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化球員最近成為熱門話題,有人支持,有人反對。阿根廷主帥普爾吉奧尼就站在反對的一方,他明确表态拒絕使用歸化球員:“我一直反對歸化,隻要我還執教國家隊,這就不會發生,我甚至不會讓其他國家的工作人員出現在球隊。”
“國家隊應該是最純粹的地方。我不反對選擇歸化的隊伍,我隻是反對這樣的規則。”
剛在美錦賽奪得冠軍的普爾吉奧尼有拒絕歸化的底氣,但這不意味着歸化球員就是錯誤的方案。對于個别擁有深厚根基的國際強隊來說,歸化的确不一定能增強戰力,反而會擾亂球隊的打法,曾經的西班牙就因為歸化伊巴卡,攪亂了球隊的打法思路,效果并不理想。
而且,傳統的國際強隊都擁有着各自的曆史底蘊,他們大多都有體系的傳承,一套打法已經根深蒂固,磨合也非常成熟。這些強隊的國内聯賽也基本都有成熟的人才培養機制,與其花心思研究歸化球員,還不如挖掘自身潛力來得有效。
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何普爾吉奧尼會對歸化如此抵觸。因為阿根廷隊本就有着深厚的曆史底蘊和人才庫,他們不需要在外人身上花心思。
可是,對于那些新興的球隊,他們體系稚嫩,也沒有建立起穩定輸血的人才培養體系,他們無法與根基深厚的國際強隊相提并論。因為沒有成熟的體系,他們可以遷就歸化球員,而歸化球員也能用他自身的個人能力反哺球隊,實現互惠互利,短時間内提升球隊戰鬥力。
例如菲律賓,布拉切和克拉克森的加入目前似乎是利大于弊吧?
也許有人會質疑,使用歸化球員就占據了本土球員的名額,這不就是在打壓本土球員嗎?
國際籃聯為了防止這種竭澤而漁的情況出現,并不允許球隊大量使用歸化球員,每個球隊隻能有1名歸化球員,且至少擁有11名本土球員的規則。
視歸化球員為洪水猛獸大可不必,也不意味着這是短視的行為。歸化球員不僅能帶來短時的戰力提升,也能産生鲶魚效應,對水平不夠的本土球員會帶來示範作用,促使本土球員在訓練、比賽的态度上與水平更高的歸化球員看齊。
就像一根杠杆,撬起整個本土球員的競技水平。
對于根基不穩的球隊而言,歸化球員未嘗不可,這既是提升戰鬥力的手段,也是讓本土球員提升緊迫感的方法。今年歐洲杯賽場上24支球隊,隻有3支球隊沒有使用歸化球員,這就可見一斑。
每個國家的體育發展水平不同,球隊也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所以歸化對于每一支球隊都有着不同的意義,不能一概而論。
西班牙或許是有趣的案例,大家都在說西班牙人才衰落,竟然淪落到要用洛倫佐-布朗這位CBA棄将作為歸化球員。但布朗卻很好地融合進入西班牙的球隊體系,頂替了盧比奧的作用。
西班牙歐洲杯奪冠證明這次歸化是成功的,這也給所有球迷心中的疑問做出了解答——歸化并非洪水猛獸,隻要選擇适合自身體系的球員,而不是唯名氣論,不買貴的,隻買對的,那隻會助推球隊更進一步,而不會讓球隊落入萬丈深淵。
畢竟,誰不青睐高水平的運動員呢?就連有夢之隊之稱的美國隊,其實也一直在使用“歸化”,前有尼日利亞的奧拉朱旺,後有維京群島的鄧肯,如果細算下來,歐文也算是澳大利亞人……
說到最後,我們無法繞開中國籃球的歸化問題,或許我們也應該踏出這一步,讓歸化球員成為中國籃球的那條“鲶魚”。但要把握住一個大前提,隻選對的,不選貴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