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2月。
蘇北漣水城陰雲密布。
敵機呼嘯而來。
地面上,國民黨王牌軍整編第74師,向我華東解放區瘋狂進攻。
戰火硝煙中,連長石東根帶領戰士們浴血奮戰。
一次又一次将敵人擊退。
但我軍也損失慘重。
58團蘇團長就在戰鬥中光榮犧牲。
面對敵軍來勢兇猛,軍長沈振新經過深思熟慮,當即決定:
6點鐘結束戰鬥。
正在陣地前線的58團劉勝副團長,非常想不通。
連長石東根,也同樣想不通。
但還是執行了軍長的命令。
因為漣水城失守,所以迫使當地衆多老百姓和部隊一同轉移。
士兵們的情緒,一度十分低落。
然而另一廂,有一個人,興緻倒很高。
他就是國民黨74師師長張靈甫。
他以勝利者的姿态,得意洋洋地和部下來到漣水寶塔前,留下合影。
他雖然面色平靜,但依然顯得高高在上。
面對同僚的吹捧,張靈甫愈發不可一世。
但他手下的營長張小甫在戰鬥中被俘虜,卻成為他的心頭大患。
張小甫被俘後,原本态度也很強硬。
不吃不喝不配合,試圖頑固到底。
甚至還揚言,你們對付我一個人容易,想對付74師,那簡直是做夢。
話音未落,便傳來沈軍長铿锵有力的聲音:
你們以為美帝國主義,給你們飛機大炮,就打不敗?就可以一輩子騎在人民頭上?
你們才是做夢。
沈軍長義正嚴詞地告訴張小甫:不僅消滅74師是必然的結果。
而且還要把國民黨的400萬軍隊,全部徹底地消滅幹淨。
窗外寒風呼嘯。
屋内的沈軍長卻夜不能寐。
畢竟他面對的,是敵軍74師,是國民黨的王牌部隊,是強大的對手,不容小觑。
好在丁政委終于回來了。
兩人對漣水戰役,進行了認真的分析。
一緻認為,雖然撤退有些過早,但對大局有利。
正是因為六縱在漣水纏住了74師,所以才保證了宿北戰役的最後勝利。
沈軍長和丁政委共同的目标,都是消滅74師。
但同時他們也知道,要滅掉這麼大一個敵人,不能僅靠一個戰役。
而且目前最要緊的,是讓全軍上下,盡快理解和适應新的形勢。
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跟上。
部隊繼續北上,朝山東方向撤退。
戰士們的情緒都很低落。
許多人都不願離開自己的蘇北老家。
八連排長楊軍對大夥說:幹革命,可不能老圍着自己的家門轉。
因為,全中國都是我們的家鄉。
他的這番話,獲得了丁政委的認同。
政委對戰士們說,山東可是個好地方啊,不僅各地有特産,而且水浒中的一百單八将,全都是山東好漢。
而此時,山東的老百姓,也正在歡欣鼓舞地準備着,迎接人民解放軍的到來呢。
鑼鼓喧天,載歌載舞,淳樸的山東沂蒙老區人民,用質樸的行為,和真誠的笑臉,溫暖了從蘇北趕過來的子弟兵的心。
也趕走了戰士們的思鄉之情,和因吃敗仗而産生的郁悶情緒。
部隊的新兵補充得多。這給政治思想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但58團政治委員陳堅卻很有信心。
他決定和新任58團團長的劉勝一起,鼓舞士氣,把擔子挑好,把每一仗都打好。
為了迎接新的戰鬥,也為了盡快适應山東南部山連山的地形,戰士們加緊訓練。
射擊、投彈、野練……一刻也不肯停歇。
而且個個摩拳擦掌。等待新的戰鬥任務。
可是任務卻一直沒有安排下來。
這讓脾氣爆、性子急的連長石東根,變得十分焦躁。
因為兄弟部隊捷報頻傳,而他卻隻是帶着戰士們一個勁兒練兵。
這讓他産生了有勁兒使不出的挫敗感。
他找到劉勝團長,卻遭到劉團長的嚴厲批評。
陳堅也到戰士們中間鼓舞士氣,告訴大家:既然大家能夠征服一座座大山,那麼打垮國民黨的74師,也是指日可待。
國民黨軍為了迫使我軍在臨沂一帶進行決戰,在我軍背後,出動了三個軍6萬人,占領了萊蕪,并向南推進。
張靈甫也命令先頭部隊,以最快的速度北上。
