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汽車市場,大衆品牌早早的就進駐了中國市場,而其憑借着非常不錯的産品力,一直是中國消費者最為認可的合資品牌。被戲稱為“德原朗”的朗逸,雖然隻是一台由上汽大衆打造的本土化車型,但是這并不影響中國消費者對這款大衆在中國特供車的熱情。2008年上市首年累計年銷量就突破了10萬輛,截至2018年4月,經曆了兩次換代的朗逸累計售出近314萬輛。
時隔十年,經過兩次換代的朗逸,終于迎來了第三次全新換代。而采用MQB平台的全新一代朗逸,更是為“德原朗”正了名。全新的平台、動力、外觀、内飾,都讓這台本土化的大衆神車具備了全球車型的實力。今天就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款實力比肩全球車型的中國特供車,它的全新換代産品都有哪些亮點和槽點。
全新一代朗逸五大亮點
1.大衆全球最新的外觀設計
看到全新一代朗逸的外觀造型,居然有一些最美大衆轎車——全新一代CC的一些影子。當人們盼着全新一代CC可以盡早來到中國時,這款與國際接軌的中國特供車居然率先應用了大衆最求最新的外觀設計,讓人有些出乎意料。
▲全新一代CC
▲全新一代朗逸
2.内飾熟悉的大衆風格更加時尚
全新一代朗逸在内飾設計方面也有了較大的改變,雖然依舊是那熟悉的“大衆”味,但是在質感以及時尚度方面都有着非常不錯的提升。
3.MQB平台的産物
全新一代朗逸将基于大衆MQB平台打造,告别了PQ34平台。換了主心骨的全新一代朗逸,實現了正真的換代。
4.标配電子手刹、自動駐車、後排出風口以及後排兩個USB充電口
采用了MQB平台的全新一代朗逸,全系标配了電子手刹、自動駐車功能,相比于老款車型的機械手刹來說,這兩項配置确實非常厚道。
5.車身尺寸增加、後排坐墊加長75mm
全新一代朗逸作為現款朗逸的換代車型,定位要高于現款朗逸,而且車身尺寸進行了增加,長寬高分别為4670/1806/1474mm,軸距為2688mm。
除了車身尺寸外,全新一代朗逸還為後排坐墊加長了75mm,腿部支撐更加到位。
全新一代朗逸五大槽點
1.全新的1.5L自然吸氣發動機動力表現一般
朗逸作為銷量神車,1.6L車型的貢獻功不可沒。此次搭載的全新1.5L自然吸氣發動機将全面取代之前的1.6L自然吸氣發動機車型,因此,全新一代朗逸1.5L車型将成為主力車型。
全新的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為85kW,相比于現款1.6L自然吸氣發動機功率高出了4kW。雖然動力增強了,但是随着全新一代朗逸車身尺寸的增大以及車身重量的增加,動力增強了1.5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動力響應反而更遲緩。全新一代朗逸1.5L車型百公裡加速時間為12.98s,而現款1.6L車型百公裡加速時間則為12.32s。
2.中控可遠觀而不可近觸
全新一代朗逸中控造型看起來非常的時尚,但是近距離接觸後就會發現,整個中控塑料感十足。中控台上方黑色覆蓋件均為硬塑料材質,内飾檔次瞬間降低。
除了滿滿的塑料感外,高配車型上的與中控屏幕相融的貫穿式設計非常不錯。不過在低配車型上,中控屏幕區域被一個智能手機架所代替。雖然該智能手機架通過連接手機可完全實現高配車型多媒體中控屏的各種功能,但是這違和感十足的設計,瞬間将貫穿式的中控設計拉低了N個檔次。
3.後排中央地台凸起較高
要說全新一代朗逸和現款朗逸有什麼共同點,那麼非後排地台凸起莫屬。受限于底盤排氣管道布局,全新一代朗逸後排地台中央凸起依舊非常高,高度超過一個iPhone8P,後排中間座位乘坐感受較差。
4.尾排采用隐藏式設計
雖然隐藏式的排氣設計可以讓車尾布局更加工整,也能帶來較為運動的視覺效果。但是全新一代朗逸作為一款年輕、時尚的A 級轎車,卻沒有采用雙邊共兩出的真排氣,讓年輕消費者多少有點小失望。畢竟在寒冷的冬天,所有的假排氣都将原形畢露。
5.依舊是扭力梁
雖然全新一代朗逸是基于MQB平台打造,但是受限于定位,在懸架方面沒有太大變化。依舊采用的是前麥弗遜獨立懸架,後扭力梁的非獨立懸架結構。因為扭力梁采用了打孔減重的設計,所以其材料剛性和強度應該不會太差,不過“萬年”扭力梁的朗逸應該會讓不少年輕消費者失望吧。
全新的MQB平台、全新的設計以及動力總成,都讓全新一代朗逸由内而外的發生了改變。總的來說,全新一代朗逸的亮點遠不止這五點,不過這五大槽點也暴露了這款走量車型的問題。當然,想要大衆品牌汽車價格再低點?沒問題,減配就好了。全新一代朗逸即将于5月25日正式上市,讓我們一起來期待它的售價吧。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請勿抄襲或改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