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陽高度角與正午太陽高度角的關系
太陽高度角簡稱太陽高度(其實是角度)
對于地球上的某個地點,太陽高度是指太陽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間的夾角。
太陽高度角随着地方時和太陽的赤緯的變化而變化。
日升日落,同一地點一天内太陽高度角是不斷變化的。日出日落時角度都為零度,正
午時太陽高度角最大。
二、正午太陽高度的考查涉及以下幾方面。
(1)規律:從直射點往南北兩側遞減;離直射點距離越近(緯度差越小),正午太陽高度越大。
(2)最值:直射北回歸線,北回歸線以北地區達一年中最大值,整個南半球達一年中最小值;相反,直射南回歸線時,南回歸線以南地區達一年中最大值;整個北半球達一年中最小值。
(3)公式:H=90°-|φ-δ|中φ與δ符号很關鍵,此外,兩點間的正午太陽高度差等于緯度差。
(4)影子的長短變化與方向: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大,影子變短;方向由太陽的位置确定。
(5)地方時:一天之中太陽高度最大時地方時為12時。
(6)樓間距離要抓住正午太陽高度角大小。
三、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已成為高考的熱點,應從以下方面突破本難點:
(1)列為高考重點反複訓練講解。
(2)抓住規律,圖形結合。
(3)研究高考試題,聯系生産、生活實際
例1:某校所在地(120°E,40°N)安置一台太陽能熱水器,為了獲得最多的太陽光熱,提高利用效率,需要根據太陽高度的變化随季節調整其支架傾角,下列四幅日照圖中與熱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
例2:如圖3—5所示,位于北緯36°34′的某療養院,計算在一幢20米高的樓房北面新建一幢樓房。因為療養的需要,要求高樓的每一層一年四季都能曬到太陽。
(1)新樓至少要距原樓多少米?
(2)若黃赤交角變為23°34′,兩樓之間的距離将應如何變化,才能保證各樓層均有較好的采光?
例3: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外出考察,如圖3—6,在a地正午太陽高度最大時,用測角器測當地的地理緯度,此時學生手表指針為18時20分(北京時間),a的地理位置坐标為( )
A.21°E,36°34′S B.25°E,53°26′N
C.21°E,53°26′S D.25°E,36°34′N
例4:洛陽(112°E,35°N)一學生對太陽能熱水器進行了改造(如圖3—7),把熱水器裝在一個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動方式。據此回答(1)~(3)題。
(1)9月23日,為使熱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調節支架使熱水器吸熱面與地面的夾角為( )
A.23°26′ B.35° C.66°34′ D.55°
(2)下列地區中,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
A.海口 B.重慶 C.拉薩 D.吐魯番
(3)當熱水器的吸熱面與地面夾角調節到最大值時( )
A.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較多
B.松花江正值第一次汛期
C.黃土高原上流水的侵蝕作用最為強烈
D.澳大利亞農田中的小麥開始返青
例5:圖3—8中四條曲線分别表示A、B、C、D四地,6月22日太陽高度的全天變化情況,據此判斷下列各選項中,對四地緯度位置的說法與圖示情況相符合的是( )
圖3—8
①A.23°26′N B.46°52′N C.66°34′N D.90°N
②A.90°N B.66°34′N C.23°26′N D.0°
③A.0° B.23°26′N C.90°N D.66°34′N
④A.23°26′N B.46°52′N C.90°N D.66°34′N
例6:圖3—9是我國西藏某地6月22日太陽高度的日變化示意圖(未考慮海拔等因素)。據此回答(1)~(2)題
(1)該地的地理坐标為( )
A.30°N,90°E B.16°52′N,105°E
C.23°26′N,120°E D.36°52′N,150°E
(2)此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北京時間( )
A.12:00 B.13:00 C.14:00 D.16:00
例7:讀圖3—10,圖中ED為昏線,讀後回答下列問題。
圖3—10
(1)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标是 。
(2)A、B兩地正午太陽高度角較大的是 ,A、B兩地日出較早的 。
(3)此時赤道上晝的範圍是 。
(4)為使地處32°N的太陽能熱水器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光能,這一天應将太陽能熱水器的真空管平面與樓頂之間的夾角α調整為 。
例8:圖3—1表示某地正午太陽高度和月降水量的變化。讀圖回答1~2題。
1.該地緯度可能為( )
A.90°N~23°26′N之間
