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 53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7 分鐘
1
為什麼要締造一間完美教室?
什麼是締造完美的教室?
締造完美教室,就是将願景、文化、課程等融合在一間教室裡,讓師生穿越并彙聚在偉大事物的周圍,吻醒故事和經典,編織詩意生活,讓教室的每一個生命走向卓越。
締造完美教室,就是把平凡的日子擦亮,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并讓師生在充滿信任、愉悅、和諧的氛圍中學習、遊戲、創造,超越分數的異化,但仍然确保教學的高質量。
締造完美教室,就是共讀、共寫、共同生活,擁有共同的語言與密碼。在由班主任、學科教師、學生、父母以及相關人員組成的共同體中,信息與情感、知識與人格充分地交流與交融。
締造完美教室,就是以文化為教室立魂,一起書寫獨一無二的故事,把傳統文化中那曆久彌新的原創精神貫注到教室,彌散着母語的芬芳、馨香和溫度。
締造完美教室,就是努力讓知識經曆重新發現的過程以及相伴随的喜悅,通過喚醒沉睡的知識,進而喚醒靈魂,在心靈與知識、與他者、與自我的三重對話中實現共鳴,體察到生命與宇宙的莊嚴。
締造完美教室,就是将世界的冷漠與暴力拒之門外,讓風帶着整個宇宙的信息進來,天地間的所有美好逐一顯現,彙聚成生命的大河。
締造完美教室,就是讓教室裡每個孩子穿越課程與歲月,發揮潛能,成為有德性、有情感、有知識、有個性、有審美,在各方面訓練有素又和諧發展的生命。
締造完美教室是一種教育理想,是“雖曰不能,心向往之”的前方。完美教室不是一個苛刻标準,而是一個使命願景:我們不是為了完成一項任務,而是想從自身的領悟與夢想開始,創造一個足夠美好的事物。
理解締造完美教室的内涵,要把握幾對關系:
一是教室與學校的關系。學校是完美教室存在的大背景,教室文化和理念要以學校文化為背景。教室也不是單一的狹窄空間,操場、圖書館等其他場所都是教室的延伸。
二是成長與成績的關系。完美教室與優秀成績并不矛盾,締造完美教室有一個絕對的硬指标:所有孩子在教室裡都有可見的進步——無論是在道德上的、情感上的,還是智力上的。
三是教室與家庭的關系。作為有教育學自覺的教室,應該在思想上領導家庭,憑借專業素養和技能引領父母。完美教室也一定是教師與父母充分交流、交融的教室,是父母充分參與教育教學的教室,是學校和父母高度認可的教室。
完美教室為什麼很重要?
教室,一頭挑着課程,一頭挑着生命。沒有生命綻放的教室,就不可能是完美教室。生命,在任何階段,都需要一個自由舒展的領地。最初,這個領地被稱為子宮,然後是襁褓,是搖籃和家庭,再後是校園和教室,職場與社會,校園和教室成為孩子生命從安全到自由的重要驿站。同樣一間教室,或者平庸、冷漠,充斥着暴力、專制、欺騙,或者完美、溫馨,對于每個穿越其間的孩子的意義完全不同。
從某一刻起,一位老師和幾十個孩子相聚在一個叫教室的地方,生命中一段最重要的時光在這裡度過,大家的成就與挫敗、悲哀與喜悅都在這裡上演。我們能夠對它無動于衷嗎?
2
完美教室需要一場文化構建
教室文化,首先體現在共同價值上。在教室裡相聚的一群人,不應該是一群烏合之衆,一群沒有共同願景、價值的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教室,注定是一個生長中的部落和社會,一個要形成自己文化與規則的地方。
一間教室的構建中,應該擁有自己的使命、願景、價值觀,在叙事過程中,擁有獨特命名、象征标志、英雄與榜樣,一套屬于自己的文化符号。比如教室命名,一間教室的名字是教室文化的承載,是班級成員的自我鏡像。通過命名,把數字符号轉化為一種精神意向,賦予教室一種精神力量。正如海子所說,“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名字叫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傳遞靈魂碰撞而生的溫度。
命名隻是教室文化建構中的一個事項,和它相關的事務包括班徽、班旗、班歌、班詩、班訓、班級承諾(誓約)等,它們是一個有機整體。
——班徽,是班級的圖騰,一般圍繞班名展開,由全班同學集思廣益而成。班徽确定可以采取全班征集評選、在優勝方案的基礎上修改完善。
——班旗,是班級的旗幟,在運動會、學校慶典等大型活動時使用,可以活躍氣氛,增強凝聚力。一般是把班徽放大以後印制在白色或其他顔色的布上。班旗可以制作成不同規格,有學生人手一份的小旗幟,也有列隊展示時使用的大旗幟。
