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我第一次打耳洞是以反複發炎最後被迫自己密掉告終的。
讀初中的時候第一次打耳洞,打完的時候老闆說:回家擦擦酒精擦擦紅黴素,過一個星期的時候就可以換自己喜歡的耳釘了。現在想想簡直是p話,坑得我疼了好久,回家擦酒精沒用,人家說擦茶油,我也擦了,沒用,說紅黴素有效,沒用,防敏棒,沒用,銀針不是所有人都有效,對我還是沒用,最後我以為是自己太折騰了導緻怎麼樣都沒辦法好了,所以幹脆什麼都不戴,沒過多久耳洞密了。
高中假期的時候心血來潮又跑去打耳洞,這回很謹慎,一邊打了兩個,打算沒有問題再打另一邊。一回家就跟我媽說,也說了前些年打耳洞耳朵老發炎流膿,我媽完說了一句:“那你也跟我一樣不能戴銀的耳釘,不然會發炎變黑。”接着從茶葉罐裡找了兩根細梗戳到我新打的耳洞裡,疼的我呲牙咧嘴,沒有擦酒精沒有擦紅黴素,啥都沒擦,奇怪的是第二天開始耳洞不疼了,慢慢地也不紅腫,沒有什麼感覺,逐漸都忘了自己打了耳洞不知道變什麼樣了,過了兩個月把茶葉梗拿下來,完全泡開泡圓了,上面有一層很厚的白色膜,不知道是啥,可能是污垢,一看耳洞粉嫩不痛一點事兒都沒有。
前些年又打了個耳釘,在小耳骨上,打完之後師傅說回家用眼藥水,睡前滴一次,消炎,“不是用藥膏嗎?”“眼藥水!液體才能進得去縫隙!”哦~~但是洗頭洗臉的時候總會碰到生水,洗完後紙巾吸幹,然後滴上眼藥水,耳骨比較難好,大概半個月的時間才換上鋼釘,後來慢慢換成耳骨環,看來液體消炎藥水的效果才徹底。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