如此一來,在我軍正面,敵軍也集中了74師、83師等20萬人,沿臨沂一線齊頭并進。
很顯然,敵軍是企圖對我軍造成南北夾擊之勢。
但我軍沒有上這個當。
我軍野戰軍司令部決定,除了保留少數部隊在南線阻擊外,其餘大部分主力,都避開正面敵人,轉頭北上。
在運動戰中,先吃掉占據萊蕪的敵人。
而沈軍長的任務,就是拿下萊蕪城北口的吐絲口鎮,截斷敵人往北的退路。
這顯然是場硬仗。
好在戰士們情緒高漲。
大家連夜急行軍,趕到了吐絲口。
戰鬥很快打響,先是出其不意地炸掉了敵人的封鎖線。
然後一鼓作氣沖進城内,一舉端掉了敵人的老窩。
劉勝所帶的團因為被留下作總預備隊,所以他在思想上很有情緒。
但經過陳堅的耐心開解,他心裡的疙瘩,也被慢慢地解開。
劉勝終于接到了戰鬥任務。沈軍長命令他,次日中午12點以前,一定要解決吐絲口鎮的全部敵人。
劉勝立刻組織了突擊部隊,如猛虎下山,越過前沿;又如鋼刀,直插敵人心髒。
打得敵軍暈頭轉向,很快就滅掉了敵軍的師部。
然而戰鬥中,也有犧牲。
敵人的一座碉堡,在我軍的猛烈攻勢下,舉出了白旗。
連長石東根命令戰士前去繳槍,然而排長楊軍卻認為應該先把情況搞清楚。
可是求勝心切的石東根并未接受意見,一意孤行。
結果,敵人真的是假投降。就在我軍戰士逼近時,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機關槍掃射。
排長楊軍被打傷,戰士周鳳山壯烈犧牲。
這時,沈軍長又接到消息,南線的5萬多敵人已開始逃跑,正在向我方突圍。
劉勝接到命令後,掉頭參加阻擊。
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打得敵軍人仰馬翻。
衆多敵人倉皇逃竄,被我軍俘虜。
一個中将司令官,試圖騎馬逃跑,也被我軍神槍手王茂生,用槍将馬打倒,将其活捉。
用敵74師師長張靈甫的話說,3天6萬人,趕鴨子也沒有這麼快。
這時張靈甫也接到了電報,因為北部李副司令于萊蕪以北地區,被解放軍包圍,失去聯系。
所以他所率領的南線增援部隊,一律停止前進,就地待命。
吐絲口鎮的戰鬥取得了巨大勝利,有些人就有些驕傲自滿。
比如連長石東根就喝醉了酒,舉着從敵人手中繳獲的大刀和軍帽,策馬飛馳,目中無人。
甚至連沈軍長站在旁邊,也沒看到。
他受到了沈軍長的嚴厲批評。
萊蕪戰役以後,敵軍也調整了作戰方案。試圖以三個兵團,分左中右三路,直撲我軍所在的沂蒙山區。
張靈甫所率領的74師,擔任了這次戰鬥的先鋒,仿佛勢在必得。
但他們忽略了垛莊這個地方的守備力量,非常薄弱。
為了分散和牽制敵人的注意力,沈軍長命令部隊從沂蒙山的西側,插入到敵人的後方,魯南一帶。
國民黨74師進攻坦埠失利,在我軍東、西、北三路大軍強大壓力下,隻能向垛莊狼狽潰逃。
然而孟良崮大山阻擋了他們的去路。
而且沿途都是高山大嶺,呼應困難。
機械化裝備,更是難以發揮優勢。
他們通往垛莊的路,變得步步難行。
于是張靈甫下達命令,改道前進。
他的想法是,兩翼頂住,掩護全軍,翻過孟良崮,南下垛莊。
對此,他身邊的董參謀長,很有顧慮。
因為如果當晚無法到達垛莊,那麼情況很可能會發生改變。
可是張靈甫依然獨斷專行,并稱這是上級的命令。
隻是張靈甫萬萬怎麼也想到,這正是我軍布好的八卦陣,就等着他往裡面鑽。
沈軍長的部隊星夜飛兵,于拂曉前趕到了垛莊城外。
并且猶如奇兵天降,以極快的速度,神不知鬼不覺地,就奪下了防備空虛的垛莊。
一下子就切斷了張靈甫下山的退路。
此時的張靈甫,已在孟良崮山上,一夜安逸,卻不料早已延誤時機。
此是74師的第一敗。
第二敗,便敗在張靈甫的狂妄自大。
他決定死守在孟良崮,等待友軍支援。
他的如意算盤是,以自己為誘餌,将解放軍的主力吸引到孟良崮山上,然後讓外線的友軍來個大包圍。
這下,他就可以中心開花,内外夾擊。
然而他卻忘記了,國軍之間的相互拆台,早已是一盤散沙,哪有配合之說?
