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雨亦潇潇、苦節君
随着“網絡化”的逐漸蔓延,影視領域迎來了“全網化”的IP模式。網絡小說改編、網絡平台播出、網絡遊戲延伸的“網文+網劇+網遊”的三重模式開啟了,而正在騰訊視頻熱播的《将夜》就是其中的代表。
今年10月31日在騰訊平台播出的電視劇《将夜》,成功喚醒了原著粉對原著小說的記憶,那段深夜還躲在被窩裡追書的歲月,現下想來仍覺得十分滿足和幸福。随着電視劇劇情的不斷深入發展,書中那些鮮活生動的人物也漸漸浮現于我們的腦海中。觀衆将眼前電視中的畫面與書中的情節一一比對,然後慢慢重疊,最終得出了一個公正的結論:這部劇,還不錯!
以前,《将夜》是部優秀的小說;現在,《将夜》同樣是部好看的電視劇。
1、情感與價值,淡而不膩
網劇的主流收視群體在于年輕人,而玄幻題材又是年輕人追捧的類型,故而“玄幻熱”成了近年來網絡觀衆不可缺少的一道“可口大餐”。“玄幻劇”融合了言情、仙俠、魔幻、曆史、權謀等多種元素,将現實與傳統、理想與缺陷糅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種非常“駁雜”的新體系。
這種駁雜體系在最初的幾年中,呈現出一種迅猛的勢頭,俘獲了一大批觀衆的“芳心”。從《古劍奇譚》中叫得肉麻的“蘇蘇”,到《花千骨》中喊得親昵的“骨頭”,仙俠玄幻劇似乎在以一種另類的方式來打開觀衆的心門。
愛情夢幻、自戀情節以及英雄成長成了此類劇的“必殺之器”,然而随着網絡IP由粗放化向精細化的發展,觀衆與粉絲也由最初的“來者不拒”向“有所撿擇”、“新奇觀感”向“精神滿足”轉變了。
在以往的玄幻劇中,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成為了劇中的一大焦點甚至是主要脈絡。或是轟轟烈烈,為了愛情可以毀天滅地;或是凄凄慘慘,為了愛情幾乎暴走亡身。正如桑内特在《公共人的衰落》中所說的那樣:“個體面臨完全的私人生活是現代社會的必然命運。”這種個體自私的偏激愛情觀被當做了真愛大愛,無疑是對真正愛情的一種挑戰。
相比于那些表達“僞真情”的玄幻劇,《将夜》明顯反其道而行之,且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在該劇中,我們沒有看到那些膩膩歪歪、轟轟烈烈的愛情橋段,相反,男主角甯缺的少年成長曆程是該劇的絕對主線。從荒原到京都,再到荒園,最後返回京都的過程中,甯缺也經曆了與墨池苑莫山山的相知相處,兩人的感情起于那一幅無意中完成的“雞湯帖”。是這一幅書法帖子使得原本相隔萬裡、未曾謀面的兩人之間發生了某些微妙的聯系。“十三先生”這個人早就在莫山山心中生根發芽了。
但是這并不能解釋這段莫名感情的發生,所以兩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的同生共死則為兩人的感情升溫做了充分的鋪墊。此時的甯缺并不能清楚地意識到“何為真愛”,他對莫山山的“有好感”也許是出于一種人類本能的意識,而當這種意識與另一種埋藏在心底的意識發生沖突時,“抉擇”便也就随之而來了。
在對莫山山與桑桑的選擇上,甯缺沒有複雜的心理纏鬥,他隻是出于一種純粹原始的心态來選擇:我可以離開莫山山,卻似乎離不開給我做了這麼多年飯的小侍女。無論是從感情經曆還是從感情選擇來說,無論是從莫山山還是桑桑來說,《将夜》中的愛情都是淡雅而純粹的,它做到了真而不膩,調和了各種情感的味道,使之中正平和。
尊重原著基礎上的觀衆接受度與電視劇創作的藝術新高度的平衡,是每一個劇作者都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境界。從小說到電視劇的二次創作,不僅要防止人物形象的失真變形,更要謹防價值觀念的模糊表達。
成長,永遠是一個熱度不減的話題,而“成長為救世英雄”則是充滿幻想色彩的玄幻劇所不可缺少的主線。影視劇中的英雄大抵有兩種:平凡英雄與神話英雄。有的人出生就是天定之人,有的人曆經奇遇依舊平凡。而縱觀玄幻劇的發展,這兩種英雄形象雖然屢見不鮮,但卻少有人把他們合二為一,以達到一定的平衡色彩。《将夜》中的甯缺顯然做到了兩種形象的平衡。
