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以工代赈脫貧就業規模

以工代赈脫貧就業規模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1 21:24: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以工代赈脫貧就業規模(以工代赈老鄉)1

貴州省遵義市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以小山塘、小水池、小水窖為主,因地制宜建設“三小”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有效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困難和農田灌溉用水問題。圖為遵義市綏陽縣蒲場鎮蒲場村小山塘水利工程。 羅星漢攝(人民視覺)

以工代赈脫貧就業規模(以工代赈老鄉)2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積極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不斷改善庫區、山區交通條件,帶動周邊農民就業。圖為G330國道淳安段改建工程蛇柳特大橋建設現場,工人正在操控架橋機安裝預制箱梁。 毛勇鋒攝(人民視覺)

近期,以工代赈在各個政策文件中頻頻“露臉”:5月底,農業農村部提出通過以工代赈等措施幫助農民工穩崗就業;7月中旬,國家發展改革委發文明确今年以工代赈聚焦水利等七大領域;8月初,交通運輸部要求在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和管護領域推廣以工代赈……這些政策部署突出一個共同特點,即實施以工代赈的建設領域瞄準政府投資的重點工程項目。

今年為何如此強調在重點工程項目中實施以工代赈?目前現狀怎樣?還有哪些具體支持措施?

擴大赈濟效果,促進就近就業

——“十四五”以來,已下達中央投資近140億元,帶動30餘萬名農村低收入群衆在家門口就業

在貴州省銅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合水鎮,以工代赈新項目正加緊施工。“這個項目,政府投資100萬元,新建一條3.5米寬的産業路。項目就近雇了20多位村民,目前進入收尾階段,預計月底前完工。”合水鎮春晖林配套基礎設施以工代赈項目施工負責人吳忠浪告訴記者。

合水鎮三坪村村民石貴初是項目建設者之一,他家就住在附近,每天在工地上忙完,回家還可以幹地裡的農活,一個月工資将近5000元。“不僅是多了份收入,等這條路修好了,農機、貨車可以上山,種子、肥料再也不用靠人扛了,種地更省勁。”石貴初說。

以工代赈在中國已實踐近40年。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戰略咨詢處副處長王琤分析,以工代赈是中國支持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實施開發式扶貧的重要政策舉措。自啟動實施以來,以工代赈在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和發展環境、促進農村群衆就地就近就業增收、增強貧困人口内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印江縣發展和改革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2016年以來,印江縣累計投入以工代赈資金5497萬元,實施以工代赈項目33個,累計帶動2.7萬餘名群衆參與以工代赈項目建設,共獲得勞務報酬717.15萬元,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充分發揮了以工代赈“赈”的作用,實現了以工代赈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從全國範圍看,以工代赈實施力度持續加大。“十三五”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财政部累計投入以工代赈中央投資近300億元,帶動地方資金超過35億元,支持貧困地區實施了一大批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十四五”以來,已下達中央投資近140億元,實施以工代赈項目5000餘個,帶動30餘萬名農村低收入群衆在家門口就業。

為進一步擴大以工代赈政策實施範圍和赈濟效果,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已聯合八部門印發實施了《關于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極推廣以工代赈方式的意見》,組織地方實施推廣以工代赈方式的項目超過2萬個,帶動近200萬名農村群衆務工就業。同時督促指導有關方面在川藏鐵路、滇中引水等重大工程項目中實施以工代赈。“通過一系列探索實踐,以工代赈政策實現了從專項扶貧政策向兼具就業促進、基本建設、應急救災、收入分配、區域發展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幫扶政策的轉型升級。”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

瞄準一個重點,聚焦七大領域

——圍繞交通、水利、能源、農業農村、城鎮建設、生态環境、災後恢複重建等領域,優先吸納返鄉農民工、脫貧人口、防止返貧監測對象

今年以來,受疫情沖擊等因素影響,就業壓力上升,農村勞動力務工增收面臨較多困難。難題怎麼解?