一旦遇到危險,都在比誰跑得更快。
可是張靈甫卻仍在幻想,并為他的“中心開花”而沾沾自喜。
卻不料早已被我軍緊緊包圍在孟良崮山上。
400公尺以上的高地,都被我軍占領。
沈軍長的部隊也正從南面正在向540高地進攻。
這時,曾被我軍俘虜的張小甫,回到了張靈甫的身邊。
張靈甫對他的被俘大為光火,并狠狠扇了他兩巴掌。
但張小甫還是把實情告訴了張靈甫,眼前解放軍的幾十萬人,已經将孟良崮圍成了一個鐵桶。
他希望張靈甫能夠為了74師三萬多弟兄,棄暗投明。
然而張靈甫卻執迷不悟。
直到他聽到外圍的國軍出工不出力的消息,才終于意識到兇多吉少,大事不妙。
我軍的包圍圈越來越小,敵軍的傷亡越來越大。
連敵機投放的補給也被我軍捕獲。
這時張靈甫唯一剩下的選擇,隻能是突圍。
那麼張靈甫究竟會朝哪個方向突圍呢?
這成了擺在沈軍長面前的一道難題。
實際上,這也是沈軍長和張靈甫之間鬥智鬥勇的大比拼。
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我軍540高地部分陣地失守。很多人判斷張靈甫會朝540方向撤退,然而沈軍長卻有自己的考慮。
因為他知道,張靈甫一向會用聲東擊西的作戰方式。
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獲得勝利。這真是颠覆不破的道理。
果然,沈軍長料事如神。
張靈甫的确沒有朝540高地撤退,而是選擇了385高地。
僅這一招棋,就讓沈軍長在這場比拼中,完勝了張靈甫。
眼看着不可一世的張靈甫和他的74師,劫數就要到了。
沈軍長命令劉勝馬上帶三團去增援385高地。
并強調,不許放走一個敵人。
激烈的戰鬥打響,我軍戰士們英勇作戰,徹底粉碎了敵人的突圍計劃。
但劉勝團長卻壯烈犧牲了。
當初在漣水與74師對陣時,我軍犧牲了58團的蘇團長,這次在孟良崮圍殲74師,劉勝團長又被奪去生命。
這讓埋藏在58團全體官兵心中的怒火,瞬間被點燃。
在陳堅的帶領下,大家振臂高呼“攻上孟良崮,活捉張靈甫”。
震耳欲聾的喊聲驚動了整個山野。
此時的炮火,已經打到了張靈甫的洞口。
可這時的張靈甫還在進行垂死掙紮,試圖尋求增援。然而他得到的,都是“我們進展有困難”的回複。
槍如林,彈如雨,炮火連天,打得敵軍落花流水。
在攻占孟良崮頂峰時,連長石東根率領戰士們搭起人梯,攀上懸崖絕壁,直搗張靈甫指揮部。
這時,猶如熱鍋上螞蟻的張靈甫,隻好寄希望于張小甫,然而給過他很多次機會的張小甫,卻無奈地說,晚了,人家不會上這個當了。
氣急敗壞之中,張靈甫一槍擊斃了這個跟随自己多年,并一直視自己為偶像的“小弟”。
張靈甫被我軍團團包圍,最終無路可退,隻能舉槍自盡。
勝利了,沈軍長所在的部隊,終于戰勝了不可一世的敵軍74師。
一輪紅日,刺破烏雲。
解放軍各路大軍,在孟良崮上勝利會師。
紅旗招展,歡聲雷動。
電影《紅日》,由上海天馬電影制片廠拍攝完成于1962年8月。從拍完到上映曾費盡周折。
當導演湯化達和湯曉丹帶着樣片送審時,并沒有被通過。後來他們根據修改意見,不斷調整和補拍,但依然面臨着被“槍斃”的危險。
直到1963年5月1日,該片才得以與全國觀衆見面。
上映後好評如潮。
這部電影根據吳強的同名小說改編。和《南征北戰》一樣,描寫的是同一時期的三場戰役——第二次漣水保衛戰、萊蕪戰役和孟良崮戰役。
相比之下,我覺得《南征北戰》的視覺更為宏大,而《紅日》而拍得更為細膩、生動。出場的人物雖多,但個個形象鮮明。
我覺得《紅日》至少在三個方面,是難以超越,并值得誇贊的。
一個是對戰争場面的還原,非常真實。
