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騎手死亡數據統計?12月3日晚,南京市秦淮區某小區,一名49歲的外賣騎手突然倒在出租屋内,再也沒有醒來,讓人痛心和惋惜目前,具體死亡原因尚未公布記者調查發現,外賣小哥工作時間比較彈性,從六七小時到十幾小時不等有的小哥為了多勞多得,甚至跑單到淩晨,十分辛苦對此,專家建議,監管部門應該出台相應機制,強制勞動者進行休息,平台也應給勞動者提供定期體檢等關懷,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外賣騎手死亡數據統計?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12月3日晚,南京市秦淮區某小區,一名49歲的外賣騎手突然倒在出租屋内,再也沒有醒來,讓人痛心和惋惜。目前,具體死亡原因尚未公布。記者調查發現,外賣小哥工作時間比較彈性,從六七小時到十幾小時不等。有的小哥為了多勞多得,甚至跑單到淩晨,十分辛苦。對此,專家建議,監管部門應該出台相應機制,強制勞動者進行休息,平台也應給勞動者提供定期體檢等關懷。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許暢攝
49歲外賣騎手在出租屋内死亡
12月3日晚上8點多,秦淮區朝天宮附近一小區出租房内,跳完廣場舞回來的張女士打開房門,發現鄰居老吳癱倒在客廳,沒有了生命體征。她立刻報了警。
據了解,老吳是一名外賣騎手,今年49歲,當天白天他還在送外賣。老吳的母親得知消息後連夜趕來南京,悲痛不已。
12月4日中午,記者來到事發的小區,院子裡停着一輛電動車,車上,外賣箱、車把棉手套,裝備齊全。據室友回憶,老吳前兩天回了一趟老家馬鞍山,回來以後,似乎變得更加拼命。“早上7點左右就去上班,一直到晚上8點左右才回來。出事那天中午,他回來弄了點飯,吃完以後又立馬出去跑單了。晚上我回來的時候,在樓梯上看到一個本該放樓下的痰盂,痰盂裡面還有嘔吐物,他身體可能不太舒服。”室友稱,雖然平時交流不多,但是萬萬沒想到,老吳會突然倒在家中。
有人跑單到淩晨 每天要走兩三萬步
雖然老吳的死亡原因尚不清楚,但外賣行業是否工作強度大?現狀又是怎樣的呢?
4日中午,記者來到南京新街口的中山電子城,大廈内的不少商戶都做外賣生意,這裡也是外賣小哥聚集地。
張師傅今年40多歲,他告訴記者,天氣冷了,最近訂單量增加了不少,一天中最忙的時間是上午10點半到下午1點半,馬不停蹄。因為超時送達要被扣錢,10分鐘内扣4元,超過10分鐘,一單就白做了。有時投訴多,一天就白幹了。他說,一般下午2點到5點,就是一些零星的單子,一小時也就兩三單,就寬松多了。5點到8點又迎來了“晚高峰”。
張師傅說,送外賣的小哥有些是專送騎手,全職,由站長來排班;還有不少是“衆包”騎手,7天24小時都可線上接單。這兩種都有保險。
“上班的時間主要看個人情況,多勞多得。”他說,自己是從上午10點做到晚上8點,強度還好,一天30多單,一月下來收入在六七千元,“要想月薪過萬,就得熬時間、拼體力了。”他說,有些人早上7點就出門接單,一直忙到淩晨,每天就睡四五個小時,一天接五六十單。
外賣小哥宋師傅說,外賣這行賺的就是辛苦錢。他們夏天曬得脫了皮,冬天凍得直哆嗦,遇上雨雪等惡劣天氣,就更受罪了。但是往往雨雪天,一單的收入又比平時多,所以很多人還是會選擇出門接單。因為趕時間,出現交通剮蹭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送外賣,他的車就被撞了,車頭撞壞了一大塊,所幸人沒事。
宋師傅手機裡的運動記錄,平均每天都在25000步以上,一直位居朋友圈榜首。宋師傅說,“一天幹下來,晚上11點多才到家,腰酸背疼的,連澡都不想洗。”
一些小哥表示,幹這行久了,他們腸胃都不太好,因為飯點時,剛好是他們最忙的時候。有不少小哥表示,他們經常是下午2點後、晚上8點後才顧得上吃飯。
平台和監管部門應出台措施
東南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浦正甯認為,外賣、快遞等行業,勞動者工作時間長、時間不固定,多處于弱勢。想要保護他們的權益,平台方和監管部門都該做出努力。
浦正甯稱,現在一些網約車公司,在司機工作時長達到一個數值之後,平台會自動關閉,強制勞動者休息,外賣平台也可以效仿。另外,如果平台給勞動者更高的分成比例,讓利給勞動者,或許可以減少現在這種“拼命”的情況。不僅如此,平台也應給勞動者全方面的關懷,例如定期體檢、心理咨詢等。此外,社會保障監管部門,應該出台完整的監管機制,來規範商家行為。
來源 北京晚報 據現代快報
流程編輯 王夢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