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用最髒的話罵我父母

用最髒的話罵我父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22:06:54

“我聽過最惡毒的謾罵,是來自我的父母。”

用最髒的話罵我父母(我聽過最惡毒的謾罵)1

“不打擊你,你會飄。”

“我聽過最惡毒的謾罵,是來自我的父母。”

很難想象,這句像極了電影台詞的話,其實出自普通人之口。

在綜藝《少年說》中,有一幕讓我們十分痛心。

一個女孩哭着大聲控訴自己的媽媽:

“你怎麼總是拿我跟其他同學比較,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都看不到?”

結果,她媽媽冷冷地回應說:“其實我一直在不斷打擊你,以你的性格,不打擊會飄。”

當女孩一邊抹眼淚一邊表示,自己的性格不适合打擊的時候,媽媽卻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當你很強的時候,我覺得我要拍一下,當你很弱的時候,我覺得要推你一把。”

女兒發現,無論自己再怎麼說,都無法勸服媽媽,于是哭着走下了台。

很快,這段對話登上了微博熱搜,許多網友紛紛表示:

“在這個女孩身上,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多少孩子,就是這樣,被父母從小打擊到大。

用最髒的話罵我父母(我聽過最惡毒的謾罵)2

對自家孩子要格外嚴厲,該罵的時候要罵,不該罵的時候,換個角度也要罵。

動辄在外人面前說出傷害孩子的話,以“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為固定托詞,惡語相向、道德綁架。

這個在部分大人眼裡約定俗成的育兒方式,成了無數孩子的童年噩夢。

以緻時過境遷,他們早已長大成人,在不經意回想起曾經遭受的打壓時,仍然會感到窒息。

用最髒的話罵我父母(我聽過最惡毒的謾罵)3

“ 你的肆意批判,葬送了孩子一生 。”

來自親人打壓的痛,往往會伴随一生。

豆瓣的一位網友,在網上道出了她從童年到長大被父母謾罵打壓的辛酸:

“我現在上高中,從小被家裡人罵大的,不是那種普通的罵,是帶有侮辱性語言的謾罵,如生殖器,祖宗父母,我父母狠起來真的會自己咒自己。

而且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能把我罵一個小時,比如倒水的時候不小心把水灑了,就能特别難聽的罵,鞋子沒擺好,也會挨罵。

我上初中的時候開始和他們頂嘴,但是每次隻會被狠狠揍一頓,後來我選擇沉默,可是在他們眼裡,我這是故意不說話,跟他們對着幹。

因為生活在這樣的家庭,我特别敏感自卑,導緻我身邊的同學也覺得我很奇怪,小學的時候我就被霸淩過,初中更嚴重,高中好了,沒人理我了。

但是讓我特别疑惑的是,為什麼我周圍所有人都覺得我是個異類,我的父母和爺奶對我這麼好我還不珍惜?

可是我頂嘴他們會大肆宣傳,跟朋友親戚同事賣慘,他們怎麼對我的,我隻敢在網上說出來。周圍的同學都很幸福,隻有我一個人這樣。”

我們沒辦法想象,把痛苦、侮辱、折磨加注在自己身上的人,竟然是自己最親的父母、親人。

“一直否定我,打壓我”

“父母永遠喜歡貶低我”

“因為父母的打壓,我從小就自卑。”

……

每個人都在說自己的故事,每個人又似乎都能在這些話語中看到自己的前半生。

在否定的環境裡長大,在被貶低的生活裡完全失去自信。

他們的性格變得膽小自卑,一邊怕受傷,一邊渴望被肯定。

害怕被别人讨厭,所以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和看法,在無限順應他人的過程中,完全忽略掉自己的感受。

他們看起來和常人無異,卻在心理上 ,卑躬屈膝。

父母們對此自然是毫不知情,對孩子的打壓,也不僅限于在家裡。

到了外人面前,他們的貶低手段運用得更加得心應手,并且順理成章地給這種态度加了個名為“謙虛”的包裝。

用最髒的話罵我父母(我聽過最惡毒的謾罵)4

聽到别人誇一句,父母像條件反射一般,找出一連串的話,來向對方展示自己的孩子是多麼“不可救藥”。

與其說這是一種謙虛,倒不如說是在極大地消耗孩子的自尊心。

旁人怎麼說,對孩子來說并不重要,他們在意的,是爸媽對自己的看法。但恰恰是最重視的人,傷他們最深。

在潛移默化中,兒女們深信了父母口中自己的差勁與不堪。

無論怎麼努力都不會變好,成了一代人走向絕望與自棄的心結。

用最髒的話罵我父母(我聽過最惡毒的謾罵)5

“ 滿目猙獰的愛,是孩子一生的痛。”

著名心理專家馬歇爾·盧森堡說:

“也許我們并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确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不少父母總是忽略了這點,他們肆無忌憚地對孩子打擊、嘲諷甚至謾罵。”

不曾想,語言這種暴力,雖然不攻身,但攻心,傷害指數還特别驚人。

你滿目猙獰,讓孩子懦弱自卑。

相信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愛孩子的,這不容置疑。

但絕大多數時候,他們滿嘴是愛,卻表現得滿目猙獰。

根據美國愛荷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父母每天對孩子說的話語中,隻有不到20%的表述是積極和充滿鼓勵的。

每個孩子平均一天會得到超過400條的負面評論,而正面評論卻隻有30多條。

“你怎麼這麼笨?”

“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為什麼别人能做到你就做不到!”

“你腦袋裡裝的是什麼?”

“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

“别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

......

這些,都是父母責罵孩子的常規用語。

用最髒的話罵我父母(我聽過最惡毒的謾罵)6

根據密歇根大學的伊森·克羅斯博士的一項實驗:

當一個人受到語言暴力攻擊,他的情緒疼痛在大腦區域反應,和身體疼痛極為相似,神經系統能體驗到了幾乎相同級别的疼痛。

也就是說,當父母辱罵自己孩子的時候,孩子情緒上遭受到的創傷,和身體受到傷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你以為隻是說說而已,其實孩子内心早已滿目瘡痍。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大人們在用一種近乎自負的态度來實施貶低式教育時,一定想不到,自己會對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孩子們在負面情緒裡長大,心中會充滿恐慌與無助,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

即便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還是很難從這樣的自卑情緒裡走出來。

陳喬恩曾在采訪中說起,由于小時候總是遭受到母親的打罵,她在成年後依然會充滿恐慌,時常會出現關于挨打挨罵的夢魇。

用最髒的話罵我父母(我聽過最惡毒的謾罵)7

而在爸媽心裡,這些陰影都是不存在的。

他們隻覺得,孩子需要在嚴厲的環境中成長,鼓勵多了,他們會在沾沾自喜中迷失自我。

殊不知強壓下形成的生長壞境,造就的是一場兩敗俱傷的博弈。

寫在最後

“ 你的脫口而出、習以為常,傷的是孩子的一生。”

很多父母自始至終都無法明白,他們口中的愛,其實是孩子的痛。

在一個人三觀還在漸漸成長的時候,需要的是溫暖和呵護,是鼓勵也是理解,而不是冷冰冰的語言和所謂的“激将法”,肆意打壓孩子造成的是不可逆的傷害。

爸媽們說的最多的是“愛”,“都是因為愛你” “還不是為你好” 而這種愛,對于孩子來說是沉重的,是偏失的。

父母本應認識到,孩子也是自由獨立的個體,而不是自己的附屬品。

他們有自己的想法,需要被人尊重與認同。

我是森與森然,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愛自己也愛自己的孩子,歡迎各位評論留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