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媛和老公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在媛媛生下兒子之後,兩邊的老人都非常積極地想要來幫忙帶娃,這可讓小倆口為難不已。
媛媛自然是希望自己的親爹親媽,也就是孩子的姥姥姥爺過來帶娃,畢竟自己和他們更加親近。
但是媛媛的公公婆婆在這件事上面也非常積極,婆婆更是早在孕期就對媛媛照顧有加,出錢又出力。
可以說雙方老人都有時間,也非常希望能夠幫忙他們照顧孩子,所以,媛媛和老公非常為難,他們不想讓任何一方的老人失望。
現如今,在很多雙職工的家庭中,老人俨然已經成為了帶娃、遛娃的“主力軍”,小區裡随處可見推着嬰兒車,帶着孩子散步的老年人。
帶娃可不是一件省力的“差事”,老人們不僅要負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還得為寶寶磕了、碰了、摔了負責。
因此,帶娃可以說是一項吃力又不讨好的任務,但為何這項責任巨大的任務,兩邊的老人都争着搶着想要攬下?老人們為什麼放着清閑的退休生活不過,非要帶孩子呢?
其實這并不是因為老人們不想圖安逸,而是與老人和孩子之間的“隔代親”有着密切的關系。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和自己的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有着割不斷的天然的親情的羁絆。那麼,有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到底誰和孩子是最親近的呢?
關于這個問題,也許有人會覺得爺爺奶奶是當之無愧和孩子最親近的人。因為按照傳統的傳宗接代的思想觀念,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和爸爸這邊姓,和爺爺奶奶更為親近理所應當。但是科學家們對此排序可能并不認同。
早在1980年,來自加拿大多倫多的研究者對那些喪子家庭調查後發現,在孩子離世之後,兩邊的老人中,最傷心的是姥姥,其次是奶奶,接着是姥爺,最後才是爺爺。基于此,加拿大的研究者認為,和孩子的天然親密關系中,親密度的排序應該是姥姥>奶奶>姥爺>爺爺。
這種排序在2009年也得到了美國研究者的驗證。在一項對200名大學生的調查中,美國盧瑟學院的比紹等人發現,大學生們對姥姥的喜愛程度和姥姥的互動頻率都是最高的。其次為奶奶、姥爺,爺爺又一次地被排在了末尾。
對于這樣的排名,很多人可能覺得難以接受,甚至認為這颠覆了自己原有的認知。畢竟,在傳統觀念裡,爺爺奶奶應該會比姥姥姥爺和孩子更加親密。那麼,這種排序究竟科學嗎?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嗎?
姥姥為什麼和孩子最親近?科學排序的背後有理有據,别不相信
姥姥和媽媽更加親近
一般來說,媽媽在育兒方面的付出,要遠遠大于爸爸。因此,當姥姥提出想要帶娃的時候,她另一方面的考慮是想減輕自己的女兒的負擔。因此,姥姥帶娃所付出的愛,其實是雙倍的,既有對自己女兒的愛,也有對自己女兒孩子的愛。
而孩子是敏感的,當他發現姥姥和媽媽的關系比較親近之後,也會和姥姥有種更加天然的親近感。
而奶奶帶娃的時候,很多時候會有婆媳矛盾的産生。盡管奶奶對孩子無微不至,但是孩子也會受到奶奶和媽媽之間的關系影響,和奶奶的親密程度也就沒有和姥姥那麼高。
生物學關系上更确信
孩子之所以會認為姥姥是最親近的,其實也受到了生物進化學的影響。孩子是由媽媽懷胎十月生下的,因此,媽媽能夠确信孩子百分百是自己親生的。
但是對于爸爸來說就不一樣了,爸爸并沒有經曆十月懷胎的辛苦,在生物學上除非做親子鑒定,不然無法百分百确信孩子是自己的。
受到父子之間生物學上面的不确定的影響,爸爸和媽媽相比,在照顧孩子上面會沒有那麼盡心盡力。
同理,姥姥對于媽媽,對于孩子的照顧也是如此。姥姥能夠百分百确信女兒為自己所生,從生物學角度來看,自己女兒的孩子也是确信為自己的後代,受到生物進化學的影響,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科學排序中,姥姥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會更加親密。
姥姥對孩子付出更多
有句打油詩很好地描繪了很多家庭有了孩子之後的“現狀”:“媽媽生,姥姥養,姥爺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爸爸回家就上網。”孩子之所以會将姥姥排在最喜愛排行榜的首位,和姥姥的辛苦付出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
在老人“遛娃大軍”中,常常可見姥姥的身影。雖然老一輩人常說“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但是真的當女兒需要自己的時候,媽媽們還是會心甘情願,義無反顧地付出。
孩子之所以和姥姥親近,是因為姥姥在帶娃的過程中付出較多。愛是相互的,姥姥對孩子付出了百分百的愛,孩子也會更愛姥姥。
寫在最後
孩子之所以和姥姥最親近,背後是有緣由的。雖然說有這樣一份科學排序的存在,但其實無論是姥姥、姥爺或者說是爺爺、奶奶對自己血脈相連的孩子都是真心誠意的。
“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中不管是由姥姥姥爺帶娃,還是爺爺奶奶帶娃,年輕人對于老人們的付出都要有一份感激,多一份理解。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