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
南通“和尚”道祿給200多個棄嬰做“爸爸”。
這位和尚,法号道祿,出家已經有九年。
在他出家的這段的時間裡,他幫助兩百多個女人,生下了兩百多個嬰兒。
他多次往返于醫院寺廟間,對生育這件事比女人還要熟悉。
不知情的人經常調侃他為“酒肉和尚”,甚至污蔑他為“高級的人口販子”。
流言蜚語再多,也阻擋不了和尚繼續行動的決心。
曾經的他,是一位風流公子,他開工廠,做外貿生意,使勁地折騰着自己的人生。
二十年前,他的妻子懷上了孩子。
因為是近親結婚的關系,孩子的健康問題自然成了夫妻兩人日夜擔憂的問題。
有一次,他跑到寺廟裡,虔誠地為孩子祈福,并許下一個很大的承諾:如果孩子生下來健康無恙,他就在50歲出家為僧。
最後,他如願盼來了一個健康女兒。
幾年後,他與妻子不和,于是兩人提出離婚。
他說:“世間所有男人經曆的,他也都經曆過了,就是說感覺有些厭煩,一直在這個圈子裡跳不出去。”
他感到空虛,不幸福。
加上工作的壓力,更讓他覺得心煩氣躁,佛學的清淨讓他找到了一個喘息的出口。
一方面為了兌現承諾,一方面是為了遠離世間的爾虞我詐,他就這樣,在35歲那年,選擇了一心一意皈依佛門。
皈依佛門後,他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在佛門淨地裡,他經常遇到一些在堕胎之後備受良心折磨,前來為孩子超度祈福的母親。
那些母親的悔恨和無奈,都被他看在眼裡。
看得多了,心懷善念的他再也無法坐視不管。
有一次他遇到一個孕婦,在傾訴中,他得知孕婦準備去堕胎,他幹脆直接勸她生下來,并承諾可以暫時幫她代養,解決她的後顧之憂。
就這樣,他開啟了拯救孩子的一系列行動。
無數無助的媽媽通過各種渠道找到了他,在他的勸說下,放棄堕胎,選擇了把腹中的小生命帶到人間。
出生的孩子越來越多,他隻能把本來準備留給女兒的别墅改成護生小居,容納那些孩子。
孩子背後的母親,有的單身,有的已婚,最大的有46歲,最小的隻有16歲,有的是高中生,還的搞婚外情。
因為有些母親身份特殊, 涉及道德人倫,他的救助行為飽受争議。
但他秉持的原則是:隻要你伸手,我就救。無辜的孩子,不該被這樣殘忍對待。
道祿說:
“我的初衷隻是讓他們能活着,生命寶貴,隻要能活着,後面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他其他都不圖,隻圖一個心安,隻圖一個問心無愧。
他的行為争議性太大,甚至還被開除宗教教職。
他被原來的寺廟開除,沒有一個寺院,願意接收這麼“奇葩”的他。
政府站在法律的角度,也覺得他的舉止不妥。
國家撫養法裡,沒有一項規定表明他可以按照這樣的方式去領養這些孩子。
這使得很多孩子到了上學年紀,還沒上戶口。
當地的政府部門和宗教部門都提出了反對的聲音,他也面臨前所未有的阻力。
但抽身離開,終究于心不忍。
他秉持不放棄,不抛棄的原則,因為他深知,那些孩子一所無有,但至少擁有他這麼一個“爸爸”。
而他,也一直在呼籲政府能完善法律和政策,多提供一些幫助,讓孩子能看看這個世間,讓孩子能這個充滿善意的世間展開美麗的成長。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善良,對于他而言,從來都不隻是嘴上說說而已。
他照顧起孩子的一日三餐,夜裡經常被孩子吵醒,但他還是耐心地為孩子們溫奶、蓋被子,像親生父親一樣慈愛地哄他們睡覺。
他經常出現在各類早點鋪,引得路人駐足觀看,并投以不解的眼神。
孩子的生命比較脆弱,他就經常跑醫院,為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
……
看到這裡,我的内心油然而生出一種感動,這麼一位充滿人情味的和尚,實在讓人情不自禁想為他豎起大拇指。
大人們做錯事,總是讓孩子買單,堕胎就是如此。
關于堕胎,百科裡面是這樣定義的:堕胎又稱中斷懷孕或人工流産,故意結束妊娠,取出胚胎或者導緻胎兒死亡的行為。
光是看這個定義,都覺得有點殘忍。
著名倫理學家彼得·辛格曾經說過:
“在倫理的慎思中,我們要對受我們行為影響的所有對象的類似利益予以同等程度的考慮。胎兒雖然不是命主,沒有希望活下去的利益,卻有避免痛苦的利益。
大部分的堕胎是在前十二個星期内進行的,胎兒仍然很小,可以用一個強力的抽吸器把他吸出,這個抽吸器的能力是普通家用吸塵機的二十五倍。這個方法叫做抽吸割除術,抽吸器的力量撕裂或者絞擰胎兒的身體,将肢體逐部撕開,直至隻剩下頭部來。
胎兒的頭部太大,不能從吸管中通過,所以堕胎的人需要用鉗子插入子宮内,攫獲這個單獨漂浮的頭部,然後将它鉗碎,直至能夠通過抽吸管,那麼頭部也就被挪走。 ”
也就是說,孩子先被殺死,然後醫生再拿抽吸器把它抽出來,出來的時候,孩子已經成了一堆肉碎。
狠心至極!孩子究竟做錯了什麼?做父母的,又有什麼權利輕易剝奪他們的生命權?
我們的青春國産劇裡,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狗血片段:
兩個相愛的人幹柴烈火,一夜歡愉後,女方不小心懷了孩子,然而總有轉折,兩人感情出現了裂縫,為了讓故事足夠“有料”和煽情,編劇往往會采用“堕胎”這種情節安排。
本該被嚴肅對待的事情,卻成了電影電視劇中渲染氣氛的工具,實在可笑至極。
關于堕胎,我曾看過一個電影,叫做《24周》。
影片中, 女主人公被檢查出腹中的胎兒患了唐氏綜合症,甚至心髒也有問題。
夫妻兩人不得不面對堕胎這個問題。
但畢竟是自己的孩子,怎麼狠得下心?
經過掙紮、絕望、奔潰、再到下定決心,懷着孩子的媽媽最後不得不無奈地接受堕胎。
女主人公把失去孩子的痛苦演繹得淋漓盡緻。
我相信,天底下很少有狠心的父母,可以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胎死腹中。
但是世間有很多事情說不清,剪不斷,理還亂。
有些人迫于多方壓力,被逼得走上了堕胎這條路。
而 和 尚道祿就是看到這樣的無奈和現實,從而施與援手。
他在努力,即使不能做到盡善盡美,但能多救一命是一命。
慈悲之心,就是他的力量之源。
不管怎麼說,他都值得我們每個人緻敬!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也許,于他而言,最好的人生狀态,不是遁入空門,消極避世,而是日行多善,随緣、盡力、達命,剩下的,交給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