“加大以工代赈力度是重要解決方式之一,特别是在重點工程建設領域進一步發揮‘赈’的獨特作用。”王琤說,重點工程項目是實施以工代赈的重要載體,具有投資規模、工程量、用工量均較大的特點。據初步統計,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人工費占比達15%左右,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産生的人工費約占成本的10%,加強重點工程投資力度将極大帶動群衆務工增收。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在重點工程項目中大力實施以工代赈促進當地群衆就業增收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部署加大重點工程項目以工代赈力度。

新規之下,哪些人員将被優先吸納?《工作方案》明确,以縣域為主組織動員當地群衆參與。項目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要與業主單位、施工單位建立勞務溝通協調機制,及時開展政策宣講和勞動力狀況摸底調查,組織動員當地農村勞動力、城鎮低收入人口和就業困難群體等參與務工,優先吸納返鄉農民工、脫貧人口、防止返貧監測對象。

崗位機會有哪些?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重點工程項目實施以工代赈瞄準一個重點,即政府投資的重點工程項目,按照“應用盡用、能用盡用”的原則,盡可能多地通過實施以工代赈幫助當地群衆就近務工實現就業增收。對于非政府投資的重點工程項目,鼓勵相關主體積極采取以工代赈方式,擴大就業容量;聚焦七大領域,即圍繞交通、水利、能源、農業農村、城鎮建設、生态環境、災後恢複重建等七個領域,充分挖掘相關項目主體工程及附屬臨建、工地服務保障、建後管護等方面的用工潛力。

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和管護是以工代赈的重點領域。8月5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和管護領域推廣以工代赈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确實施範圍,包括高速公路、普通國省幹線、沿邊抵邊公路、港航設施、機場、公路客貨運站等重點項目和在通自然村組公路、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危橋改造、農村簡易候車亭以及農村渡口、漫水路、漫水橋的建設和管護等領域。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顧志峰介紹,上半年,全國農村公路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實施項目數量2458個,總投資額51.6億元,發放勞務報酬總額4.7億元,吸納農村勞動力4.9萬人次,其中脫貧戶1.2萬人次。“随着以工代赈方式向重點項目推廣,預計下半年以工代赈規模将進一步擴大。”顧志峰說。

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勞務報酬

——為重點工程項目提前培養熟練勞動力;勞務報酬占中央資金比例由原規定的15%以上提高到30%以上

在重點工程項目中大力實施以工代赈,有利于當地群衆就業增收,但挑戰也不少。

部分務工人員技能不足是其一。在王琤看來,重點工程建設地點分布廣、涉及部門多、組織協調難度大、務工技能種類雜,地方在組織當地群衆參與重點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部分群衆沒參加過施工項目、難以适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技能需求等實際困難。

此次發布的《工作方案》充分考慮了相關問題,提出探索委托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技工院校開展培訓,提升當地群衆中小型機械設備操作技能和安全生産知識水平。依托實施以工代赈專項投資項目,有針對性地開展勞動技能培訓和安全生産培訓,為重點工程項目提前培養熟練勞動力。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認為,重點工程項目以工代赈不僅為務工人員提供一份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全面支持務工人員勞動技能提升,這充分體現出以“赈”強技能、以技能謀發展,真正做到“授人以漁”。

資金保障是另一大問題。相關調研顯示,以工代赈每投入1億元資金,可直接提供至少2000個就業崗位。但在部分地區,經費短缺成為地方政府實施以工代赈面臨的最大掣肘,一些項目甚至存在不及時足額發放勞務報酬等情況。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出台的《工作方案》明确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擴大以工代赈投資規模,國家發展改革委将實施一批以工代赈中央預算内投資項目支持重點工程配套設施建設,勞務報酬占中央資金比例由原規定的15%以上提高到30%以上,并盡可能增加。同時強調要及時足額發放勞務報酬,堅決杜絕拖欠克扣、弄虛作假等行為。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璐認為,《工作方案》提出了以工代赈資金投入的多元解決方案,既要充分運用以工代赈中央預算内投資、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地方财政專項資金,也要廣泛調動金融機構對投資項目的融資支持以及社會力量的投入。“下一步還要加大政策宣講解讀力度,盡快推動好政策與需要政策的主體實現有效對接,努力發揮以工代赈擴就業、保民生、促經濟、穩預期的政策作用。”李璐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