B.90°S~23°26′S之間
C.22°N或22°S
D.40°30′N或40°30′S
2.該地氣溫及降水特征是( ) 圖3—1
A.終年高溫多雨
B.夏熱少雨,冬溫多雨
C.冬溫少雨,夏熱多雨
D.夏熱多雨,冬季寒冷幹燥
例9:如圖3—2所示的日期,下列地點:北京(39°54′N),新加坡(1°N),汕頭(23°26′N),海口(20°N),正午太陽高度角從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新加坡、海口、汕頭、北京
B.北京、汕頭、海口、新加坡
C.汕頭、海口、北京、新加坡
D.汕頭、海口、新加坡、北京
例10:近年來,我國房地産業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居民喬遷新居,居住條件和環境顯著改善。請讀圖3—3,運用以下公式回答1~2題。
①某地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
H=90°-|φ-δ|
式中H為正午太陽高度;φ為當地緯度,取正值;δ為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當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負值。
②tan 35°≈0.7 tan 45°=1 tan 60°≈1.732
房地産開發商在某城市(北緯30度)建造了兩幢商品住宅樓(圖3—3),某個居民買到了北樓一層的一套房子,于春節前住進後發現正午前後太陽光線被南樓擋住,請問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陽光線被南樓擋住的時間大約是( )
A.1個月 B.3個月 C.6個月 D.9個月
2為使北樓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時終年都能被太陽照射,那麼在兩幢樓間距不變的情況下,南樓的高度最高約為( )
A.20米 B.30米 C.40米 D.50米
例11“北緯38°一開闊平地上,在樓高為H的樓房北面蓋新樓,欲使新樓底層全年太陽光線不被遮擋,兩樓距離不小于( )
A.Htan(90°-38°) B.Htan(90°-38°-23.5°)
C.Hcot(90°-38°) D.Hcot(90°-38°-23.5°)
參考答案:
例題1答案:D
解題方法與技巧:這是一道典型的知識綜合應用題,首先根據圖中地球自轉的方向和晨昏線特點,判斷四個圖所對應日期(A圖為夏至日,B圖為冬至日,C和D圖為春分日或秋分日),然後根據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H=90°-|φ-δ|可計算出H1=73°26′,H2=26°34′,H3=H4=50°。最後根據支架的傾角和正午太陽高度角應該互為餘角時,搭配合理,推出隻有D項不合理。
知識依托:晨昏線的特點與節氣的判斷,地球自轉的方向,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太陽輻射強度等知識為依托
錯解分析:本題涉及知識點較多,錯誤可能出現在晨昏線的特點與日期的判斷錯誤,也可能是忽視了地球自轉方向,也有可能不知道正午太陽高度角具體指圖中的哪一個角,再者也有可能對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公式的要求不熟悉,出現計算錯誤等。
例題2答案:(1)34.7 m (2)間隔應增大
解題方法與技巧:根據題意因療養院位于北緯36°34′,當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時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角達一年中最小值,若此時該樓的一層能被太陽照射的話,則各樓層都能被陽光照射,求出此時的正午太陽高度角H=90°-|φ-δ|(代入φ=36°34′,δ=-23°26′)即H=30°。根據三角函數關系,兩樓間最小距離應為x=20cot 30°,x=34.7 m。若黃赤交角變為23°34′,比原來變大,則此時北緯36°34′的正午太陽高度角H′=90°-|φ-δ′|,H′=29°52′變小,但x=20cot 29°52′在(0°~90°)為減函數,故兩樓間距應增大。做題過程畫直角三角形來理解題意更直接。
例3答案:B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規律,以及地方時的計算等。當地為12時,北京時間為18時20分,故該點經度為25°E;根據圖中正午太陽高度角的方向。H=60°,太陽應直射北回歸線即δ=23°26′N。代入公式H=90°-|φ-δ|,推出φ=53°26′N,故選B項。
例4答案:(1)B (2)C (3)A
根據題意和圖形分析當太陽光線與大玻璃箱垂直時效果最好。即H=90°-|φ-δ|,φ=35°,δ=0°,α H=90°,則α=35°,故第(1)題應選B項。太陽能熱水器效果最好地區應是太陽輻射分布較強的地區,拉薩市年太陽輻射量最豐富,故第(2)題應選C項。第(3)題根據題意,夾角最大時,吸熱面與地面夾角為90°;太陽光線與地面平行,即太陽高度角最小,應為冬季,故第(3)題應選A項,B為北半球春季,C項為夏季,D項北半球為秋季。