——班歌,是與班級願景、名稱的精神氣質吻合的歌曲,可以是自己創作、請人創作,也可以是現成歌曲,或稍加改編。如李鎮西的未來班是寫信請谷建芬老師作曲的,山西绛縣的“山水人家”教室則選用了《我愛你中國》。班歌歌詞和旋律應該符合學生的志趣。
——班詩,與班歌相同,也是與班級願景、名稱等和諧協調的詩歌,可以由師生共同創作,也可以選用現成詩歌。如山西绛縣的“小蝸牛教室”的班詩就是《小蝸牛》,激勵孩子們不怕慢,隻怕站,隻要心懷夢想,執著前行,總會遇到屬于自己的風景。
——班訓,與校訓類似,簡潔明了、寓意深刻地闡明班級的價值追求。班訓的文字可以成為班徽的一部分,也可以印制在班旗上。
——班級承諾,是師生彼此之間對未來的約定,它往往以誓詞的形式出現。在重要的場合和時刻由師生宣誓,具有強烈的儀式感和震撼力。
以上這一套文化系統,最好是在師生共同生活的歲月中逐漸建構起來,這是一個自我書寫的過程。譬如,對一間小學教室而言,它的使命、願景、價值觀,隻有等學生的精神境界達到能感受并理解規則的階段之後,讨論這一切才有意義。孩子們每天在這些與生命息息相關的文化中穿越,教室文化自然就浸潤身心了。
教室文化,還體現在教室的布置上。沒有經過精心安排的教室,是缺少文化意蘊的。
教室的布置要有切合生命美學,比如擺放一些綠色植物,或者小金魚等動物,讓孩子與大自然保持聯系,感受自己以外的生命呼吸。
教室的色彩也可以很豐富,低年級可以考慮偏粉紅色系,用繪本童話場景和角色來裝飾,讓孩子感受到親切、溫馨和安全;高年級可以偏青藍色系,或者回歸黑白,裝飾以成熟的字畫作品,有一種清澈高遠的意境;而中段則可以考慮選擇介于二者之間的綠色系列,配以東方風格的清新插畫等等。
裝飾教室最重要的事物,應該是師生作品:大家共同生活過的照片和文字,大家從稚嫩到成熟的藝術作品——甯可有不完美,也要全部上牆。好的教室布置是把教室牆面當成一個班的雜志社、電視台、檔案館。同時,教室還可以成為園藝房、展示廳,花草盆景,泥巴陶藝都可以陳列起來。總之,教室每一個空間都由師生共創,共同穿越一段生命的旅程。
“文化是活出來的”,教室文化應該在一以貫之的師生生活點滴之中,在不斷的濡染、編織與生成中活出來。無論多麼構思巧妙、令人眼前一亮的班名、班徽、班歌、班詩,如果師生最終沒有把那種精神活出來,那麼這間教室就與完美教室相距甚遠。
教室文化,既要從兒童生命成長的階段性和普遍的人類精神來考慮,也要考慮到民族與地方特色。譬如我們新教育的教室與雷夫的第56号教室就處于不同的語言文化之中,5000年的悠久曆史,中國儒道釋文化的根本精神與特質,是締造完美教室的文化場域,如果我們的教室能夠将中國文化吸納得特别透徹,它就必然呈現出一種與第56号教室精神上息息相通,但風格迥異的氣質。
3
完美教室必須關注道德人格
雖然完美教室是由我們親手締造的,但它的根苗卻孕育于更大的文化系統中。我們的語言文化,民族精神,國家法規,時代的習俗與風貌等都不可避免地成為教室的膚色,成為我們教室自我編織的紡線。
完美教室價值系統的生成是一個雙向過程。一方面,它是傳統和法規中的要素,源源不斷地傳遞到教室,傳遞到孩子,成為教室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是師生,尤其是學生不斷成長,不斷對話,不斷取舍與抉擇,完全自主地體認某些價值。它既是傳統繼承的過程,也是民主創造的過程,在傳統與自由之間穿梭,形成一種曆史的厚度以及力量。
現在我們許多的教室,被“拜金主義”和“拜分主義”所左右。馬克思對這一切有清楚的認識,經濟是物質基礎,必不可少,但最高的價值隻能是人的自由。
所以,我們有必要在教室裡開展一種關于大生命的教育,關于人的終極自由或成就的教育,一種關于人類未來的美好憧憬的教育。一間教室,應該建立起這種對于大生命的信仰,把人類的莊嚴與尊嚴作為生命叙事的大線索,作為教育的最高目标。
為此,我們結合中西方的道德學說,提出了“道德發展圖譜”:人的道德發展,會經曆自然功利境界(包括“逃避懲罰”和“渴求獎勵”兩個階段)、習俗規則境界(包括“我要做個好人”和“我要捍衛遊戲規則”兩個階段)和道德仁愛境界(包括“将心比心”與“惠澤天下”兩個階段)。
這一學說,是一間教室裡重要的元素,是師生生命的發展鏡像,也是貫通一切道德生活的線索。一間完美教室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生命的綻放,為了讓人性充滿道德的光輝。在完美教室中,道德人格的養成始終是基礎性關鍵性的。具體來說:
① 一間教室,應該有鮮明的價值追求,有一種基于生命自由的信仰;
② 一間教室,應該是傳統文化習俗與孩子生命天性之間的緩沖帶——既是訓練場又是庇護所,孩子們既能夠體認這些傳統又有資格對這些傳統加以審視;
③ 一間教室,應該以民主的方式生成自己的遊戲規則;
