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物之說屬祖國醫學養生、食療、飲食禁忌範疇,但在正規教材或讀本中很少見到這個詞,它多為民間流傳使用的稱謂。
“雪上加霜”“火上澆油”的發物
按照中醫理論,人的體質可按氣血陰陽寒熱虛實的有無或多少來分類,從某種程度上講體質又決定了所患疾病的性質(如氣虛、血虛、虛寒、濕熱、痰濕,兼夾動風、動血等),而食物也具有四氣(寒熱溫涼)五味(酸苦鹹辛甘)等特點。所以,如果一個虛寒體質的人患了虛寒性疾病,又給他吃苦寒或鹹寒(涼)的食物,如同雪上加霜。反之,如果一個陽亢實熱體質的人患了溫熱性疾病,如果給他吃辛熱溫補之食物,如同火上澆油。這“雪上加霜”“火上澆油”會使沒病的人患病或使有病的人病情加重,此時這裡的“苦寒或鹹寒(涼)的食物”或“辛熱溫補之食物”就是發物了。這是發物最原始的本義。
從原始本義我們可以歸納如下:
首先,發物是食物,日常生活中随處可見。這些食物對于正常人而言,不能說是發物,隻有對那些患相關疾病的人或特殊體質的人或食用過量時才能稱為發物。
第二,如果給發物下一個定義,那就是指那些特别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舊病宿疾)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
第三,發物應該包含苦寒鹹寒(涼)或辛熱溫補兩種性質的食物,但長期以來人們一提到發物多習慣指後者,實際上還應該想到前者。
按照性能,發物可分為六大類:
一為發熱之物,如薤、姜、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
二為發風之物,如蝦、蟹、鵝、雞蛋、椿芽等。
三是發濕熱之物,如饴糖、糯米、豬肉等。
四是發冷積之物,如西瓜、梨、柿等各種生冷之品。
五是發動血之物,如海椒、胡椒等。
六是發滞氣之物,如羊肉、蓮子、芡實等。
發物的現代醫學觀
現代醫學并無發物之說,但從本義來看,發物相當于西醫所說的誘發因素或者是某些疾病的病因。發物之所以會導緻舊病複發或加重病情,從現代醫學角度歸納起來認為有三種可能性。
一是上述這些動物性食物中含有某些激素,會促使人體内的某些機能亢進或代謝紊亂。如糖皮質類固醇超過生理劑量時可以誘發感染擴散、潰瘍出血、癫痫發作等,引起舊病複發。
二是某些食物所含的異性蛋白成為過敏原,引起變态反應性疾病複發。如海魚蝦蟹往往引起皮膚過敏者荨麻疹、濕疹、神經性皮炎、膿疱瘡、牛皮癬等頑固性皮膚病的發作。
三是一些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如酒類、蔥蒜等辛辣刺激性食品對炎性感染病竈,極易引起炎症擴散、疔毒走黃。這就是中醫所說熱證實證忌吃辛辣刺激性發物的道理。
如果你想知道哪些食物對你來講是不是“發物”或需不需要對某些東西忌口,你最好到正規中醫院對你的體質或所患疾病性質先進行一個辨識,同時也要了解一些食物的特性,上述問題的答案便知了。(湖北省中醫院脾胃病科主任 胡運蓮 萬淩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