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創客們創業和幸福生活

創客們創業和幸福生活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8 12:24:36

創客們創業和幸福生活(雙創記)1

劉豔江

創客們創業和幸福生活(雙創記)2

郭松川

創客們創業和幸福生活(雙創記)3

王岚藝

創客們創業和幸福生活(雙創記)4

三川電纜生産車間。

2017年9月15日至21日,全國“大衆創業 萬衆創新”活動周雲南分會場活動在昆明開展,湧現出一批有代表性的創業項目。在“大衆創業 萬衆創新”的時代呼喚下,當代年輕人在完成學業謀求一份好工作外又多了一個新選擇。社會大環境對“雙創”的鼓勵,也為年輕創客的成功提供了更多可能。本周《開發區周刊》,為你講述“雙創”大潮下弄潮兒的動人故事。

故事一

劉豔江:

大雨天裡推銷酒 成創業轉折點

獲第七屆“雲南青年創業省長獎”提名獎的劉豔江,是80後大學生創客中的一員。

劉豔江來自文山州丘北縣一個普通商人家庭。從小看着父輩起早貪黑、走街串巷做買賣,他深深地感受到創業的辛苦,但這個小小的種子卻在心中萌芽。

第一次創業算是經驗教訓。老家的親戚為成都一家釀酒廠供應原材料,可是這一年酒廠經營遇到困難。在結款時,酒廠稱無錢支付隻能拿貨品抵債。這些抵債的酒拉回家裡占了一大個房間,親戚直發愁。于是,劉豔江就提出幫親戚把這些酒賣了。

劉豔江帶着些樣品開始奔走在家鄉附近的雜貨鋪、飯店和賓館。一個陌生的酒水推銷客,憑什麼讓别人拿貨呢?劉豔江想到賒銷,先把貨上櫃,銷售出去再結賬,經營者風險降低了就會願意拿貨了。然而,經驗不足的劉豔江最終貨錢兩空。“那些拿了很多酒的人跑了。”劉豔江賠了親戚幾萬元,以此結束了第一次創業。

盡管第一次創業以賠錢告終,劉豔江卻像一個剛剛學會遊泳的孩子一樣,雖然嗆了水,但仍然渴望大海。

2003年9月,即将滿18周歲的劉豔江成為雲南師範大學計算機專業的一名學生。上學期間,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進入一家企業做銷售。由于勤奮,劉豔江的銷售業績在同期進入的人當中名列前茅。但因為還是個沒有畢業的大學生,劉豔江的銷售才能并沒有得到認同,其他有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人都被正式聘用。

一個大雨天,劉豔江騎着自行車在油管橋一帶轉,無意間來到一家名酒銷售店,成為其創業路上的一個轉折點。“小夥子,下這麼大雨你還出來推銷啊?”劉豔江回憶,名酒銷售店的老闆看他大雨天還到處跑,就提出讓他來跟着幹。

跟着名酒銷售店老闆做酒水生意的幾年,讓劉豔江積攢了對商場的更多認識,也為他後來的創業積攢到了第一桶金。

2008年,劉豔江從酒水行業轉向了電器行業,代理空氣能熱水器。朋友開了個酒店需要裝修,為他帶來了一個大訂單,但就在酒店正式開業的前一天卻出了大簍子。安裝好的熱水器在調試中不能正常工作,劉豔江急忙與省外制造商的維修人員聯系,但由于臨近春節,維修人員都不願意跑一趟,“這種事情其實經常碰到。”劉豔江說,空氣能熱水器還是個新興事物,昆明至今還沒有規模化的制造商,但推廣運用範圍越來越廣;代理的産品售後服務不夠完善,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是很大的制約。朋友酒店訂單的事件讓劉豔江下定決心自己來幹。

租了一個舊廠房,劉豔江建起了實驗室。雖然簡陋,但依靠多年來在銷售中積累的經驗,以及後期的自學,劉豔江在這個實驗室裡找到了生産空氣能熱水器的的方法。2012年,劉豔江創辦的雲南利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在空港經濟區的生産基地也正式投産,開始生産自有品牌的空氣能熱水器。

目前,公司員工超過200人,在全國建成500餘家經銷商網點,網點遍布于國内以及東南亞國家。産品獲得國家36項專利,企業也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6年實現7000萬元銷售額,今年預計實現2億元的銷售額,成為西南地區較具規模的空氣能熱泵研發、生産、銷售、服務企業。

故事二

郭松川:

從電纜廠學徒做起 把危機變機遇

同樣是10多歲就從老家來到昆明的郭松川,不是到大學念書,而是去了工廠打工。

郭松川老家在廣東汕頭,電線電纜是老家發展較大的一項産業,但是16歲的郭松川還是随親戚來到了昆明電纜廠做學徒工。“那時候一個月的工資是180元。”郭松川給自己算過一筆賬,按一個月工資算,每個小時他能掙到0.5元;從西邊的昆明電纜廠坐公交車到南邊的親戚家需要花1元,他走路差不多一個小時能到,就能省下1元。因此,他都是走路而不坐公交車。

在一線做了一年學徒工,郭松川被提拔為段長。又過了一年,從段長升任為生産主任,接着轉做市場銷售。還不到20歲,郭松川已帶領一個六七十人的團隊,在雲南各州市、鄉鎮跑銷售,很多偏僻的山區郭松川都去過。

