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内容生産模式

内容生産模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9 01:06:28

編輯導語:在内容生産過程中,我們常常會因為陷入其中導緻沒能及時看到周圍環境。内容生産和内容消費其實是一個循環過程,兩個過程都要互相參考。作者基于其實踐,分享自己在落地前的一些前置思考,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内容生産。

内容生産模式(關于内容生産的)1

最近一直在負責内容生産的業務(即創建和設計一個更優秀的内容發布生态);在設計的過程中,我發現好的生産工具可以帶來内容量和質的提高(前提是你的平台已經有足夠且穩定的流量)。

内容生産和内容消費其實是一個循環,很像雞生蛋蛋生雞的概念;本篇文章,我首先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落地之前的一些前置思考:我會從【生産人】、【生産載體】、【生産物料】、【生産結果】四個部分進行闡述。

首先是生産人:“生産人”是個體用戶和專業用戶的集;個體用戶即是普通的App使用者,你我他都是一樣的;專業用戶即是現在一直說的KOL和PGC(專業三方機構和自有平台)。

一、個體用戶與專業用戶是否需要兩個不同的生産環境來産出内容?

個體用戶從質量上來分類可以分成高淨值用戶(即對平台内容的量和質甚至平台營收和流量引入都有貢獻的人)和低淨值用戶;從用戶屬性上來分,可以分成周期性用戶(在平台投入較多時間的用戶,長期穩定的使用産品)和間歇性用戶。

對于個體用戶,他們的主要目标是完成自我價值認同和尋找價值觀相同的人;我們可能要綜合很多因素,然後去考慮如何對高淨值和周期性用戶做好服務就行。那我們在交互、UI上也更加的貼合這些用戶的行為習慣和心理認知去設計一個符合他們價值觀的生産工具(好用、易用)。

專業用戶,對于專業用戶來說;他們的目标更多的趨向于“項目目标”(流量吸引、價值建立、關系沉澱、商業化等);基于這類用戶我們,往往隻要我們自由平台的流量足夠大和穩定,都會吸引部分的專業用戶在平台進行内容的産出。

對于專業用戶來說,他們的内容隻要可以達到他們想要的效果,就可以忽略平台創作的成本。但是對于平台來說,我們還是希望除了他們的目标被達成外,我們的生産工具也可以讓他們用的非常順手,滿足他們的絕大部份的生産要求。

如果可以做到,那麼我們的的生産工具将會從目标達成機器轉化成生産欲機器(即他們隻要有想産出内容的欲望,就會使用我們的工具進行制作,那麼“同步到本平台”這件事又有什麼難的呢?)

對于平台來說,就可以有更多、更豐富的優質内容進行填充。

所以當一個平台已經發展成一個中量及以上級的流量平台的時候上述問題的答案是需要

産品經理在思考生産工具時,就不能再盯着App上的那一個發布按鈕來思考問題,而是要考慮當一個功能的落地,這個功能我們是否可以對其進行整合以備之後的專業用戶使用。

而如果你的平台隻是剛剛開始,那麼産品經理的主要精力要花在那一個發布按鈕上,你首先要保證的使用你産品的用戶,在有分享欲望并且打開你的App時,他們可以流暢絲滑的發布出去。

其次是生産載體:生産載體是在生産人中提到的生産工具,我為什麼想叫它生産載體,原因是因為我一直認為工具并不能很好的概括用戶發布這一現象。工具給予用戶的感受隻有使用屬性,而生産載體則多了探測内容質量、匹配程度等屬性。

二、如何設計出符合自己内容生态的生産載體?

執行前:所以我在進行設計和優化的時候除了用戶如何快速的将内容發布出去這一問題以外,我還會考慮如什麼樣的場景下,用戶使用什麼樣子的發布功能更加合适;這可能需要去找數據分析師和用戶研究的同學一起聊一下,具體我們産品用戶都喜歡發什麼類型的帖子,然後再對其進行優化和整合,這樣既可以整合内容廣場的貼子類型和質量,也可以整合用戶的使用習慣。

執行中:我會将現有的生産載體所具備的能力進行一個窮舉和排列,根據用戶的使用數據和發帖類型做一個判斷;并且思考我們的平台是否是需要用戶發布這類的内容?如果不是我們要如何設計出不阻礙用戶發布又讓用戶發布我們所需要的内容的形式。

執行後:需要觀察用戶的具體情況(數據、用戶反饋等);自己也應該集合曆史的數據情況給新的方案設計一個圍欄指标,當預期低于圍欄指标的時候;自己也有相應的應對策略來降低或者阻止負向結果的擴大和産生。

生産物料就是用戶的表達欲;我們如何通過我們的平台讓刺激用戶有更強烈的表達欲望,并且來到我們的平台進行獲取滿足。

三、如何更好的刺激用戶生産物料

除了一些日常的已知結論:成産載體的優化、流量扶持、内容圈子等方式外;我還會去思考是否可以給予用戶内容産生後,更加細緻的反饋(除了點贊評);比如以時間為維度的曝光曲線,以時間為維度的人數完看量,按照平台規則、算法為維度的内容質量點評和建議等等。

除了單純的功能刺激以外,我還會思考除了上述這些策略和方式外;平台本身是否可以與用戶保持良好穩定的聯系,讓用戶對平台産生情緒和價值依賴。

如果以用戶角色區分作為策略實施的方向的話:對于新用戶來說,用戶生産物料的冷啟動、平台有效的機制策略、以及和專業三方的聯動,都可以很好去刺激新用戶的創作欲望。但是對于老用戶,那可能要從用戶的曆史數據、平台激勵方案、以及三方的聯動來思考。

曆史數據:比如用戶曆史的發帖質量、數量、以及引起的圍觀等,都應該固定的去給到用戶,讓用戶知道自己産生的價值。

平台激勵方案:可以從功能本身上,或者從流量上,甚至是讓用戶感覺到被平台看到等策略來進行刺激用戶。

三方的聯動往往是比較有效的,可以思考一下商品的聯名效應。平台積極的和具備一定流量的三方平台進行合作,并讓用戶參與進來,這會讓用戶在不知不覺的中産出更好的内容(可以看看抖音和三方的合作:特效視頻的聯動、單個優秀視頻的持續不同創作等)。

最後是生産結果,由我看來生産結果應該由兩個方面組成;其他用戶的感受和平台的反饋。其他用戶的反饋很好理解,就是其他用戶看到你的發布内容, 的反應。平台的反饋則是,根據用戶的内容産生的真實數據從給用戶生産人的反饋:這個反饋應該是積極的、正向的。

四、生産結果對生産人和平台意味着什麼(這裡隻針對非專業用戶展開讨論)

對于生産人來說,成産結果對于下一次的發布有着很重要的影響,反饋好,用戶會在很短的周期就會發布下一條内容,或者進入中長期的構思:如果使下一條内容反響更好,或者花費更多的成本來使用我們的App,總而言之,好的反饋可以說是萬能藥。

對于平台來說,我們對于優質的用戶,我們要思考如何鼓勵和教育用戶如何更好的生産内容;對于一般的用戶我們則更要注重教育用戶,和展示用戶的内容消費數據,以此将一般用戶轉化成優質用戶。

即使是現在的抖音和快手都可以看到:越來越豐富的創作入口和創作功能;由此可以一窺,即使是不缺流量的應用也會有内容不足和枯竭的風險;内容生産解決的是内容數量和質量問題,如何引導用戶持續的産出,絕不是創造一個生産工具那麼的簡單。

作者:海鮮君,海鮮君的設計物語

本文由 @海鮮君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