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二冬
燒二冬為京魯菜中的老牌名菜,也是檢驗魯菜廚師的一道功夫菜。不過現今的京魯菜館中此菜亦是較為少見,就算有多數為味道一頭沉,也就是冬筍與冬菇味道輕重不一,常常是筍未入味,但菇已過鹹,造成味道的不平衡,昔日的名菜逐漸被人淡忘。
看似簡單實則過程繁複
追根溯源還要尋求一下傳統的做法,雖現在來說冬筍冬菇較為平常,家中用這兩個食材做個燒二冬也不是難事。但古代此二物數山珍,位列上等食材,故燒二冬的制作上尤為講究與細緻。前面說的味道不平衡源自于對于食材性質的不熟悉,冬筍鮮味粗厚,結構緊密,入味較難。而冬菇結構綿軟稀松,較易入味。故此菜需将兩食材先後入味,方可解決味道一頭沉的問題。
冬筍多改刀為小梳角
先後入味即是将冬菇與冬筍區别開,冬筍取尖,改刀為小梳角,過水去除澀味後,以醬油和鹽、白糖略腌制,此為先入味,提前碼味上色。再将二冬同過油收緊,稍過油可斷生略脫水,減少煨制時間且可使味汁吃入。鍋中熱油,以蔥姜爆香下入二冬,後淋入醬油、料酒、白糖、澱粉等勾的碗芡,翻炒後再下少許清湯煨制。通常做法是先調味入湯,收汁後勾芡,但因冬菇入味較易,故直接以帶芡汁煨制,使味道存芡中。待收汁後淋入幾滴香油即成。
成菜鹹鮮微甜,略帶醬香,色澤棕紅,明晰透亮。其實餐館中遠比家中的廚具完善,隻因燒二冬一菜需經焯水、過油、燒制。且雖叫燒二冬,但技法上又用到炒、溜、扒、煨。流程與技法上均較為費時且吃功夫。在現今後廚的快節奏中,多将其簡化,也就造成了燒二冬逐漸被淡忘。倒也無妨,對于此類費功夫但食材簡單的菜肴倒是老梁的最愛,周末下午時光做上三兩道菜,焖上一鍋飯,品着菜肴的美味,乃是享受無比。我是老梁,咱們明天見!
如果你對今天的菜感興趣,可以添加公衆号TanshisheBJ或搜索公衆号【談食社】裡面有更多美食故事等着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