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情書是貫穿于整個戀愛關系的黃金紐帶,文筆稍微優秀的人,一段有始有終的戀情它來了。
90年代,随着港澳的回歸,第一架“大哥大”手機橫空出世,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如此的新潮又緊密,“人手一架大哥大,人際關系走天下”。
千禧之年的臨近,“座機”、“大哥大”、“BP機”、“三星翻蓋、滑蓋”等,都被智能機器取代。 智能手機帶動着整個新社交的潮流趨勢——網交
2019年數據顯示,我國00後網民已有1.8億,這個數字現在或許已超過2億。當人們已經習慣、依賴于網絡社交的時候,各種奇怪的社交狀态也陸續出現了。
例如:“異地網戀5年,換來的卻是背叛”,網戀帶來的欺騙,甚至于對方是男是女都不清楚了。也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開啟了線下“社恐交流模式”。
特别在大學生過渡到社會的這一階段,更多的同學無法适應跟陌生同學的同處一室,也不知道該如何跟異性同學進行一個愉快且輕松的交流。
研究調查顯示,24%的人認為自己在大學有真心朋友,26%的人表示自己在大學裡是沒有真心朋友的,50%的同學針對于這個問題上,是表示說不清楚的。
被問到關于寝室人際關系,8%的同學表示關系不錯,38%的同學表示一般,48%的同學會認為比較的差,4%的同學表示說不清。
69.86%受訪大學生因害怕社交場面變得尴尬而“社恐”,52.65%受訪大學生表示害怕自己說錯話。
因此“社恐”再次被這一群年輕人主動貼上了标簽。
如何撕掉這令人焦慮的标簽呢?
第一個:人際關系的初建立,第二個:人際關系中如何更受歡迎,第三個:如何應付背後的說三道四
一.人際關系的初建立
大學生們剛進入新環境的時候,諸多的不适應,也是因為新的人際關系需要開啟“動腦模式”了,有的人會覺得麻煩,不想要去主動了解别人,但是仍舊想要被他人關注。
1.三不原則
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喜歡的前提,是因為初見面的印象是良好的,初次的聊天氛圍感是輕松的,沒有任何的敵意與沖突。
沒有敵意與沖突的氛圍感是理想化的,因為省力、省心還滋養,可是現實中的“語言暴力”無處不在,導緻很多内心脆弱的人無法接受,也承受不起。
那麼面對具有挑戰性的社交,第一步要學會做到不主動攻擊對方的意圖,不要主觀地批評别人的想法與感受,也不過多抱怨。
這樣的初印象即使不是最好的,但是也不會給人不想再接觸的感覺。
例如,曾經有來訪者咨詢過 “如何與剛認識的女生聊天”?網絡上某些所謂的版本,更甚至還有教人第一步就開啟“油膩腔調模式”。什麼是油膩的腔調?
看似自來熟的積極,卻是明顯的生硬搬弄的土味情話,過度的吹捧。剛開始或許會擦出小火花,但是它并不持久,也容易累到自己,逐漸無趣到别人。
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這樣的調調。
真正讓人接受的,是态度的真誠,三不原則的保持,輕描淡寫地開始,雖然暫時不能泛起過多的火花,但是它是容易持久,走心的。
二.人際關系中如何更受歡迎
完成了初步好印象建立之後,需要做到的是升級這樣的弱鍊接,如果不予及時地給升溫,那麼這段關也即将随之時間而被打入冷宮。
那麼我們如何做呢?
1.相處中摒除“我”
有沒有發現,大家做任何的事情,是離不開“我的”,“這是我的”,總是将自己放在第一位,但是當一個陌生人不了解自己的時候,這個“我”是毫無意義的。
在對方沒有足夠了解自己的時候,需要先從對方的興趣,愛好開始入手,這是給予對方内心滿足感,自信心的建立,做對方的粉絲準沒錯。
試想當自己收獲了一位路轉粉與當自己被脫粉了,心情是怎樣的呢?
2.專注于傾聽
互相了解,升溫關系的時候,需要拿出100%的傾聽力,這是對于對方的尊重,可以讓對方感受到被支持、在乎的過程。
如果當一群人講話,一個人在侃侃而談,但是其餘的人都在專注地刷手機,試想這個人當晚的内心是多麼的受挫?
或許你有刷到過一些視頻,分享不同的明星在舞台上跟自己的粉絲互動的尴尬時刻,場景一度讓人看了捧腹大笑。
例如當時的蕭亞軒拿着話筒對着台下的觀衆一頓互動,可是台下的人,就好像失去了聽覺一樣,無動于衷,唯獨留下了尴尬給舞台。
如果你有這樣的朋友,你會想要繼續交往嗎?
3.做對方成長路中的陪伴
當關系開始陸續升溫後,能不能讓對方開始想念呢?
如果對方想要再次接觸自己,那麼恭喜你,離“歡迎”非常之近了,即将收獲一名小粉絲。
很多人在完成了前面的兩步的時候,回到在線聊天的時候,就開始犯難了,因為不知道應該聊什麼了?
例如:“如何跟女生聊天”?或者“ 10天沒有聯系了,如何讓對方想念自己”。
這些疑惑源于沒有幫助對方建立信任感,沒有任何的價值體現。
自我價值一定要被突出,即使你是一個比較低調的人,也需要被人發現。
有人會問:“ 那自己如果沒有什麼優點,怎麼辦?”這個問題問得非常的好!這就是在告訴你,需要提升自己了。
三.如何應付背後的說三道四
當發現自己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多,特别的受歡迎,自然背後隐藏的一種殺氣即将奔赴而來,“人紅是非确實多”,這個道理适用于任何地方。
我們是無法保障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性格,即使性格再老好人,也會有人嗤之以鼻的,即使表現得再好,也會被說三道四。
即使沒有犯錯,還是會有眼睛盯着自己,期待犯錯的那一天。
那應該如何做?
1.主動承擔錯誤
相處中,主動承擔自己的過錯,這并不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情。相反,這會讓别人看到更具有責任感、信任感。
能夠主動承擔錯誤的表現,本是一種成熟,也是人生路途中的成長。
2.争論永無赢家
相信都有經曆過,被人誤會、莫名指責,但越是解釋,這樣的誤會反而越描越黑。
遇到這樣的情況,人的情緒是沖動的,不夠冷靜,也就容易做錯誤的決定,深陷于泥潭中。
林肯曾說過:“一滴蜜比一加侖膽汁更吸引飛蠅”。與其争辯,不如選擇避之不談,展示出體諒的态度,耐心地等待。
因為時間會沖淡人的記憶。
當然受到委屈的時候,确實很難平衡自己的心情,也很難做到不為之所動。
著名作家傑拉德.尼倫伯格曾評論到:若想要讓交流變得順暢,請像重視自己的感受一樣重視對方。
社交關系考驗的是我們的情商,情商又考驗的是對于社會适應的一種能力。暫時沒有很好的運用不需要頹廢,更不需要擺爛,畢竟社會在不停的變動着。
中國古諺雲:“深思者慮遠,登高者望遠,輕履者行遠”,五千年的文化令人深谙人性,能夠達到這樣的造詣,相信“社交達人”的稱号離自己不遠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