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腳下,西周宮殿。一位身穿身穿華服,頭戴王冠的男人,正在大殿之上來回踱步,一時滿臉愁容,一時搖頭晃腦
突然,他停下腳步,拉住一個侍從問道“你快說,愛妃冷若冰霜,本王如何能讓愛妃笑一笑,說不出來,就把你殺了”
侍從立刻跪下喊道“大王饒命啊”渾身發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殿内一人眼珠一轉,走了出來,這人正是虢石父,奸笑着說道“大王想讓娘娘笑一笑。這也不難,隻是看大王敢不敢做”
“普天之下,還有我姬宮湦不敢做的事,你趕快說來”
“骊山有烽火台,綿延百裡,把它點着,外敵來犯可以點烽火,讓諸侯帶兵馬前來救駕,如果把他們騙來,應該可以逗娘娘一笑”
“愛卿,此計甚妙”大王笑道
幾日後,骊山烽火台下,諸侯帶着幾萬兵馬奔襲而來,馬聲嘶嘯,士兵亂作一團,褒姒終于笑了,諸侯和士兵也發現自己被騙了
這就是著名的烽火戲諸侯,後來這位周幽王又幹了幾次,時間一長幹脆都不來了
周幽王後來還廢黜王後申氏和太子宜臼,冊封褒姒為後,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并下令廢去王後的父親申侯的爵位。申侯擁立宜臼為王,幽王準備讨伐申國,申侯聯合缯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于公元前771年進攻鎬京,西周滅亡。
2012年北京清華大整理獲贈的戰國竹簡(“清華簡”)時,發現竹簡上的記述與“烽火戲諸侯”相左,史學界覺得這個故事是編造的
無論這個故事是不是編造的,褒姒都不是西周滅亡的原因。
西周滅亡的真正原因一:分封制不穩定和中央軍的衰弱
- 長期分封制的不穩定,周朝建立之後實行分封制,分封了72個諸侯國,在長期的發展中,不利于管制, 諸侯國的日益強大,王權衰弱
- 周朝也不傻,分封制的同時,為了鞏固統治,建立了強大的中央軍隊,西周三大軍:虎贲,周六師,殷八師。虎贲是周王的禁衛軍,武王伐纣,即以虎贲為先鋒。周六師是由周人組成的,駐在周京所在的西土地區,六師是周的主力軍。殷八師是殷遺民編成的,将帥則由周人充任。周人對南方各族多次的征戰,往往是六師、八師并用
- 軍隊的衰弱這得怪周幽王他爹周宣王,年輕時本來好好的,勵精圖治,任用賢能,達到“宣王中興”,晚年腦子不好使了,到處打仗,還都打不赢,尤其在千畝之戰大敗于 姜戎 ,南國之師全軍覆沒
- 周幽王繼承過來的中央軍實力已經大減,已經沒有能力大規模出征,對諸侯國的控制也減弱了很多,打仗叫人家不來也很正常
二:井田制的崩潰
- 周朝的體系是比較完善的,分封制的配套措施就是井田制
井田制是把耕地劃分為多塊一定面積的 方田 ,周圍有經界,中間有水溝,阡陌縱橫 ,像一個井字。一人耕種大約100畝(約合今70 公畝 )。100畝為一個方塊,稱為“一田”。
- 井田制的規定一切土地屬于國家所有(即屬于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封給諸侯,諸侯将受封土地分賜給卿大夫,卿大夫把土地再分賜其子弟和臣屬。周王對所封土地有予奪之權。各級受封的貴族對土地隻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隻能世代享用,不能轉讓與買賣。受封者還要向國王交納貢賦。
- 井田制配合分封制,成為了周朝的基本政治和土地體系,維持着周朝的穩定
- 随着生産力水平的提高,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諸侯開墾新的土地,私田增加,雇傭勞動力,減少稅負,導緻公田逐漸被抛棄,周王室的經濟基礎出現問題
《管子·海王篇》記載:“今鐵官之數曰:一女必一針一刀,……耕者必一耒一耜一铫。”
烽火戲諸侯之後, 犬戎殺死了幽王和伯服,擄走了褒姒,西周宣告滅亡。諸侯 擁立原先被廢的太子宜臼為王,史稱周平王, 定都 洛邑 ,史稱東周。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 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
褒姒之後再無消息,她去了哪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曆史上最豐富多彩的春秋戰國時代即将到來。褒姒戲劇性的推動了曆史的進程,滅亡了一個時代,造就了一個新時代,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