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趙遠智 劉凡
3月20日,迎來“春分”節氣。這天,我國民間雖然沒有大規模的慶祝活動,但卻流傳下來一些頗有意味的習俗,有的保留至今,如“祭日”“吃春菜”“豎蛋”等。
民間還有放風筝、踏青、鬥草、“送春牛圖”、屋頂栽種“戒火草”、敲打響器“逐疫氣”、拜神祈福等習俗。
晝夜均分
草長莺飛
春分雨腳落聲微
柳岸斜風帶客歸
今天
我們将迎來生機盎然的
“春分”節氣
春分
3月20日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于黃經0°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
如果說
驚蟄吹響了萬物生長的号角
那麼春分
則帶着融融的和風暖陽
滋潤着回春的大地
春分三候
一候,元鳥至|見到落花紛紛,燕子便曉得故鄉的春泥暖了,于是從南方飛回舊地築新巢。
二候,雷乃發聲|春天陽氣生發。雷,是陽氣破土而出時,撼動大地的隆隆轟鳴聲。
三候,始電|春雨不再潤物無聲,每一朵花開都掀起一陣雷鳴電閃。
二十四節氣民歌
(一)
到了春分忙備耕,
馬拉大車去送糞,
果農剪枝勤澆水,
家家戶戶無閑人。
(二)
春分風多雨水少,
土地解凍起春潮,
稻田平整早翻曬,
冬麥返青把水澆。
(三)
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
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
芒種開了鏟,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處暑動刀鐮,
白露煙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
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近臘月,大寒整一年。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
人間漸春,願山河安好!
來源: 濟南經濟廣播fm90.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