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船長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開啟城鎮化浪潮,農民進城務工、大學生留在城市就業,城市人口暴增。
2021年,中國城鎮化率達到64%。但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還停留在45%。
在其他地方工作,但戶籍留在老家,這部分人口統稱為“人戶分離人口”。
七普年鑒中,公布了流動人口的更多細節。
誰是勞動力貢獻大省?誰的人口吸引力最強?
1
流動人口和“人戶分離”,稍有區别。
比如張三,戶口在上海市靜安區,但工作在浦東,便在這裡租了房子常住半年以上,同樣屬于人戶分離人口。
張三這種,嚴格來說屬于“市轄區内人戶分離”人口。
而流動人口,就是除市轄區内人戶分離人口之外的所有人戶分離的人。
比如李四,戶口在河北省滄州市,但他在深圳工作已經一年,就屬于深圳的流動人口。
七普中全國人戶分離人口共4.92億,比六普時增加了2.3億人,增幅接近90%,其中流動人口就增加了1.54億人。
流動人口,又可以分為省内流動人口和省外流動人口(或跨省流動人口)。後者,則能直接說明一個地區對人口的吸引力。
若以流動人口總量來看,廣東流動人口達到5206萬人,占總人口比例40%以上,是唯一一個超過5000萬的省份,高居第一。
這實在是情理之中。廣東總人口1.26億全國第一,近十年的新增人口2170萬全國第一,其流動人口毫無意外也應該是第一。
廣東的省外流動人口高達2962萬,同樣排在第一位,妥妥的人口吸引力第一大省。
京漂滬漂,數量上遠不如“粵漂”。
浙江、上海、江蘇的省外流動人口都超過1000萬,長三角的吸引力,也不遑多讓。
省外流動人口最少的幾個省份,來自東北的吉林、黑龍江,來自西部的甘肅、甯夏、青海、西藏,都在情理之中。
東北三省中的例外——遼甯,省外流動人口284萬,竟然能排在全國第11位。原因為何?後面會詳細解釋。
如果從省外流動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看,上海、北京、天津3個直轄市位居前三。
上海,省外流動人口占比高達42%,外地戶籍人口已經接近一半。
北京,省外流動人口占比38.5%。盡管近些年在控制人口規模,但相比十年前的36%,還是提升了2個百分點。
超級城市的吸引力,很難衰減。
天津、浙江、廣東的省外流動人口占比,都超過20%;新疆、江蘇、福建、西藏、海南的占比,都超過10%。
而排名最低的,則是安徽、湖南、河南。河南的省外流動人口僅有127萬人,占比1.3%。
背後是流動人口的結構,差異巨大。
比如浙江的流動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占比高達63%,甚至超過了廣東。而山東,省内流動人口占比則達到80%,四川達到87%,河南更誇張,省内流動人口占比接近94%。
一眼就能看出,誰是勞動力輸出大省,誰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更強。
2
各個地區吸引的外來人口,都從哪裡來?
在北京,流入的河北人最多,超過200萬,河南人也超過了100萬,山東人接近70萬。
在天津,排在前兩位的同樣是河北、河南、山東,但數量和北京差了一個量級。
在河北,反倒是河南人最多,達到50萬;而來自黑龍江的33萬人,排在了第二位。
整個京津冀的外來人口,大部分都被河北、河南、山東三個省份承包。
在上海,流入的安徽人最多,超過240萬;江蘇人179萬排第二,河南人134萬排第三。
在江蘇,同樣是安徽人最多,超過300萬;河南人流入219萬排在第二。
在浙江,同樣是安徽人最多,也超過300萬;貴州人流入282萬排第二,河南人246萬排第三,江西人158萬排第四,四川人135萬排第五。
五個省份的流入人口都超過100萬,可見浙江的吸引力有多強。
在福建,貴州人82萬排在第一位,四川人65萬人排第二。
在廣東,廣西人最多,已經接近700萬;湖南人超過500萬,河南、湖北、四川、江西、貴州流入人口都超過200萬。
在山東,黑龍江人流入63萬,河南人流入62萬,不相上下。
安徽,成為長三角最大的勞動力基地;而貴州、四川、江西,更傾向于華南省份。
中部六省的流入人口,相比東部沿海省份下降不少。
在河南,安徽人14萬、山東人12萬已經最多。
在湖北,河南人47萬排在第一;在湖南,湖北人22萬人排第一;在山西、安徽,河南人同樣最多;在江西,湖南人、河南人、湖北人都是10萬以上。
六個省份相互流入,局面錯綜複雜。
但終歸,河南人還是最多。
在重慶,四川人112萬人,排在第一位;在四川,重慶55萬最多。川渝不分家,淋漓盡緻。
在雲南,四川人52萬人最多;在廣西,湖南人24萬最多;
在海南,廣東人13萬人最多。黑龍江人隻有5.3萬人,而吉林和遼甯甚至沒能排到前十。
都說海南成了東北人的第四故鄉,但真是的數據,并不支撐這一觀點。
西南地區,四川成為最大的勞動力輸出基地。
西部地區的人口流入規模,就再次下降一個等級。
在陝西,河南人流入37萬,甘肅人流入30萬;
在内蒙古,河北、陝西流入人口超過20萬;
在甯夏,甘肅人流入24萬;
在甘肅,河南人流入12萬;
在新疆,甘肅人流入近90萬,河南人流入近74萬;
在青海,甘肅人流入近12萬;
在西藏,四川人流入17萬。
除了就近的甘肅,河南人同樣在幾個省份霸榜。
31個省份觀察下來,有一個不嚴謹的結論:
人口流出的第一選擇是就近原則,大多數人會選擇周邊省份;南方人更傾向于去往南方,北方人更傾向于周邊強省、強市。
而河南人,遍地開花,去哪都行,起碼先出去再說。
3
作為全國貢獻勞動力最多的省份,河南、安徽、四川都超過了1000萬人。
貴州、廣西、湖南流出人口也超過800萬,位居第二梯隊。
而流出人口最少的省市,北京、青海、海南、上海、甯夏、西藏甚至都不到50萬。
河南、安徽、四川3個勞動力輸出大省,人口流向最多的省份,都是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北京排在前列。
比如,河南人流入最多的地方,不是北京,而是廣東,超過277萬;流入浙江246萬,流入江蘇219萬。
比如,安徽人流入最多的地方,不是上海,而是浙江,超過313萬;流入江蘇308萬。
比如,四川人流入最多的地方,不是重慶,也是廣東,超過262萬。
作為人口持續流出的地區,東北三省人口的去向一向撲朔迷離。
吉林、黑龍江人的去向比較一緻,遼甯、山東、北京排在前三位。而遼甯人,流入最多的是北京、山東、河北。
海南,在三個省份的人口流向中都沒能進入前十。
也就是說,東北人除了在三個省份間流動,去向最多的還是北方省份。
随着城鎮化紅利的逐漸消退,人口流動的速度開始放緩。勞動力資源的争奪,已變成存量之争,也關乎着各個地區的未來。
搶人大戰,遠未到結束的時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