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美國霧霾危害

美國霧霾危害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26 08:28:51

#新作者扶植計劃 第二期#

網上有網友調侃:如果沒有駱家輝,我們還不知道什麼是霧霾。駱家輝在任美國駐華大使期間,他偏說北京的“霧”不是霧而是霾,并且說這個PM2.5的霾是會緻癌的毒物。他還當真和氣象局較勁在使館區裝了霧霾收集器,用數據來駁斥國家氣象局和環保部發布的數據。自此,“霧霾”一詞才開始真正走進人們的視野,包括媒體和政府部門在内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與他們朝夕相處的霧霾問題。

一時間,各類空氣淨化器在各大商場和網絡平台熱賣;智能手機中的天氣預報軟件也開始增添了“霧霾”這一檢測指标;“霧霾”時不時地變成新聞熱詞,河北的邢台、石家莊等地開始成為新聞中霧霾經常“爆表”的城市;“APEC藍”變成不少北京市民的懷想......

然而,室内的空氣淨化器能否真正有效還是一個遭受質疑的問題,但廣大的購買者則在心裡多了一道安全保衛屏障。在1954年倫敦的“煙霧事件”中,大霧持續了約5天時間,據當時英國官方的統計,在大霧過後的兩個月時間裡有8000多人相繼死亡。現代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在倡導健康生活的同時,随之關注與他們的健康息息相關的霧霾問題。

由于我國仍舊是當前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與發達國家的競争中,有些方面仍有很大的差距,國民經濟要發展,工業自然也要同步建設。當然,并不是說這些工業生産造成的污染問題完全不可避免,隻是我們有些太關注經濟的發展而忽略甚至無視了對環境的保護,霧霾也就樂此不疲地跟着大家。我們的子孫後代要繁衍生息,人類就要可持續發展(這是比較自私的觀點),别忘了,地球上還有億億萬萬的人類以外其他的生靈也要生存和繁衍。我們絕對不能走發達國家“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18世紀工業革命的誕生地——煤煙熏黑的英國曼徹斯特地區,就見證了大氣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棘手的環境問題,因為這是得不償失的,同時環境治理的代價也是極大的。

與此相反,有一個值得我們借鑒的例子: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德國魯爾區的企業各行其是,環境公害問題嚴重。為了治理環境污染,州政府投資設立了環境保護機構,頒布了環境保護法令(并得到了有效實行!),統一規劃,全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昔日塌陷的礦井變成了湖泊,廢棄的工業用地披上了綠裝,蔚藍色的天空與綠茵茵的大地相互映襯,現在魯爾區早已成為歐洲領先的環保技術中心。

近來還有一個新聞是,在河南等一些農業地區,政府禁止當地農民焚燒稭稈來防治霧霾,甚至采取突擊檢查、罰款等手段來強制執行。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大氣還有一定的自我淨化能力,當然,大規模燃燒稭稈會造成環境污染,這是毫無疑問的。可是,霧霾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污染問題,而農民燃燒稭稈的習慣已延續了近百年,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工業企業的廢氣排放,這緻使大氣的自淨能力趨于飽和,而燃燒稭稈則是一個次要的問題(十多億的居民家庭做飯還有油煙呢)。因此,政府和社會應當更多地把霧霾防治着力點放在工業企業的廢氣治理上,過億的汽車廢氣排放問題上......而不是舍其主而取其次,這對霧霾的治理是無多大益處的。

“同在藍天下,共享好資源”,這是憲法賦予我們每一位公民應有的權利,可是當天空不再碧藍、霧霾頻現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實際行動起來并有所反思呢?

美國霧霾危害(美國駐華大使館與)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