例5答案:②
此題考查太陽高度的日變化和讀圖分析能力。根據題意和圖中信息,6月22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23°26′N),C曲線12點太陽高度為90°,故C點為23°26′N,此時北極圈上為極晝且12點時太陽高度為46°52′對應B,北極點上為極晝且太陽高度為常數,對應A,赤道上晝夜等長,故D為赤道,因此選②。
例6答案:(1)A (2)D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太陽高度的日變化規律和地方時的計算,根據題意,α=23°26′N,H=83°26′,H=90°-|φ-δ|,φ1=30°N,φ2=16°52′,根據西藏的經緯度位置,第(1)題選A;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當地14時,而當地地方時比北京時間晚2個小時,故北京時間為16時,氣溫最高,選D項。
例7答案:(1)23°26′N,110°W (2)A、B
(3)160°E~180°~20°W (4)8°34′
此題主要考查太陽光照圖讀圖分析能力和正午太陽高度規律的應用。
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和ED為昏線,則北極圈上為極晝,時間為6月22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70°E正好把夜半球平分,所以直射點在(23°26′N,110°E),根據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正午太陽高度A>B;根據晝夜長短的規律,北半球緯度越高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故B早于A;因赤道上晝長為12小時,70°E為0時,故赤道上白晝應以110°W為對稱軸東西各跨90°,故白晝範圍應為160°E~180°~20°W;第(4)題根據給定條件,φ=32°N,δ=23°26′N,太陽光線與真空管平面垂直,H=90°-|φ-δ|H=81°26′,α H=90°,α=8°34′。
例8答案:1.C 2.C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正午太陽高度角分布規律的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其變化規律分析地理事物和現象的能力、讀圖能力等,根據正午太陽高度曲線變化規律,該地一年中有兩次太陽直射,在兩次之間有一個最小值,該點應在回歸線上取得的且距離為1.5°,由于橫軸沒有标出月份,不能确定哪個半球,故該點緯度為22°N或22°S;第1題也可以用排除法,因為該點有兩次直射,隻能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故把A、B、D排除,答案為C項。根據正午太陽高度與降水的關系可以推出,該地正午太陽高度大時,降水量大,正午太陽高度角小時,降水量少;根據第1題可知該地位于熱帶,故C項正确。
例9答案C
此題考查正午太陽高度角的緯度分布規律和讀圖判讀能力,根據圖中經度的變化和晨昏線的特點可以推知日期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從北回歸線往南北兩側遞減,即離北回歸線越近,正午太陽高度越大,根據圖中四點的緯度,則正确順序:汕頭、海口、北京、新加坡,故選C項。
例10答案:1.C 2.B
此題主要考查正午太陽高度的規律的應用,考查學生應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根據條件和公式,該樓一層正午太陽光線被擋住的條件是 δ<H,H=90°-|φ-δ|,根據圖上已知條件,故tanH=—≈1.73,H≈60°,代入公式|φ-δ|=30°δ=0°,即太陽直射赤道時剛好北樓一層被南樓擋住,即當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時,北樓一層被擋住,時間大約為6個月,故第1題選C項;若北樓一層正午時終年都能被太陽照射,條件應滿足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即δ=-23°26′,代入公式H=90-|φ-δ|,即H=36°34′、tan36°34′≈30°(米),故第2題選B項。
例11答案:D
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正午太陽高度分布規律的應用,根據題目條件,太陽應直射南回歸線時才能滿足,代入公式求出
H′=90°-|38° 23.5°|=90°-38°-23.5°,—=tanH′x=HcotH′
即x=Hcot(90°-38°-23.5°),選D項。
聲明:高中地理(gzdl100)綜合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系,轉載請注明完整版出處!
隸屬于三好網,全國最具影響力的高中地理學科服務平台,每天提供最新幹貨知識、學科指導、備考策略及在線答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