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巧奪天工的懸空寺出來,到渾源城邊吃了午飯,驅車前往大同,路過了太陽照着的桑幹河,。大同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實為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大同充滿商業氣息的框架結構新建城牆。
中國煤都藍天白雲下面的仿古街。
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内古迹衆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雲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恒山懸空寺、九龍壁等。先參觀華嚴寺。
華嚴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南隅,始建于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兼具遼國皇室宗廟性質,地位顯赫。後毀于戰争,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華嚴寺坐西向東,山門、普光明殿、大雄寶殿、薄伽教藏殿、華嚴寶塔等30餘座單體建築分别排列在南北兩條主軸線上,布局嚴謹。
薄伽教藏殿,意為佛教的經藏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單檐九脊頂,正脊兩端矗立着高達3米的琉璃鸱吻。屋頂坡度平緩,出檐深遠,檐柱顯著升起。薄伽教藏殿内右側椽底題有“維重熙七年(1038年)歲次戊寅九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午時建”字樣,表明這是一座曆經遼末保大之亂後幸存的遼代建築。
大雄寶殿:在華嚴寺内北隅,是現存遼金時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始建于遼,保大之亂(1122年)毀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舊址重建。殿身東向,大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單體建築面積達1559 平方米 ,矗立在4米餘高的月台上,月台前正面置有石級,周圍裝勾欄,台上有一清式三間牌坊,左右分别是明代增建的六角鐘鼓亭。殿的前檐裝闆門三道,都是壺門,單檐庑殿頂,舉折平緩,檐高9.5米,出檐達3.6米。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規模很大,高達4.5米,由八塊琉璃構件組成,北吻是金代的原物;南吻是明代制作,也是中國古建築上最大的琉璃吻獸。頂部覆蓋筒瓦,黃、綠色琉璃瓦剪邊。大殿外檐鬥拱為雙抄重拱五鋪作,計有7種,形制碩大有力。
華嚴寶塔是根據《遼史·地理志》上的記載恢複建造的。木塔平面呈方形,包括塔刹在内總高43.5米 ,為三層四檐純木榫卯結構,每層面寬、進深各為三間,均按遼金時期建築手法營造。繼應縣木塔之後全國第二大純木榫卯結構的方形木塔,塔内分層供奉着香檀木雕刻的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交腳菩薩像。
大同老城,正在拆老房子,建仿古街。
登塔俯瞰華嚴寺。
遠望藍天白雲下的新城。
從華嚴寺出來,看到了鐘樓。
右拐沿清遠街往東,來到了四牌樓。
四牌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舊城中心,由四個相連的牌坊組成的建築。四牌樓建于明代洪武年間,當時大将軍徐達受命修築大同城,為壯軍威、頌功德,在城中心修築了這座建築。
四牌樓曾是古城大同的标志性建築。
1937年9月13日,日軍進入大同城的照片,系在四牌樓南(永泰街)拍攝。
借自網絡
建築為木構,四個牌坊分别面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牌坊均有三個門,即正中的正門和兩邊的旁門。牌坊高三丈餘,正門上有五朵鬥拱,旁門上各有四朵鬥拱,頂為懸山頂,覆瓦。每個牌坊都有四根通天柱,均為朱紅色,頂上覆黃色琉璃。正門的枋額上有清代大同書法家王德馨書寫的街名,“和陽街”、“清遠街”、“武定街”、“永泰街”,均為黃底黑字,歐體。
1952年,因妨礙交通,四牌樓被拆除。
2012年複建。
今年2月4日淩晨一段名為山西大同某标志性建築被撞受損并起火的短視頻在社交平台上瘋傳,甚至一度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熱搜榜。
借自網絡
從網傳視頻中的個别細節可以看到,這一受損建築寫有“永泰街”的字樣。經過證實,原來它确實就是山西大同的标志性建築——四牌樓。
借自網絡
從四牌樓往東不遠,就是大同九龍壁。
九龍壁位于山西大同市區大東街路南,建于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
80年去北京,看到了故宮、北海九龍壁,回來看資料,中國有三大九龍壁,還有一座在大同,沒想到要過38年才能看到,雖然對偉人來說,是彈指一揮間。
大同九龍壁的龍,龍爪、鱗片排列、龍尾及飛騰姿勢皆不同于北京北海公園、故宮的九龍壁。大同九龍壁的飛龍為四爪,且沒有尾鳍,尾部類似蛇的尾巴,龍身鱗片是條形疊加分布,而故宮九龍壁的分布形式更像現實中魚類的交錯分布。大同九龍壁的9條龍均為側向,故宮九龍壁中間黃龍為坐龍,這是為了區别代王與皇帝的地位差别,不過這也足見代王在當朝的地位。
比較一下。
故宮九龍壁(借自網絡)
北海九龍壁(借自網絡)
在停車場停車的時候,問收停車費的老師傅:善化寺比華嚴寺如何?,答:去過華嚴寺,善化寺就不用去了。就沒去善化寺。
找地方住下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