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新生兒是脆弱、較小的,需要父母的悉心呵護。大多數父母會在備孕前期開始學習這一系列的程序,但紙上談兵終究難以付諸實踐。
比如有些寶寶會出現肚臍腫脹的情況,曾經有新聞報道,無知的新手爸媽就用刀給寶寶“放氣”,結果釀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令人心痛的是,這不是個例,現實中的案例不乏少見。
育兒無小事,尤其對于嬰幼兒而言,請父母一定要謹慎對待遇到的各種難題。
實際上,肚臍腫脹是新生兒和嬰幼兒常見的一種疾病,被稱作“臍疝”。出生後,這是寶寶身上的一個開放性創口,需要格外小心地護理。
嬰兒尚在母親肚子裡之時,就是通過臍帶和母親進行物質交換的。可以說,臍帶是連通母體和嬰兒的紐帶。
胎兒時期,臍帶是穿過腹壁的。待其出生,醫生會剪斷臍帶,這時嬰兒兩側的腹肌會向中線合攏。
一旦在合攏的過程中出現其他情況,産生破損,且在一段時間後沒有完全閉合,就會留下一條薄弱的縫隙。
這條薄弱的縫隙在寶寶啼哭過多、腹瀉、咳嗽時,會因為腹中壓力過高而變化。此刻肌肉層下的腸子就會順着這個縫隙慢慢擠出來,從而形成臍疝。
當寶寶哭鬧、站立或者用勁的時候,腹部的肚臍就會凸出來一個小包,直徑在1-2cm左右。
這種情況,凸出來的部分是可以輕輕推回去的,顔色無異常、無痛感。
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即使可以推回去,父母也不要自己動手操作,一定要讓專業的醫生處理。
畢竟成人手上細菌太多,也無法掌控下手輕重。
▼關于其治療情況
臍疝對嬰兒來說是常見病,所以父母一旦遇到也不要慌張。大多在寶寶1歲左右就會自愈,國外權威醫生也是如此建議。
▼是否會影響肚皮?
這個說法通常是不成立的,在沒有其他外部因素的影響下,人類的皮膚是具有彈性和韌性的,所以不會撐破肚皮。
首先觀察臍疝顔色、質地,如果凸出的部分變色、變硬、有痛感,那麼應該是出現了臍疝卡住、絞死的可能,要盡快帶去就醫。
▼臍部護理,一定要注意這些:
父母對于寶寶開放性創口的護理要細心,不僅可以讓寶寶少遭罪,也讓自己安心。
臍部護理需要注意的很多,有數據表明:有30%的以上的新生兒在臍帶自愈的過程中出現炎症。
1)臍帶脫落前不能洗澡?
大人身體上有個創口,還會注意不要沾水,保持幹燥。
同樣,新生兒的臍部也是一個創口,需要保持幹燥才能盡快愈合。如果長期處于潮濕環境,就會滋生細菌,從而導緻發炎。
更嚴重的是,滋生出的病菌會随着臍帶殘留的一段鑽進新生兒體内,導緻敗血症緻,甚至死亡。
那麼,在肚臍自愈前,就不能給孩子洗澡了嗎?好多寶媽都抱有這樣的疑問。
答案:寶寶是可以洗澡的,但一定要注意以下情況:
①洗澡時間不能過長,可以在肚臍部位貼一個防水貼;
②盡量擦洗,不用水浸泡的洗澡方式;
③盡量隻用清水洗,不用相關洗浴用品;
④清洗過後先擦幹,再用75%醫用酒精清潔,重點在肚臍及其周圍皮膚。
2)紙尿褲提到肚臍往上,保護肚臍?
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不利于肚臍處于幹燥通風的環境,還會加劇肚臍與紙尿褲之間的碰觸,導緻炎症發生。
3)多擦紫藥水、爽身粉保持臍部幹燥?
這種方法同樣不可取,紫藥水隻能起到表面幹燥的作用,内部還是會受到影響産生膿水。
另外,爽身粉也不利于臍部的通風,因而不推薦使用。
4)發紅發熱趕緊找醫生
給寶寶清理臍部後,皮膚輕微發紅是正常現象。但是,若除了發紅外,還伴随着發熱、流膿的症狀,就應該馬上去醫院就診。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産、育兒團隊,青雲計劃獲獎者。專為孕期大小事和嬰幼兒護理提供知識儲備,在懷孕或育兒期間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過私信咨詢,得到滿意的答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