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的三星的聲霸、Sony的藍牙音箱、天貓精靈、大力神燈可能出自同一家制造商。國慶假期前夕,TCL旗下從事聲學産品和智能産品的公司通力股份公布招股書,或将登陸A股市場。通力股份便是前述産品的實際制造商。
将通力電子從港股私有化,重組打包通力股份向A股發起沖刺,TCL李東生已經花了兩年時間。不過,從其他家電企業分拆業務獨立上市的進展來看,這個過程并不容易。事實上,近年來,TCL李東生不斷梳理業務,重組TCL科技、并購中環集團、舉牌奧馬電器,李東生旗下資産估值逐漸變大。
從港股到A股,通力股份大“變身”
TCL李東生或再迎一家上市公司。國慶假期前夕,通力股份在中國證監會官網預披露IPO申報稿,公司是一家從事聲學産品和智能産品的設計研發、生産制造及銷售的ODM(俗稱:貼牌)平台型企業。
公司主營業務。招股書/截圖
這意味着,不少消費者購買的名牌音箱可能出自該公司。通力股份介紹,公司服務于全球知名的消費電子品牌企業、互聯網頭部企業。開發出三星、Sony、Vizio、Harman聲霸以及Harman、Sony藍牙音箱、阿裡巴巴-天貓精靈、JBL和Teufel的頭戴式耳機、字節跳動-大力神燈、聯想-智能鬧鐘、JBL、OPPO和Jabra的TWS耳機等暢銷産品。
實際上,TCL從事聲學産品和智能産品的公司——通力電子,之前曾在港股上市,是通力股份原控股股東。2020年10月30日,TCL實業(香港)作為要約方向通力電子提出退市提議,要約方拟通過協議安排的方式将通力電子退市,所涉及的股份将被注銷,所涉及股東将獲得每股12港元的補償。通力電子并于2021年3月完成香港聯交所退市流程。
與此同時,TCL對從事聲學産品和智能産品的産業鍊企業也重新梳理,包括但不限于,通力股份在2020年、2021年相繼收購惠州音視頻、美國通力、香港普力、通力智能(BVI)、西安軟件、越南通力的100%股權。
通力股份表示,資産重組前,上述被收購公司在業務上為公司的上下遊或與公司業務具有相似性,可能存在同業競争。通過股權收購,徹底消除同業競争問題,并解決與被收購公司的關聯交易,有利于公司規範運作。
TCL将通力電子從港股私有化,重整打包通力股份計劃在A股上市,與港股市場對消費電子企業熱情度不高分不開。截至10月14日收盤,創維集團估值81.26億港元、TCL電子估值75.99億港元、海信家電估值90.08億港元、國美零售估值49.65億港元。
産業分析師梁振鵬認為,通力電子此前在港股市場,股價低迷,流通性較差,上市公司估值較低,這也是通力電子私有化的原因。如今,通力股份重新打包計劃在A股上市,看重國内A股流動性好,整體估值更高一些。
員工股權激勵,家電企業IPO不易
作為“貼牌”企業,公司毛利率并不高。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别為14.68%、13.85%、13.78%和13.08%。公司毛利率水平相對較薄,且有下行趨勢。
同期,通力股份營收分别為76.08億元、85.08億元、97.54億元、22.49億元,同期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分别為3.20億元、3.47億元、2.85億元、5005萬元。
此外,通力股份境外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77.21%、74.23%、73.18%和76.23%,外銷收入占比較高,且主要以美元結算,彙率波動對公司經營業績仍會産生一定的影響。
“通力股份與通力電子業務大部分重疊,通力股份作為貼牌代工企業,如果不是背靠TCL,與其他貼牌代工企業差别不大。整體來看,貼牌代工企業的市場競争力有限。”梁振鵬認為。
TCL李東生重組打包通力股份上市,除了看中A股市場的高流通性,多少也為員工股權激勵考慮。通力股份表示,公司通過增資的方式,對高級管理人員實施直接股權激勵,并通過15個持股平台,對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骨幹員工及部分顧問實施間接股權激勵。
招股書顯示,前述直接股權激勵的高級管理人員合計直接持有公司762萬股股份,占公司發行前股份總數的2.08%;持股平台合計持有公司9885萬股股份,占公司發行前股份總數的26.92%。
不過,TCL李東生仍是實際控制人。招股書顯示,李東生通過其控制的TCL控股控制公司61%股份的表決權,通過一緻行動協議間接控制公司16.46%股份的表決權,合計控制公司77.46%股份的表決權。
為員工股權激勵推動公司上市的家電企業不在少數,創維集團旗下創維電器、酷開科技,美的集團旗下美智光電,海爾集團旗下有屋智能、日日順,也在A股上市的路上,但上市之路并不容易。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注意到,7月份,美智光電撤回IPO申請;8月份,有屋智能撤回IPO申請;9月份,創維電器撤回IPO申請。
産業分析師丁少将認為,一些家電企業撤回IPO,和當下上市監管更加嚴格有一定關系,比如企業的盈利能力、科技創新能力、關聯交易規模、債權風險處置情況等,如果不能滿足要求,主動撤回申請也是合理選擇。
從目前上市進程來看,通力股份IPO之路才剛剛開始。
業務調整重組不斷,李東生資本版圖擴大
除了通力股份向A股邁進,TCL李東生旗下公司也動作不斷。10月12日晚間,TCL控股增持TCL電子股份至54.03%。9月份,ST奧馬成功“摘帽”。
實際上,近年來,李東生在不斷重整梳理業務。2019年,上市公司TCL集團完成重大資産重組,剝離了智能終端業務及配套業務,上市公司以半導體顯示技術及材料業務為主。公司随後更名“TCL科技”,也讓TCL科技市場估值一度躍升。
2020年7月,中環集團完成國企混改摘牌,TCL科技成為了中環集團全資股東。中環集團控股上市公司中環股份也劃歸TCL科技,TCL科技持續加大在新能源光伏領域投資力度。今年4月,中環股份拟更名為“TCL中環”。
2021年初,TCL家電在司法拍賣中獲得奧馬電器股權。此後,不斷增持并成為公司控股股東。截至當年9月底,TCL家電及其一緻行動人合計持股占奧馬電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50%。
當時,梁振鵬表示,TCL的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白色家電業務沒有獨立上市。從目前來看,TCL舉牌奧馬電器成為第一大股東,隻是第一步。從長期來看,TCL還可能繼續增持奧馬電器,直至把白電業務都注入奧馬電器。
奧馬電器命途多舛,兩任控股股東先後被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公司多次收到問詢函、監管函、關注函。2021年9月,公司股票簡稱由“奧馬電器”變更為“ST奧馬”。不過,今年9月23日,奧馬成功“摘帽”。
TCL官網截圖。
李東生财技出衆,數個資産重組并購均順利完成,收獲頗豐。目前,李東生實控上市公司中,有A股上市公司TCL科技、奧馬電器、TCL中環,港股上市公司TCL電子、華顯光電。TCL2021年集團整體營收2523億元,同比增長65%;淨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129%。
“近年來,李東生不斷重整梳理業務資産,TCL科技2019年完成重組剝離智能終端及相關配套業務,一度引發關注。此後,通過私有化通力電子,舉牌奧馬電器等一系列動作,以李東生為核心的TCL管理層也嘗到了資本甜頭,獲得可觀收益。”梁振鵬認為。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陳維城
編輯 方靜怡
校對 趙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