從殺敵無數的梳碧湖砍柴人,到衆所敬仰的書院13先生,從昊天道南門顔瑟大師的唯一傳人,到西陵神殿苦苦追殺的“冥王之子”,甯缺即便是到了最後,也并非天下無敵、境界極高的“第一人”。作者極力想打造一個略微顯得平凡一些的草根英雄,雖然主角的光環仍然是難以超脫的,可在這個人物身上,我們可以看出平凡與偉大的平衡。正如甯缺入山門時,夫子問的問題:你該如何面對光明與黑暗?“身處黑暗,心向光明”便是最好的回答。
2、情節與人物,精緻立體
對于原著黨而言,小說改編成電視劇有兩點最重要:一是小說情節。對于那些随意删改故事情節,甚至另起爐竈搞原創的編劇,無疑會遭到原著粉絲的口誅筆伐。在這一點上,劇版《将夜》做的很好,除了書院考試中刺殺公主的那場戲,其他故事情節都基本做到了對原著小說的還原。
二是人物選角,對于一部由著名小說改編拍攝而成的電視劇來說,選角真的十分重要,重要到如果選角不到位,就能有書迷一眼不合就棄劇。平心而論,劇版《将夜》在選角方面略有瑕疵,但瑕不掩瑜,《将夜》還是有很多值得誇贊的地方。
這個世界就是這麼悲慘,現在連拍攝電視劇時實地取景都是一件值得誇獎的事情了。但事實就是如此,實在是這幾年觀衆被綠布、摳圖、替身等玩意兒弄得身心疲憊,所以實地取景的《将夜》受到了觀衆的欣賞。“飛雪落葉,林海雪原。”《将夜》不僅于服化道以及場景方面做到了精緻考究,而且其畫面構圖更是一大亮點。主體、陪襯以及背景環境的對稱式畫面,配合得恰到好處,處處透露着對稱美。例如顔瑟與衛光明在老筆齋對弈時的對稱式畫面,體現出兩人身份地位以及實力的勢均力敵,兩人對身後歸宿的選擇代表了他們各自的不同看法:顔瑟選擇了一個沾有雞湯的舊甕,而衛光明選擇了一個幹淨的新甕。
全劇開篇特寫,更是運用了小大結合的手法,以“蜥蜴”這個小物象寫出沙漠中的孤寂與兇險,以“奔馬”寫出沙漠的蒼茫與遼闊。蜥蜴、奔馬、飛沙、長矛,勾勒出一幅奇妙的畫卷。而通過這奇妙的畫卷,引出了一個奇妙的人——在沙漠中大睡的主人公甯缺。
甯缺雖然是主角,但在小說《将夜》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男女主,反而是那些個生動的配角。
例如顔瑟,一個遊戲人間的老頑童。邋遢而不重禮法,卻是世間最強的神符師。一大把年紀還愛逛青樓、為了搶個徒弟能硬怼書院的“老無賴”,卻最為熱愛生活,活得最開心自在。作為驚神陣的守護者,他守護唐國,守護長安半生。晚年收徒甯缺,對他傾盡所有。甯缺前往荒原時,顔瑟告訴他:打不過就跑,保住性命重要。他是把甯缺當做自家子侄疼愛的。台灣老戲骨金士傑将顔瑟這個角色演得恰如其分,無論是平時的老不正經,還是臨别時内斂深情的叮囑,抑或是死時的坦然從容,都刻畫得十分到位。
例如衛光明,西陵殿前光明大神官,一生信仰光明,别扭固執。就如書中夫子的評語一樣:“他是個值得敬佩,又不值得敬佩的人。這樣一個角色原本是不讨喜的,直到他遇見了女主角桑桑,這個角色的魅力才開始突顯出來,這是個執着的信徒、笨拙又有些可愛的老人。無論是小說中還是劇中,他與桑桑之間的溫馨日常互動,都能讓人開懷一笑。
例如夫子,人世間至強者,一手建立唐國,希望世間人能奉律法、行禮法。實力天下第一不是夫子最驕傲的身份,美食家才是。作為一個吃貨,夫子真正做到了吃遍天下美食。夫子的偉大在于他是個傳奇,也是個普通人。是的,活了上千年,夫子依然還是選擇做一個人,有喜怒哀愁,有嬉笑怒罵,有千年的忍耐,也有一時忍不住的熱血上頭。夫子是人間的守護者,是昊天都忌憚的對象。最後夫子登天化身為月,照亮永夜。正如書中那句話:天不生夫子,萬古如長夜。在得知劇版《将夜》開拍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誰能出演夫子這個角色,整個華語圈又有誰有能力把夫子演好,直到我看見了鄭少秋的劇照,頓時心中再無疑問。
劇版《将夜》的其他選角也大都合适:書院大師兄李慢慢的溫和儒雅、雲淡風輕;二師兄君陌的驕傲古闆;三師姐餘簾的低調從容,氣質婉約;公主李漁的滿腹心機;皇後夏天的溫婉賢淑;将軍夏侯的霸道凜然;書癡的外柔内剛;道癡的冷冽堅定;春風亭小朝的意氣風發等等,這些原著小說中魅力十足的角色在電視劇中同樣大放光彩。
由此看來,《将夜》能于大劇林立的戰場中突圍出來,拿到豆瓣7、4的評分,實非僥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