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一批詩人(如高适、岑參、王昌齡、王維、李益等)十分擅長描寫邊塞征戰生活,後人稱他們為“邊塞詩人”,形成了所謂的“邊塞詩派”,反映邊塞征戰生活的詩作逐漸蔚為大觀。所以說邊塞詩是唐代這個詩歌時代的一束奇葩。
邊塞詩為什麼會呈現出不同的主題思想迥異的藝術風格?
1.與時代特征密切相關
邊塞詩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唐代國力強盛,投筆從戎的知識分子大多精神昂揚,情感豪邁,在他們的詩,尤其是邊塞詩,雖有塞外環境的惡劣,也有對故鄉、親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敵忾的憤慨,保家衛國的決心,格調高亢,情緒激昂。而宋代積貧積弱、國力衰頹,面臨北方少數民族的強勢入侵,統治者卻紙醉金迷,不思進取,這樣在知識分子的筆下,多用來表現報國無門的憤懑,歸家無望的哀痛,豪邁之氣少了,悲涼之氣多了,雄偉氣魄少了,家國之愁多了。
即使同為唐詩,但也有較大不同。盛唐時期,即使是艱苦戰争,也壯麗無比;即使是出征遠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壯烈犧牲,也死而無悔。但到了中晚唐時期,詩人們雖然仍保持昂揚向上的基調,但其中已不免多少悲壯,多少感傷。
2.與個人際遇密切相關
邊塞詩的主題豐富多彩,邊塞詩風格異彩紛呈,或豪放曠達,或雄壯悲慨……除了時代使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便是詩人自身。即使是同一詩人,同一題材,也會因一時的際遇、一時的情緒不同,而在主題、風格上呈現迥然不同的特色。鑒賞詩歌不可陷入定勢思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