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網絡上流傳着一篇“哪些地名被改得特别土?”的說法,其中提到古代的【常山】被改成了【石家莊】,導緻威風凜凜的【常山趙子龍】變成了【石家莊趙子龍】,讓人啼笑皆非。很多人信了這個說法。其實,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因為【石家莊】和【常山】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事物。
秦漢時期,中國的行政區劃從郡、縣兩級制演變為州、郡、縣三級制。秦始皇滅趙國後,設立了【恒山郡】。後來漢朝有個皇帝名叫劉恒,而古代是要避諱的,地名不能帶有皇帝的名字,于是将【恒山郡】改名叫【常山郡】。
【常山郡】下邊管了十三個縣,他的郡治位于【元氏縣】。而【真定縣】是【常山郡】下邊的另外一個縣。常山真定人趙雲子龍,意思就是他是【常山郡】【真定縣】人。三國統一後,到了西晉時期,【常山郡】的郡治就搬到了【真定縣】。也就是說常山的官老爺們是在真定辦公的。
後來,由于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天下大亂,每個國家都要設立新的州郡,州越來越多,越劃越小,甚至有的州隻管兩個郡甚至一個郡。隋文帝看不下去了,最終決定将州郡這兩個級别合并成了一個。但是合并後到底叫州還是叫郡呢?隋唐時期的皇帝們也想不好。所以原來的常山郡一會叫【常山郡】,一會又叫【恒州】,改來改去。當然,州郡的駐地還在【真定縣】。
到了宋朝,由于真定縣比較繁華,就将他提拔為【河北西路】的首府,相當于省會,成為【真定府】,下邊管九個縣。這個地方終于即不叫州也不叫郡了,【常山郡】和【恒州】這兩個名字終于退出了曆史舞台。到了清朝雍正年間,同樣是為了避雍正皇帝的諱“胤禛”,【真定府】又被改成了【正定府】。
而石家莊是怎麼來的呢?這個名字最早見于明代,當時真的隻是一個村子。清朝末年修鐵路,京漢鐵路(北京到漢口)和正太鐵路(正定到太原)這兩條重要鐵路的交彙點就在石家莊村附近。從此,石家莊成為了交通重鎮,大量物資在這裡轉運,經濟迅速發展,大量人口湧入。石家莊變得越來越大,具備了城市規模。
而原本的【正定府】就風光不再了。1913年,直隸省(今河北省)撤銷所有府州,正定變成了縣。1925年,石家莊設市,稱【石家市】,又改為【石門市】,解放以後,又改為了【石家莊市】。
從此,當初的真定,現在的正定,就變成了石家莊下邊的一個縣。而常山這個名字,早就消散在曆史的茫茫雲煙當中了。
可能有些人覺得石家莊這個名字很土,但這明明是一個小村莊逆襲的故事。在中國,這樣的逆襲故事很多,比如松江府上海縣後來就變成了上海市松江區。不管怎麼說,石家莊初心未改,這就是他原本的名字。而【常山趙子龍】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不存在瞎改名這種無稽之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