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江樓位于南京城北獅子山上。
閱江樓
朱元璋曾在獅子山下長江江面大敗勁敵陳友諒,朱元璋稱帝後,就想在獅子山頂建造一座樓閣以留芳百世。但朱元璋也知道單獨一座樓閣無以永久留存,必須要有好的文章想映襯。長江上原有的三大名樓嶽陽樓、黃鶴樓和騰王閣分别與三篇錦繡文章相嶽陽樓因宋代範仲淹所題寫的《嶽陽樓記》而名傳千古,黃鶴樓因唐代大詩人崔灏所題寫的《黃鶴樓》而萬世留存,騰王閣因唐代王勃所題寫的《騰王閣序》而永世難忘。那怎麼才會有好的文章呢?朱元璋想到一個辦法,命手下的文臣每人題寫一篇同名文章《閱江樓記》,并且身先士卒,朱元璋也禦筆題寫了一篇《閱江樓記》。在衆多的《閱江樓記》中,大學生宋濂所題寫的樓記遣詞雍容、造句華美,文章有叙有議,骈散皆備,在歌功頌德的同時不忘規勸,文學水準非常高。
宋濂所題寫的閱江樓記
這篇文章後被載入《古文觀止》這本書。
閱江樓
盡管有了衆多的閱江樓記,但由于種種原因,閱江樓一直沒有建造。朱元璋在寫了樓記、打了地基後又突然決定停建閱江樓,并在他的《又閱江樓記》中說明了停建的理由:一是上天托夢給他,告誡他不要急于建閱江樓;二是在他經過深思熟慮後,覺得應該抓迫切需做的大事,建閱江樓這事應該緩一緩。其實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當時國家集中物力人力修建南京和中都鳳陽的城牆,财力不足。
閱江樓有記無樓的曆史持續了六百年,一直是一件令人遺憾之事。
閱江樓
2001年南京市終于重新建成閱江樓。新建的閱江樓高五十二米多,外四層暗三層,共七層,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簾鳳飛、彤扉彩盈,具有鮮明的古典的皇家氣派,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築風格。
閱江樓
閱江樓内金碧輝輝煌,底層有朱元璋禦題的《閱江樓記》。
朱元璋所題寫的閱江樓記
閱江樓内也有全國最大的景德鎮瓷磚拼畫“鄭和下西洋”。
閱江樓内全國最大的景德鎮瓷磚拼畫鄭和下西洋圖
登樓遠眺,大江南北風光盡收眼底:“千裡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鹭起,畫圖難足。”
閱江樓
閱江樓下還有天妃宮、靜海寺、古城牆等景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