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龍山路社區供圖
6月21日,由龍山路社區黨委、團委、關工委主辦的“走進非遺文化 傳承川劇魅力”活動在松石幼兒園多功能教室火熱上演。活動邀請到重慶市戲劇家協會會員、川劇傳承人譚冬鳴走進幼兒園,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别樣的非遺文化課,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到了非遺文化——川劇的獨特魅力。
聽川劇知識 品評文化韻味
“川劇是我們川渝地區的本土藝術形式,與很多戲曲一樣,分為‘生、旦、淨、末、醜’五個行當。”在簡單地自我介紹過後,譚冬鳴給孩子們講起了川劇知識。從什麼是川劇、到川劇的行當、再到川劇表演中的經典手勢,譚冬鳴一邊用淺顯的語言解釋着理論知識,一邊引導孩子們跟随她的講解學習各種手勢,不斷提升着孩子們參與其中的的興趣。
随後,幾位小朋友還走上講台,在譚冬鳴和助理老師的指導下,練習川劇的經典姿勢,并嘗試川劇唱腔。台下的小朋友,也跟随台上譚冬鳴的指導及同學的演練帶動,自顧自地練習了起來,現場的氣氛一下子熱鬧了起來,有效增進了孩子們對川劇的了解和認知。
看變臉絕活 感受文化魅力
變臉是川劇的絕活,更是吸引孩子們注意力的不二法寶。在理論講解告一段落後,與譚冬鳴一起來到幼兒園的助手陳杭早已換好戲服,現場為孩子們表演了一段“變臉”絕活。
伴随着激昂的音樂聲,陳杭手持一把黑色折扇閃亮登場,在跳轉騰挪間,他的臉譜也在不斷發生着變化,藍色、白色、紅色臉譜切換自如,引得台下小朋友不斷尖叫。
為了讓孩子們能更感受到“變臉”的魅力,陳杭還走到小朋友們中間,讓孩子們觸碰他的臉譜,并以孩子們來不及反應的速度切換。眼見着臉譜在自己手指下瞬間變化,這種神奇的變化讓孩子們高興不已。
穿川劇戲服 體驗文化之美
“變臉”節目結束後,不少孩子還在開心地讨論,譚冬鳴又拿出了幾套小戲服,邀請孩子們上台試穿。
紅色嬌豔、黑色精神,紗裙飄逸、頭飾精美……漂亮的川劇服飾又将孩子們的注意力吸引回到台上,被選中上台的小朋友歡呼雀躍,在譚冬鳴、陳杭及其他助理老師的幫助下,穿上戲服,跟着老師一起走台步,雖然稚嫩,但認真的表情讓人忍俊不止。
龍山路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非遺文化進校園是今年社區微型少年宮重點打造的活動項目之一。
“我們現在設定的6月為川劇文化進校園月,将會和譚老師一起走進轄區四所學校,讓更多孩子們領略到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龍山路社區負責人說,下一步,社區還将開展國學禮儀文化、剪紙等傳統文化活動,讓更多孩子感受到傳統文化之美,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王彥雪、楊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