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篇)
五,全篇倒讀詞調不變的回文詞
8,宋王文甫《虞美人》寄情
黃金柳嫩搖絲軟,永日堂空掩。
卷簾飛燕未歸來,
客去醉眠欹枕,殢殘杯。
眉山淺拂青螺黛,整整垂雙帶。
水沉香熨窄衫輕,
瑩玉碧溪春溜,眼波橫。
倒讀:
橫波眼溜春溪碧,玉瑩輕衫窄。
熨香沉水帶雙垂,
整整黛螺輕拂,遠山眉。
杯殘殢枕欹眠醉,去客歸來未?
燕飛簾卷掩空堂,
日永軟絲搖嫩,柳金黃。
簡說:王文甫,宋人,《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失收,生平籍貫均不詳。此詞整篇倒讀為另一首《虞美人》,兩篇意義幾乎無差别,都是寫情人離去後,女子的頹唐和思念。因這一詞牌句式參差,倒讀時斷句,韻腳都有變化,就給寫作設置了難題。這首詞順讀,倒讀都較為通暢,做到這一點,誠非易事。
9,明邱濬《菩薩蠻》秋思
紗窗碧透橫斜影,月光寒處空帷冷。
香柱細燒檀,沉沉夜正闌。
更深方困睡,倦極生愁思。
含情感寂寥,何處别魂銷。
倒讀:
銷魂别處何寂寥,感情含思愁生極。
倦睡困方深,更闌正夜沉。
沉檀燒細柱,香冷帷空處。
寒光月影斜,橫透碧窗紗。
簡說:
邱濬(1418一1495),字仲深,瓊州人。曾任文淵閣大學士,工詩文。《菩薩蠻》全篇倒讀,句子會被拆散,創作時很難兼顧。邱濬此詞能将秋夜思人的主題細緻地表達出來,實屬難能可貴。
10,淸董元恺《浣溪沙》春閨回文
莺語聽殘春院晴,屏雲倚共晚寒凝。
黛痕愁入遠峰青。
庭滿落花香寂寂,聲和玉漏夜清清。
輕紅拂夢曉來醒。
倒讀:
醒來曉夢拂紅輕,清清夜漏玉和聲。
寂寂香花落滿庭。
青峰遠入愁痕黛,凝寒晚共倚雲屏。
晴院春殘聽語莺。
簡說:
董元恺,淸人。《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失收,生平籍貫均不詳。這首詞寫的是閨中春怨,用虛筆,以描寫春日遲暮,春夜寂靜清冷的周遭環境,烘托主人公孤獨,惆怅的心境。直接涉及主人公的寥寥數筆,也運用恰當,展現其黛眉微颦,春思入夢的情态,筆調輕靈,意蘊深長。
(未完待續)
附圖:
莺語聽殘春院晴,晴院春殘聽語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