④ 一間教室,應該有自己的道德人格系統,以及用來理解人性的理論工具,引導我們去理解世界,指導我們在教室中的共同生活。
要締造完美教室,我們一開始就要關照這些因素,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與儒雅素養,幫助學生建立人生信仰與道德追求,從而更理性地締造一間完美教室。
4
完美教室需要師生相互編織
締造完美教室的要義,最後總要落在一個個平凡的日子裡,師生們的相互編織。我們必須把締造完美教室視為一個教室與師生的自我叙事:一個童話的構想,一部傳奇的書寫。
一間教室,應該有一份自己的日曆。它肇始于某年某月某日,結束于某年某月某日。每一年中,這些日子都将被我們隆重标注:每一個孩子的生日,大家春遊踏青、秋遊賞葉,星星節或者麥子節,結業慶典的日子……
另外,每個課程的結束都是一個或大或小的收獲節,它被規劃在這間教室日曆中,像一個必須兌現的美好承諾,一段孩子們值得期望的美好旅程。就這樣,一間教室裡的所有日子以及形形色色的課程,因為特别的儀式和慶典而有了溫度。
比如,我們新教育的教室有“旺達節”,這是共讀《一百條裙子》之後,為了提醒不要對任何人懷有歧視,以及學會作出瑪蒂埃式的承諾,所特别設立的旺達節。一間教室每年重過旺達節,讓師生回顧過去一年,“在過去一年中,班級中有沒有傷害他人的事情?當有不公平的事情時,你是否勇敢站出來?在這一年中,你是否畫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百條裙子……”
不少教室裡還有“夏洛節”,這是共讀《夏洛的網》之後,為了提醒同學努力成為别人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學會編織愛的大網而特别設立的節日。
完美教室的締造,離不開偉大的教育叙事。故事源自何處?源自挑戰和遭遇。如果雷夫不能夠把貧民窟孩子組成的教室打造成為快樂的天堂,如果陳美麗不能夠使蘇雪妮從零分到語數良好,甚至再到優秀,他們的教室就要平淡得多。奇迹發生的過程,就是挑戰不可能的過程,就是師生共同見證和經曆的過程。
締造完美教室,離不開教師最真誠的愛。對于教師來說,教室就是我們的星球,孩子就是我們的玫瑰、狐狸和小王子。我們原本無隽永意義的人生,因為這種彼此歸屬而擁有意義,但這種彼此歸屬和彼此馴養不是基因與血脈所賦予的自然禀賦,而是一種人類最高的潛能的實現:為一個原本陌生的人傾注生命,生命也将獲得恒久回響。
締造完美教室,離不開教師的真正覺醒。魏智淵老師說:“當我們内心充滿軟弱與恐懼,教室就會顯現出恐懼與暴力;當我們内心充滿茫然與混亂,教室就會顯現出浮躁與無序;當我們遠離閱讀與思考,教室就會顯現淺薄與輕率;當我們充滿借口與不滿,教室就會充斥着抱怨且缺乏責任感……當我們内心喪失了生機和滋養,教室就會喪失生機與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締造完美教室,離不開教師的深厚學養。完美教室要求老師努力汲取教育學、哲學等知識,提高教育理論修養;努力研讀心理學、文學,讓自己的愛和使命感更強大;努力實踐教育教學,不斷踐行修正,讓自己如同雷夫一樣,從普通到優秀再道卓越。
締造完美教室,離不開教師的心理修煉。教師是一間教室的導演,他的優缺點在無形中都會給孩子以影響,他的性格會烙印在教室裡。因此,締造完美教室,也是一個老師不斷磨砺生命特質,抛卻自我缺陷的過程。
締造完美教室,離不開教師的獨特風格。教師的風格是一間教室特色的最重要根源。有人在評價雷夫老師的教室時說:“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取決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着什麼。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小,讓人感到局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是什麼東西在決定教室的尺度——是老師,尤其是小學老師。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
締造完美教室,離不開師生的共同生活。完美教室的生命叙事,應該是師生的共同叙事。很多教室過于突顯教師的引導力量,缺少兒童視角。即便是學生個體的叙事,也缺乏細節描述,流于表象。離開了學生的生命在場,任何一間教室終将無法完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