《紅日》的原作者吳強,本身就是參加過這幾場戰役的現場指揮員,時任華野六縱政治部宣傳部長,所以對這幾場戰役,非常熟悉。
二是演員的陣容,非常強大。
上影廠幾乎動用了一半以上的“硬裡子”演員,在其中出演角色,其中包括——
張伐扮演沈軍長、高博扮演丁政委、中叔皇扮演參謀長、李農扮演師長、裡坡扮演的劉勝團長、康泰扮演團政委陳堅、楊在葆扮演連長石東根、宋桂馥扮演排長楊軍等。
另外扮演戰士的演員有張桂蘭扮演阿菊、張子良扮演秦守本、李英扮演王茂生、史久峰扮演周鳳山等。
反派方面也是衆星雲集。
包括舒适扮演張靈甫、程之扮演敵參謀長、董霖扮演張小甫、于飛扮演黃旅長、梁山扮演周旅長、方伯扮演吳團長、石靈客串攝影師、張雲立扮演王副官等。
大家所熟悉的上影廠演員如史淑桂、馮笑、徐才根等,也都在其中出演了角色。
而且跑龍套的,也都是明星,比如站在河灘上提着竹籃的姑娘,就是因出演《枯木逢春》而走紅的尤嘉。
這樣的陣容,從那之後,就再難出現。
而且他們的表演都很成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舒适扮演的張靈甫,相比較項堃在《南征北戰》中所扮演的張軍長,舒适無論氣質還是戲路,都顯然更加适合這個角色。
還有程之也将敵參謀長明智冷靜的一面,給表現了出來。
影片還有一個不能不提到的亮點,就是呂其明為影片進行的音樂創作。
除了《誰不說俺家鄉好》這首脍炙人口的插曲外,影片在各個不同場景的音樂設計,都很符合規定情景,而且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
尤其每當74師出現時,旋律總會變得整齊且張揚,恰到好處地體現了張靈甫傲慢自大的性格。
然而也許正因此,電影一上映,便被打成“毒草”。
理由便是“美化了敵軍”和“醜化了我軍形象”。
其中楊在葆扮演的石連長在獲得勝利後縱馬揚鞭的場景,曾遭到過嚴厲的批判。
不過好的電影,大家仍然愛看。
所以當時出現了大家一邊批判電影,一邊又追看這部電影的奇特現象。
如今,哪怕59年的時間過去了,幾代影迷仍對這部電影念念不忘。并且在年輕觀衆中,也大受歡迎。
認為它比現在拍的很多戰争片,都更加真實、生動、感人。
戰争場面打得精彩,看得人熱血澎湃。
另外對反派也沒有可以醜化,非常難得。
很多初出茅廬的年輕演員都因這部影片而成名,比如楊在葆。
唯一的遺憾,就是《紅日》這個片名,明顯不如《南征北戰》取得好。甚至讓很多觀衆都誤以為是部“農村片”。
我想,如果換一個更加貼近孟良崮戰役的片名,那麼它的影響力,一定會更大。
優秀的作品,總是讓我們百看不厭。那麼大家都看過這部《紅日》嗎?感覺與《南征北戰》相比如何呢?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與更多網友進行讨論。
我是雅清,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咱們下期節目,再會。
文/DJ雅清編輯部:阿傑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DJ雅清(yaqngzhuli99)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歡迎閱讀:當年擊敗《高山下的花環》獲大獎 這部尖銳大膽的寶藏電影 你看過嗎
給“22大明星”10位男星演技排個名 王心剛第8 謝添第5 趙丹非最佳?
揭秘《冰山上的來客》幕後故事 好電影險些夭折 導演差點“犯錯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