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王童 “雙減”政策落地以後,如何在減負政策下保證教學效果,還讓孩子們體會到各個學科的樂趣?記者近日從深圳市龍崗區了解到,龍崗區外國語學校(集團)新亞洲學校(以下簡稱“新亞洲學校”)小學各年級結合"雙減"政策要求積極探索開展了一系列"減負增趣"活動,例如用繪畫、手工作品的形式設計語文作業;用數學遊戲啟迪學生數學思維;采取錄視頻演講的方式讓孩子們展示英語作業,感受語言的魅力,在鏡頭下自由生長......一系列有趣的行動讓校園裡學習氛圍更濃厚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提高了。
語文作業變成帶有語文要素的繪畫、手工作品
新亞洲學校五年級語文教師說:“我們在緊扣教材的基礎上,設計出直指語文要素的作業,讓孩子們不僅做得開心,還學得紮實!”
據了解,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課文内容,創造性地複述故事。讀民間故事、講民間故事、縮寫民間故事……這還不夠!結合11課的自讀提示,老師讓孩子們把自己喜歡的民間故事繪制成連環畫,為每幅圖畫配上相應的文字。孩子們以圖文結合的方式惟妙惟肖地呈現了故事的主要情節,甚至還有感而發在旁進行點評。這不就是真正地了解課文内容、創造性地複述故事嗎?
“雙減”前,每當節假日來臨,作業的集中轟炸令學生苦不堪言。該校二年級語文備課組在國慶假期前提前思考,将語文作業與“國慶”主題相結合,在深入的讨論後,最終定下這樣的作業(以下手工作業選一項完成即可):
(1)制作符合國慶主題的手工品。
(2)制作符合國慶主題的樹葉貼畫。
(3)了解你崇拜的開國元勳,搜集他們的故事并做成剪貼報。
國慶結束後,學生交上來的作業讓人眼前一亮,老師們都直呼創意滿滿。其中,有一些作業讓二年級的語文老師們不由自主驚歎,不僅封面非常漂亮,打開後,内設許多機關,将五十六個民族、二十四節氣、國寶大熊貓、四大名著等全部以折頁、翻頁等形式展現出來了。外觀漂亮、内涵豐富、制作精美,盡展孩子的用心。有些孩子用不同顔色的樹葉拼貼了一幅幅精美的中國地圖,還有些孩子做了立體天安門、火箭、燈籠、國旗等,收集了十大元勳們的圖片和資料做成簡報……孩子們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對國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巧算24點”啟迪學生數學思維
如何用更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新亞洲學校的數學老師引用數學遊戲的方式來啟迪學生的數學思維。
24點,是一種簡單的健腦益智遊戲,教師引導學生先抽去一副牌中的大小王,從剩下的52張牌中任意抽取4張牌,用加、減、乘、除(可加括号)把牌面上的數算成24,且每張牌必須用一次也隻能用一次。三年級數學老師們通過這樣一個簡單易學的數學遊戲調動學生多感官地參與數學學習和探究,靜态課堂教學巧變動态的數學活動,讓孩子用手、眼、耳多種感官進行“快速心算”。學生在“學”和“玩”的巧妙碰撞中,既提升了數學思維,又享受着數學學習的快樂。
三年級的學生說:“在我練習24點的一年裡,我将數百道24點的題目背得滾瓜爛熟,雖然過程枯燥,但堅持就是勝利,最終我能夠熟練計算24點,并且我對數字變得更加敏感。同時,我在平闆上進行練習,這需要我左右手的配合。剛開始練習時我手忙腳亂,但在一天天的訓練和一聲聲的答題音中,我已經能完成得非常迅速了。”
視頻演講英語作業讓孩子們在鏡頭下自由生長
“老師,老師,我的視頻你看了嗎?”
“老師,今天我的聲音夠響亮了嗎?”
“老師,今天的錄像是我二姨剪輯的,還做成了抖音,是不是very good?”
早讀剛一結束 ,四年級的英語老師們又被孩子們“包圍”了。自從“雙減”政策落地,教育部門、學校已對作業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亞洲學校四年級英語老師們将“優化作業設計”提上重要議程:科學設計作業内容、創新作業類型方式、注重作業後續分析,每一個環節她們都認真斟酌!過去的讀、背課文,抄寫單詞、句子,純粹的語法操練,已沒有立足之地。她們将學生把所學的話題與生活相結合起來,進行實戰性作業演示。
在上完了課本第四單元《My family》 後,她們布置了一個主題為“I love my family”的錄視頻演講作業。孩子們結合本單元内容,并聯系舊知識,介紹自己的家人信息。在準備的過程中,學生們自發地學習、探索,家長們也樂此不疲,甘當孩子的小演員,在鏡頭中飙起了地道的英語。小視頻,大容量,它包羅了孩子們的自學能力、認知水平、興趣發展等,讓孩子們在鏡頭下自由生長,在表達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