随後,二弟郭力川、三弟郭曉川也先後來到昆明發展自己的事業。每個月的家庭聚會是郭家一直堅持的傳統,2007年春節前的一次家庭聚會上,三兄弟正式向老父親提出了創業的想法。“很久以前就想自己創業了,但資金有限,各方面機會也不成熟。”郭松川說,2007年的時候覺得機會來了。于是老父親為三兄弟取了個“商号”——三川,寓意三兄弟團結共進、齊心創業。

2008年,對于許多實體經濟來說是備受考驗的一個年份,美國次貸危機波及到了全球的經濟,“那年銅價大跌,從每噸六七萬元跌到了2.8萬元左右。”三川電纜正是在那時開始籌備生産,銅價大跌讓三川電纜大大降低了生産成本,反而成為了機會。

此後,随着房地産行業的快速發展,三川電纜的生意越做越好。郭松川坦言,創業以來沒有遇到什麼大的起伏,基本每年實現了翻一番的增長。2013年,三川電纜的産值突破1億元;2014年達到1.4億元;2015年和2016年都保持在1.8億元。受限于産能,三川電纜有訂單都接不了。郭松川記得,曾經有一個某城市電力部門上億元的訂單,因為已是長期合作的供應商,對方首先找到了郭松川,但到廠房實地察看了以後,三川電纜的工廠規模未能達到要求,最終未能達成合作。于是,郭松川決定投資新建一個現代化的工廠。

2016年5月6日,昆明市69個重點項目在陽宗海七甸工業園區舉行了集中開工儀式。昆明三川電線電纜有限公司高科技軌道(地鐵)專用電線電纜研發和生産基地為69個重點項目之一,協議投資2.6億元,建設國内一流、西南領先的高科技軌道(地鐵)專用電線電纜研發和生産基地。

今年8月17日,三川電纜新廠區第一屆職工大會在新建成的辦公大樓召開,100多名職工參加了大會。郭松川在會上說,三川電纜今年的目标是完成銷售收入5.7億元。“現在辦好這個廠已經不單是個人的事情了,後面還支撐了100多個家庭。”在郭松川三兄弟看來,現在創業更多了份社會責任。

故事三

王岚藝:

大二時開始創業 帶着知識就上路

和許多80後創業者相比,王岚藝、王馥瑛等90後的創業經曆,更具有“雙創”的時代印記。

王岚藝和王馥瑛都是就讀于昆明理工大學的學生,同時也是昆明理工大學創新創業實驗室視障人智能導航頭盔研發團隊的成員。

視障人智能導航頭盔已經曆了7年的實驗,第三代産品Eye See加載了當前最時髦的人臉識别技術,可以幫助視障人士獲得人物樣貌特點;另外加載的其他現代信息技術,還能夠幫助視障人士避開障礙物、閱讀報紙和書籍。據了解,該團隊已開始尋找合作商注冊生産企業,對Eye see進行批量生産。

王岚藝目前是昆明理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系的一名大四學生,他主要負責Eye see的技術開發。“現在頭盔在障礙識别方面隻能做到地面以上,例如地上有坑、台階還無法識别。我們正在研究加入雙目攝像頭,可以實現3D掃描,就能解決識别地面障礙的問題。”王岚藝說。

兩年前,上大學二年級的王岚藝沒有參加社團,而是加入了創新實驗室,不需要啟動資金,不需要找地方、找小夥伴,帶着他的知識就走上了創業路。

團隊更資深一點的成員王婉岑介紹,2010年,依托學校實驗教學平台,同學們提出了制作高科技眼鏡、手表、頭盔等幫助視障人士的想法,和實驗室老師讨論後,學校認同了他們的方案,決定研發視障人智能導航頭盔,并在場地、資金、技術方面給予了支持。由學校提供專門的實驗室,并配備相關專業老師作為團隊技術指導。除此之外,從方案實施開始,每一筆研發資金都由學校資助。作為創業團隊,團隊成員要做的僅是設計、策劃、開發等與産品研發相關的工作。“最早一批創建團隊的學生已經畢業,但每年實驗室都會有新的成員加入,項目研發‘代代相傳’。”王婉岑說。

王馥瑛也是團隊的一員,今年上大二,學的是營銷專業,主要負責方案撰寫和策劃工作。“研發過程中遇到過很多困難,如人臉識别速度低、雷達監測靈敏度小,每一次遇到困難,團隊的研發工作就會受到影響。”王馥瑛回憶,雖然困難經常會有,但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每次困難都能讓他們學到知識。更讓王馥瑛覺得幸運的是,同為大學生創業團隊,他們比其他團隊有更堅實的支持。

據悉,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昆明理工大學制定了《昆明理工大學科研支持本科教學若幹規定》等辦法,吸納在校生參加科技創新活動,并建立了專業實驗教學平台和創新教育實踐等平台,鼓勵學生積極創新。

目前,昆明理工大學已經建立了多個類似的實驗室,學生的創業想法和學校讨論後如果得到認同,學校便會組織多方力量進行支持,作為學校創業創新工作的一個部分。不僅如此,大四學生如果因為創業而無法修完實習學分的,學校會根據實際情況将創業創新納入實習範圍,支持學生大膽創業。如今,除了視障人智能導航頭盔,學校還有智能電子藥箱等其他創業項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