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探長(共1628字,閱讀約4分鐘)
有了孩子之後,父母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想要把最好的給孩子,而第一個能夠送給孩子的禮物,就是給孩子起一個獨特、有意義的名字了。
雖說名字就兩三個字,但真的去将不同的字組合起來,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起名考慮不周,給孩子帶來了煩惱
我閨蜜家孩子的名字就非常的“獨特”,乍一看名字覺得她的父母非常的恩愛,但是讀起來卻有些别扭。
閨蜜和老公都是90後,思想比較的潮流,當時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他們總想把最恩愛的字用上,來表達自己對對方的愛,以及讓這份愛傳遞給女兒。但由于“用力過猛”,考慮不周,現在再看孩子的名字,怎麼讀怎麼不順,準備給孩子改名字呢。
閨蜜小名叫晴晴,而她的老公姓賈,于是,兩個人商量了好幾天,決定給孩子取名賈艾晴,當時倆人越讀越喜歡,怎麼看怎麼恩愛,但是等到孩子上了一年級之後,倆人卻焦慮了,因為孩子漸漸的遭到了同學們的嘲笑。
由于現在的孩子接觸網絡比較多,所以同學們總是說她:“你的父母不愛你,你是個意外,因為你爸你媽是假的愛情,哈哈。”
聽到女兒回來學話,閨蜜才反應過來自己費盡心思給孩子起的名字,諧音的寓意并不好,而且越讀越難受,這才和丈夫商量着要給孩子重新起個名字呢。
很多父母在給孩子起名字時,翻閱無數資料,查遍了所有字典,但往往自己認為很完美的名字,卻并不是那麼的妥當。
►引以為傲的“恩愛”取名,恐給娃帶來2大弊端
“父姓” “母姓”是當今很多年輕人選擇的取名方式,它不僅簡單方便,而且還能将父親和母親的姓都加進去,不僅公平,雙方及家人都沒有意見,而且孩子的重名率也會很低。但是,這樣的“恩愛”取名,孩子可是有苦說不出呀。
★名字恩愛,孩子尴尬
父母給孩子起名的初衷,可能是想要讓孩子的生活幸福,未來光明、也會想要讓孩子的名字更有意義、還有就是紀念自己恩愛的感情。
對于很多90後甚至00後的年輕夫妻來說,在給孩子起名字這件事情上就比較的“佛系”了,自己怎麼開心怎麼來。
像是王愛趙、馬愛周這樣,父姓和母姓中間加一個愛字;
或者是張李、劉朱,簡單直接的将兩個姓組合起來;
還有就是像李孫平、馮吳子軒等等,不僅用了父姓加母姓,而且還要再挑一兩個字組合起來,這樣的名字即有特點,重名率也較低。所以成為了夫妻給孩子起名字的首選方式。
雖說是體現了夫妻的恩愛,簡單明了,但對于孩子來說就很尴尬了。
這樣的名字,不僅對孩子的成長沒有什麼意義,而且以後在介紹自己的時候,孩子也會難以開口。“我爸姓張,我媽姓李,所以我叫張愛李。”這樣的介紹方式,孩子往往會感到比較的尴尬。
畢竟兩個不相關的姓氏生硬的組合起來,并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而且這樣的名字看起來也有些應付随意,對于孩子以後的生活沒有什麼幫助。
特别是成年後,步入社會走向職場,這樣的名字也容易受到他人的嘲笑,不利于他們的社交及發展。
★“僞複姓”名字,“創意”還是“累贅"
看着孩子的名字裡,既有父姓又有母姓,夫妻之間往往會認為比較的公平,看着也會很舒服,但是孩子呢?
強行的将父母姓氏組合起來,不僅讀起來拗口,而且失去了真正“複姓”的意義。我國古代傳統的複姓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也是有它的曆史緣由的,像是“司馬”“歐陽”這樣的複姓,讀起來就富有意境,也代表了我國的傳統文化。
但是,如今父母姓氏強行組合的複姓,卻有些牽強甚至是鬧笑話了。
不僅孩子介紹起來平淡無奇,甚至會常常被他人嘲笑,那麼久而久之孩子便不想再提起自己的名字,甚至不願意聽到别人喊自己的名字。
長期以往,一些孩子很容易産生自卑、孤僻的情緒甚至會抱怨父母,不滿父母忽視自己的感受。那麼,親子關系也是會大大受到影響的。
辣媽語錄:
名字是父母送給孩子的第一個禮物,也是陪伴孩子一生的代号,起一個有意義、有特點、積極向上的名字,不僅能夠給孩子帶來信心,而且也能夠體現家庭的素質以及文化底蘊。
希望父母可以謹慎的對待孩子的名字,不要讓名字成為孩子一生的負擔。
家長們,你有考慮過“父姓和母姓”的取名方式嗎?
(圖片源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