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烏蘭夫(雲澤)在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召開内蒙古人民代表會議,會議決定5月1日為内蒙古自治區成立紀念日,民族區域自治在全國第一個得以實現,當時内蒙古下轄呼倫貝爾、納文慕仁、興安、錫林郭勒、察哈爾盟,計32個旗、1個縣、3個縣級市,面積54萬平方公裡。自治政府駐地為王爺廟,此後王爺廟改名為烏蘭浩特。
當時,因為烏蘭浩特相對關内比較偏遠,為了戰時需要,中央決定1949年将内蒙古省會遷到了張家口市(今屬河北省),為綏遠起義做準備。綏遠起義後,1954年,中央撤銷綏遠省建制,将其并入内蒙古自治區,而張家口則劃歸河北省,由此内蒙古省會定為歸綏,稍後改名為呼和浩特。
在此期間,内蒙古的版圖一直在變化,當時的昭烏達盟(今赤峰)、呼倫貝爾盟和哲裡木盟(今通遼)曾劃給東北、阿拉善盟曾劃給甯夏和甘肅;現在内蒙古的版圖是1979年才最終确定的,但各盟之間版圖也一直在調整,比如巴彥淖爾盟的烏拉特前旗原屬包頭,武川和達茂旗原屬烏蘭察布盟,等等。
相對于其他兩個過去的首府,呼和浩特地處内蒙古中樞,便于管理整個自治區的各盟市,而烏蘭浩特的位置相對偏北,張家口則隻是過渡期首府,這些可能是導緻首府最終搬遷到呼和浩特的主要原因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