品種有較大的區别,所以很多人好奇它到底是個啥?
首先,“菠蘿味草莓”絕對不是菠蘿和草莓犯下的錯,畢竟從植物的繁殖的角度講,一個鳳梨科鳳梨屬植物和一個薔薇科草莓屬植物很難“犯錯誤”。
在新聞報道中,上海金山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藝師李建林老師,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菠蘿味”的“雪原草莓”其實就是一個白果草莓品種。
并且它還是現階段國内白草莓裡第一個具有知識産權的品種,也是農業部登記的目前為止唯一一個白草莓品種。
據悉“雪原草莓”是以西藏高原的野生草莓為母本馴化而來,這裡就不得不聊一下草莓“家族”。
我們可以把它們分為野生種和栽培種,當前世界範圍内主要栽培品種基本都是弗州草莓和智利草莓的雜交後代。
草莓屬有24個野生種(分類不同,也有一說50多種),在我國分布的約有12種。
報道中提到了“西藏高原的野生草莓”,據我了解分布在我國西藏高原的野生草莓種有4個,分别是纖細草莓、西藏(高原)草莓、裂萼草莓和西南草莓。
至于具體哪一種野生草莓是“雪原草莓”的母本,我也不知道,畢竟農作物育種工作比大家想象的要複雜得多。
而至于“雪原草莓”是否真的有“菠蘿味”,咱自家的品種,我不多說啥。
大家自己去嘗嘗吧。
反正我覺得以此做營銷推廣點,不好,當然不是簡單的“為啥不直接吃菠蘿”,而是歐洲系、美洲系的白草莓品種早就用過這個“點”了,收效甚微。
菠蘿味草莓憑什麼賣這麼貴?
150元一斤的草莓,确實有點奢侈了。
就因為一個“菠蘿味”就賣150元/斤,菠蘿怎麼想?别說菠蘿了,你讓鳳梨怎麼想?
當然“菠蘿味草莓”之所以能賣這麼貴,絕不止于“菠蘿味”,不然确實有點“智商稅”的嫌疑了。
“菠蘿味草莓”之所以貴,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是新奇,據悉當前“雪原草莓”在全國範圍内的栽培面積也就1400畝左右,而據不完全統計國内草莓總栽培面積已高達250萬畝(第18界亞洲草莓研讨會數據),即便國内已有諸如“小白草莓”、“桃薰”、“白雪公主”、“白色妖姬”等白草莓品種的種植和銷售,但占比甚微。
白裡透粉,挂着紅色種子的“雪原草莓”,相較于我們見慣了的普通草莓非常新奇,而消費者顯然樂意為“新奇”買單。
第二是上市時間,上市時間有兩個含義,首先“雪原草莓”100—150元/斤的高價,是因為“雪原草莓”剛剛上市,還處于産量較低的階段,央視财經報道中也說了1月中下旬,産量上來的時候,價格就會降。
其次,“雪原草莓”的上市時間正趕上元旦,而中國消費者素有逢節高消費的習慣,花錢圖個樂呵。
第三是銷售區域,“雪原草莓”種植、銷售的區域可是寸土寸金的上海啊,150元吃草莓對于太多人來說根本算不上高消費,銷售區域決定了消費環境,别說換山區、農村了,就是換到二、三線城市也指定賣不出150元/斤的高價。
“菠蘿味草莓”值得農民發展種植嗎?
可能很多農業從業者會關心這個問題,我不給建議,隻客觀得給大家分析一下發展“菠蘿味草莓”種植主要的優勢和困難。
先談優勢
再講困難
文章最後,作為農業人,祝福這個我們擁有自主産權的白草莓品種。
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農村生活、植物科普等類型的文章,那請關注、點贊@依農看天下會把我了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原創不易,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贅述不詳,歡迎探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