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四季古詩詞》,黃榮華/選編,潘川/繪,譯林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218.00元
近些年常被年輕的媽媽們問及,小孩子讀古詩有什麼好處。
總的來說,古詩是孩子們學習母語的典範,因為古詩是最有民族根性的漢語,是最精粹的漢語,是最富詩性的漢語,是最具想象力的漢語,是最多彩的漢語。
人的語言到底是怎麼習得的,還不得而知。但普遍認為,培養良好的語感是語言習得與開發的一個重要途徑。
什麼是語感?語感就是人對語言的綜合感覺能力,包含對語言的理解力、判斷力、想象力、聯想力等,涉及心理、情感、思想、道德、審美等諸多生命經驗。因此說,語感的形成不是學習某個單項知識就可以獲得的,它必須是對生命經驗方方面面的綜合、融會、貫通才可以獲取的。從這個角度看,語感就是某個生命體對其所存在文化的靈約與靈通。這樣的靈約與靈通,自然是需要無數次的耳濡目染、身行體踐才可能發生的。因此也可以說,語感,尤其是良好的語感,是一個人沉潛于生活與文化深處後對生活與文化的洞察、洞悉與洞燭。
一個人從出生,甚至在胎兒期,就已經在感覺母語了。當孩子第一次有需要地喊出“媽媽”或“爸爸”這個詞語時,媽媽或爸爸的形象特征以及對孩子的特殊意義等綜合經驗就包含其中了。但可以說,這個“媽媽”或“爸爸”是“千呼萬喚始出來”,是孩子經曆了無數次“媽媽”或“爸爸”的認知才喊出來的。為什麼呢?因為“媽媽”或“爸爸”這個詞語背後,實際上有一種生活與文化的綜合象征意義,是需要多次反複地通過不同角度認識的疊加才能獲得的。
仔細想一想,我們每個人其實都生活在這樣的具有某種生活與文化綜合象征意義的語言之中。所以海德格爾說,語言是存在的家。
經典古詩因其高濃縮性,内含極其豐富的民族心理、情感、思想、道德、審美等經驗,幾乎每個詞語都是一個具有生活與文化綜合意義的象征體,一首詩就是一座象征的森林。所以,當孩子學習古詩時,其實就是進入民族心理、情感、思想、道德、審美等民族綜合文化經驗的象征森林中。
因此,不斷地、反複地進出古詩,感覺其聲韻,識察其情思,體味其妙趣,默而識之,究而通之,成而化之,就一定能獲得有關民族心理、情感、思想、道德、審美等民族綜合文化經驗形成的語感經驗,不僅欣賞得了古詩,而且在表達自我時也會自然而然地流淌出詩情詩思。這也就是古人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
每個人的靈府中,都有大靈大智,都有至善,但這些都藏在靈府深處,需要教育去開發。正是在這個文化邏輯中,《大學》開首即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即彰明人内在的澄明德性。這是中國古代教育的總目标。為了實現這個目标,孔子設計了“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的教育大路。中國古代教育此後基本上是沿着這條大路走的。
曆代對“興于詩”有多種闡釋,我認為“興于詩”主要有下面幾層意思:第一層,“詩”作為一種美的結晶,作為一種凝結了詩人美的情思的語言藝術,作為一種具有獨特形式美的藝術樣式,是人的生命成長教育的開始。第二層,在“詩”這種具有獨特形式美的語言藝術的激發、激蕩下,産生生命的躍動,進入聯想與想象的詩性生命的成長曆程中。第三層,再将從“詩”這種具有獨特形式美的語言藝術中激發、激蕩的聯想與想象,投到具有詩的品質的世象萬事中,世象萬事又具了“詩”的品性。第四層,我們在這樣入于“詩”與出于“詩”的過程中,也就護持了靈府深處的靈智與善根,開發了内在的詩性。
作者:黃榮華
來源: 中華讀書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